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灰背鸥

灰背鸥

时间:2013-11-13 22:24|查看:1512|评论:0|字体: 繁体

灰背鸥

 

灰背鸥

 

灰背鸥(学名:Larus schistisagus)为鸥科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东北、山东、福建、广东、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灰背鸥

 

灰背鸥

 

外形特征

 

灰背鸥夏羽头、颈、腰、尾及整个下体白色。肩、背黑灰色。飞羽黑色,外侧飞羽具白色尖端。肩羽和次级飞羽具更宽的白色尖端。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颈和上胸具灰褐色纵纹,尤以眼周和后枕较密。

 

幼鸟上体淡褐色,具暗色羽轴纹和淡色羽缘。颏、喉白色,其余下体灰褐色。翅有显著的淡色横斑。

 

虹膜黄色,嘴也为黄色,下嘴先端具红斑幼鸟嘴黑色,脚粉红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205克;雌性1170至1230毫米;体长雄性638至690毫米,雌性620至660毫米;嘴峰50至67毫米;翅雄性440至472毫米,雌性415至452毫米;尾160至200毫米,跗跖62至73毫米。

 

栖息环境

 

灰背鸥栖息于海滨沙滩,岩石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带,迁徙期间也见于内陆河流与湖泊。成对或成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也集成大群。

 

繁殖方式

 

灰背鸥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北部、萨哈林岛、日本北海道和本洲。越冬于日本南部,琉球群岛和中国辽宁南部,山东威海、烟台、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迁徙期间见于黑龙江和吉林。

 

灰背鸥的繁殖期为5至7月。常成松散的小群营巢。通常置巢于海岛和海岸悬岩上,多紧靠悬岩边。巢主要由枯草构成,内垫有羽毛。每窝产卵2枚至3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赭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7至81×48至54毫米。灰背鸥在我国主要为冬候鸟。秋季于9月至10月迁来我国越冬。翌年3至4月离开。

 

分布范围

 

范围: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及日本北部。分布广及太平洋西北部。越冬在日本及朝鲜沿海。

 

状况:冬季甚常见于沿海地区,见于中国哈尔滨附近及旅顺、河北(北戴河)、山东(威海及烟台)、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云南(石屏)。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