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资讯 保护 摄影 纪录 濒危 名词 组织

书评:第六次灭绝 非同寻常的历史

2014-7-20 08:30

来源:中外对话|1303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ico

人类通过很多种方式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很多物种相继灭绝,新的发现不断涌现,蛙类等两栖动物是世界上濒危程度最严重的动物,其灭绝速度是背景速度的4.5万倍。我们还需要新的想象。我们在改变地球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的生命,使它们能继续进化之路,这个要求过分吗?

ico

  到2050年世界上近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伊丽莎白·克尔伯特的这本新书会使读者大为震惊。

第六次灭绝


图片来源:li.pan39

 

  《第六次灭绝:非同寻常的历史


  作者:伊丽莎白·克尔伯特


  出版社:亨利·霍尔特出版公司,2014年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比美国曼哈顿还大的小行星以每小时72420公里的速度撞向地球,撞击地点为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

 

  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次撞击导致包括非鸟恐龙在内的四分之三的动物灭绝。过了几百万年,地球才渐渐恢复生机,物种数量超过撞击前的水平,而且形成了很多新物种,包括人类的祖先。这次物种大灭绝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是最近5亿年中发生的5次物种大灭绝之一。物种大灭绝是指大量物种在很短的地质时期内灭绝。

 

  初看上去,人类的工业化社会对生物圈的影响与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小行星相比似乎微不足道。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温室气体海洋的增温效应只不过相当于四颗原子弹爆炸,或者说,排放速度每秒不到十万吨。

 

  但第一印象有时是不正确的。人类通过很多种方式影响着整个地球系统,而且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对我们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而分散的,但与很多自然过程相比,这不过是在转瞬之间。或许,这个变化最终会像2.52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一样。科学家认为,这次大灭绝的起因可能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次增加,虽然每次都只持续了几十年,但最终却导致地球上95%的生命消失。

 

  虽然不确定因素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毫无疑问,巨变正在发生。最乐观的估计是,物种消失的速度达到背景速度(每年一些物种消失同时新的物种形成造成的物种数量变动)的数倍,至2050年将有30%~50%的物种功能性灭绝

 

  最近20年,人类消失后的世界成为了科普作品探讨的主题,如:1995年理查德·利基和罗杰·勒温合著的《第六次大灭绝》,1996年戴维·夸曼的《渡渡鸟之歌》以及爱德华·奥斯本·威尔森的大量文章,这些作品论述清晰又充满紧迫感。

 

  很多物种相继灭绝,新的发现不断涌现,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在《第六次灭绝》一书中,《纽约客》特约撰稿人伊丽莎白·克尔伯特精心安排,呈现了历史事实、理论和观察成果,读者一定会不忍释卷,受到启发,同时也备感震惊。

 

  克尔伯特以对哥斯达黎加一个观测站的访问开篇。那里的研究人员正在记录泽氏斑蟾的消失速度。蛙类等两栖动物是世界上濒危程度最严重的动物,其灭绝速度是背景速度的4.5万倍。除栖息地减少等因素外,导致其灭绝的还有一种壶菌,这种菌被人类在无意中散播,对很多两栖动物都是致命的。

 

  随后这本书介绍了“灭绝”这个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它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书中介绍,19世纪初解剖学家乔治·居维叶首先发现了灭绝这种自然现象。他在如今的美国俄亥俄州发现了很多动物的牙齿和骨骼,但它们不属于大象,而是来自一种未知的野兽。摆在居维叶解剖桌上的正是乳齿象等大型动物的遗骨,它们生活在“我们之前的世界里”。居维叶认为,这个世界毁于一场大灾难。

 

  居维叶认为远古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查尔斯·达尔文认同这一观点,但他认为灭绝的原因不是大灾难,相反,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也就是地质学家查尔斯·莱尔的均变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即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物种的大规模灭绝,这一假说的提出者是路易斯·阿尔瓦雷斯和沃特·阿尔瓦雷斯父子。

 

  古生物学家认为,生物演化在较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稳定,但偶尔会因灾难而中断。克尔伯特的历史之旅以对未来的展望做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简·扎拉斯维奇提出,尽管人类的时代(他认为可称为“人类世”)在地层中所占的厚度不过相当于一层卷烟纸,但影响却是巨大的。

 

  克尔伯特2006年出版的《一次灾难的实录》有一个优点,就是结合了对各地的生动报道。《第六次灭绝》同样如此。这本书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很有代表性。比如,由意大利海岸可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引出海洋酸化问题,大堡礁珊瑚虫的命运,秘鲁热带雨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亚马孙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栖息地支离破碎,还有物种全球性的迁移带来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后果都令人胆战心惊。

 

  最后,克尔伯特写道:“虽然不完全是有意为之,但人类确实在决定哪种生物可以继续进化,哪种濒临灭绝。”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但我觉得自己似乎并未参与过这个决定。事实上,一些非常重要的决定都是由少数人完成的,他们动用数亿美元让普通人无法了解气候变化,他们阻止绿色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做出不同的决定。

 

  物种灭绝危机实在太过宏大、太过复杂,我们几乎无从思考。我们需要动用想象力,思考我们做出的决定,思考将来会发生什么,是环境作家艾玛·玛丽斯所说的“喧闹的花园”,是乔治·蒙比尔特的参差地形,还是克雷格·温特尔设想的合成生物改变的世界?我们还需要新的想象。我们在改变地球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的生命,使它们能继续进化之路,这个要求过分吗?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西藏千途旅游 行者物语网旗下品牌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