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那吉达岛鬣蜥
安那吉达岛鬣蜥(学名Cyclura pinguis)是一种岩鬣蜥。以往它们也有栖息在波多黎各及圣汤玛斯(Saint Thomas),但其分布地已大幅减少,现只分布在阿内加达岛内。
极危(IUCN 2.3)
自然历史
安那吉达岛鬣蜥是最古老的岩鬣蜥,与西印度群岛的岩鬣蜥在基因上有最大分野。安那吉达岛鬣蜥的祖先最初散布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再扩展至北方及西方的岛屿,分化为现今所知的9个物种和其他亚种。
分类
安那吉达岛鬣蜥最初是由Thomas Barbour于1917年所描述。其属名是来自古希腊文的“环尾”,但安那吉达岛鬣蜥却没有这种特征。种小名为“肥胖”,意指它们顿实的体型。
安那吉达岛鬣蜥的顿实体型。
构造及形态
安那吉达岛鬣蜥的体型很大,全长约有56厘米。幼蜥的身体上有灰色至绿色的横间,前端有灰色至黑色的山形斑纹。这些斑纹随着它们长大而逐渐消失,形成统一的灰黑色或褐黑色。它们的背棘、尾基、前及后肢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蓝绿斑。这些蓝色有时会伸延到两侧,尤其是雄蜥会有较多情况出现。雌蜥倾向沉色,蓝色较少。
雄蜥比雌蜥大,背冠及股孔也较为明显,故它们是两性异形的。
食性
安那吉达岛鬣蜥主要是草食性的,吃叶子、花朵及果实。不过,由于面对与家畜(如绵羊、山羊、驴及牛)直接的竞争,它们只能吃这些动物吃剩的植物。故此它们成为肉食性的机会主义者,吃蜈蚣、千足虫、蟑螂、昆虫及其他无脊椎动物。
交配及栖息地
安那吉达岛鬣蜥被逼成肉食性也影响了它们的繁殖能力。由于繁殖期的雌蜥没有足够的营养来生蛋及支持其代谢,很多雌蜥在生蛋后都未能生存,造成雄蜥及雌蜥的比例出现倾斜,两只雄蜥才有一只雌蜥。雌蜥每年于春末或初夏会生一胎,每胎约有12-16只蛋。
安那吉达岛鬣蜥所栖息的阿内加达岛并非火山岛,而是由珊瑚及石灰岩所形成,当中有很多洞穴供它们栖息。它们一般会栖息在洞穴内,与伴侣厮守终生。不过,由于雄蜥及雌蜥比例的不平衡,故它们需要寻找雌蜥进行交配,故这种模式可能会有所改变。
保育
现时全球估计只有少于300只安那吉达岛鬣蜥,且急速下降中。在过往40年间其数量大幅下降80%。
安那吉达岛鬣蜥衰落的主因是与家畜的直接竞争。其次是它们被野狗及野猫所掠食。它们的栖息地也因发展及伐林而急速退化。虽然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但活的安那吉达岛鬣蜥也有被售作宠物。
现时已有多种保育安那吉达岛鬣蜥的计划。于1980年代,8只安那吉达岛鬣蜥被送到瓜勒岛(Guana Island)来发展第二个群落。瓜勒岛并非石灰岩岛屿,加上政府的工作,令安那吉达岛鬣蜥可以在没有野生绵羊等的环境下生长及繁殖。估计现时约有20只成年的安那吉达岛鬣蜥在瓜勒岛,自1987年起每年也有初蜥出生。在圣地牙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及沃斯堡动物园(Fort Worth Zoo)亦成功人工繁殖安那吉达岛鬣蜥。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