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黑长脚鹬

黑长脚鹬

时间:2013-11-13 20:42|查看:844|评论:0|字体: 繁体

黑长脚鹬

 

黑长脚鹬

 

黑长脚鹬(学名: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毛利语:Kakī)是一种反嘴鹬科中的大形涉禽,是新西兰的特有种。成鸟约40厘米长。它们的足红色而且相当长,并有一个黑色长而薄的喙及独有的混身黑色的羽毛。亚成鸟则有白色的胸、颈及头羽,唯独眼睛附近有黑色的羽色。

 

从有纪录开始其数目一直剧减,由过千只到1981年达纪录性的23只成鸟。量身订造的保育运动令其数量回复至相对健康的数目,但由于族群数目前仍未达致自行繁衍的阶段,因此IUCN仍将此种列为极危物种,表示其灭绝的威胁仍然未除。

 

生态及保育

 

新西兰的水力发电设施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并为该国持续提供超过一半以上的国民用电。但改变河道及修筑堤坝等工程对生活于河流上的原生生物造成一定影响的破坏。加上入侵物种的持续骚扰,最主要是外来的哺乳类动物如鼬科中的白鼬及家猫等,对缺乏天敌的新西兰鸟类造成相当沉重的打击。与近似种黑翅长脚鹬的杂交现象也大幅减少了此物种过去的种群数目。 即使经历了超过20年密集的保育活动,黑长脚鹬仍被视为世界上其中一种最稀有的涉禽。当中其数目在1981年达到最低谷——全球只剩下23只成鸟。圈养繁殖(Captive breeding)成为最重要的保育方法。截至2009年,黑长脚鹬的数目约为200只,估计当中有超过一半是透过每年释放到自然环境的圈养个体。由于目前种群的数目仍然十分少,即使在建立了没有捕猎者的栖息地后,圈养繁殖所野放的个体仍然是最重要的种群生力军。黑长脚鹬仅在新西兰南部的麦肯奇盆地(Mackenzie Basin)上繁殖。而且与其他涉禽不同,它们会在麦肯奇盆地过冬而非迁徙到较温暖的地方上。约2至3年后达至性成熟。

 

水力发电设施的影响

 

由于黑长脚鹬主要在南岛瓣状河川(braided river)上筑巢,当新西兰政府要开发水力发电时,许多流域被改建成运河,新的水坝不断改变原来的河流流态,令黑长脚鹬的繁殖大受影响。

 

在怀塔基河(Waitaki River)上流的电力发展计划对其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目前已有不少方案以纾缓对此鸟的影响。已知河床的水位高度对黑长脚鹬数目有明显影响。例如人工湖本莫尔湖的水位高度会影响流入河流的三角洲的高度,从而影响黑长脚鹬的种群数目。

 

保护状况

 

极危(IUCN 3.1)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