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嘴鹬
非繁殖期
繁殖期
勺嘴鹬(学名:Eurynorhynchus pygmeus),匙嘴鹬,是一种小型的涉禽,仅在极少数的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并在东南亚的湿地过冬。在2007年的一次由国际鸟盟进行的统计中,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少于100对,IUCN红色名录将其保护现状由濒危提升到极危,是今年内8种被提升到极危程度的鸟类的其中一种。
极危(IUCN 3.1)
分类学
这物种由卡尔·林奈在1758年,在其《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一书中首次介绍,并命名为 Platalea pygmea。但在1821年由斯云·尼尔逊(Sven Nilsson)分类到目前的一个属并沿用至今。现时勺嘴鹬属于鸻形目鹬科内的一种涉禽,但将涉禽归到鸻形目本身就是鸟类DNA分类系统的一大缺陷。此外目前将勺嘴鹬看成是勺嘴鹬属内的单属种虽然合理,但不管是从它奇特的形态适应特征或表现出歧异的DNA序列中去判断,勺嘴鹬都应该从其相近的种族中进一步的分别出来。
外观描述
头部素描
勺嘴鹬外表上最独特的地方在它那汤匙形状的嘴,但在野外不易辨认,体长一般达14至16cm。繁殖中的成鸟头、颈及胸均为红棕色并带暗褐色纵纹。上身主要为黑色,有皮黄色至淡赤褐色的羽缘。非繁殖季中的成鸟体色没有红色,反之然上身换上淡褐灰色及在覆羽上有白色羽缘。下半身为全白,脚黑色,虹膜为褐色。
勺嘴鹬在与同伴沟通时会发出从低声的皮声到颤动的灰声。求偶鸣唱时,则会间歇地发出嗡嗡声及渐沉的皮-比-比啼啭声。雄性也会透过演示短距离的盘旋、打转及急速边鸣唱边下沉的飞行技艺以达致求偶目的。
每年六到七月间于冻土层的海岸地区筑巢,喜在长有苔藓、矮柳及草的沙地,或在湖泊及草泽边等筑巢。进食时把嘴深入泥中,一边前进一边左右移动颈部。翅长98-106mm,嘴19-24mm,嘴尖左右宽10-12mm,跗节长19-22mm及尾长37-39mm。
栖地及活跃范围
这种鸟仅在俄罗斯东北地带的楚科奇半岛上及沿着堪察加半岛的地峡附近繁殖后代。每年冬天来临前,它们就会于太平洋的西岸进行迁徙。经过日本、北朝鲜、韩国、中国,最后来到它们过冬的东南亚地区。多个东南亚国家均曾录得勺嘴鹬来访的纪录,包括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
现状
最近一次由国际鸟盟对其重要繁殖地──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的调查显示,现时全球仅余下少于100对。对比起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对,2000年数目下降至1000对,2005年仅余下少于400对,每年的个体数目均急速减少。如整体情况没有改善,勺嘴鹬将可能在未来数年踏上灭绝之路。研究认为它们数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迁飞过程时中转站的破坏。其中位于韩国重要的一站──新万金防潮堤近40000公顷的大型填海计划所破坏。而每年亦有为数不少的勺嘴鹬在中转站当地被捕猎。此外,全球暖化导致它们特有的繁殖地──冻土层的减少也影响了它们可繁殖后代的机会。
现时其中转站当中受保护的地区包括中国的盐城、香港的米埔湿地及位于印度的卡利米尔角和奇尔瓦湖。一队专家研究团队在缅甸的其中两个海岸找到至少84头勺嘴鹬,表示当地是其重要的度冬区。国际鸟盟除密切注视该两片湿地外,并希望研究出勺嘴鹬过冬中转站的所有地点,以保护这种鸟类。
自2011年起,英国的野鸟和湿地信托(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 WWT)开始针对性地进行人工繁殖的工作。为防止它们进一步灭绝,它们分别在2011年11月及2012年7月期间,从俄罗斯的极北地区将鸟蛋带到英国位于告罗士打郡的保肓中心进行繁殖。两年间共27尾幼鸟已从这中心中孵化。这项活动将一宜持续,直至在其南迁路程上的各个站点的保育工作均顺利开展为止。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