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生态名词 > 米埔自然保护区

米埔自然保护区

2020-2-25 13:15|查看:3763|评论:0|字体: 繁体

米埔自然保护区

位置:香港

最近城市:元朗新市镇

坐标:22°29′56″N 114°02′45″E

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英语:Mai Po Inner Deep Bay Ramsar Site),在当地称为米埔自然护理区(Mai Po Nature Reserve),是一片位于香港新界元朗区米埔一带的湿地。米埔以候鸟、自然护理区和红树林而闻名。于冬季,湿地有不少来自中国北部及西伯利亚的候鸟在此过冬。

护理区范围包括大榔基、石山和尖鼻咀一带的湿地,当地亦是深圳河、山贝河及天水围渠的河口,占地约1,540公顷。米埔自然护理区本身是一个禁区,边界道路以外更属于边境禁区,该地可说是双重禁区。

米埔湿地被纪录于《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

历史

米埔一带从前是一个养殖虾只的地方,在湿地中使用基围进行养殖。1950年韩战爆发,当时的香港政府将香港跟中国大陆接壤的土地划为边境禁区,当中包括米埔湿地。这限制了其发展之余,米埔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一直都并无得到任何形式的保护。直到英国于1976年加入《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其条款于1979年延伸至当时为殖民地的香港,同时香港政府将米埔湿地列为“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予以保护。1984年香港政府将米埔湿地交予世界自然基金香港分会管理,并借此推行环境保护及教育工作。1995年,米埔湿地正式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后海湾湿地位于香港西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之一的亚洲湿地。湿地占地2,700公顷,为多种物种提供栖身之所,更是迁徙性候鸟的天堂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自1983年管理米埔自然保护区(占后海湾380公顷土地),一直在保护区内进行研究和增设教育设施,同时推出多项保育工作维持湿地。保护区极具生物多样性,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遍布6种湿地,包括鱼塘、基围、潮间带泥滩、红树林、芦苇丛及淡水池塘。世界自然基金会将竭尽所能管理米埔湿地,保护这片具重要生态价值的地方。

1990年代开始,由于深圳后海湾沿岸的工业发展,加上深方在对岸(今后海企业总部基地及深圳湾口岸)进行填海工程,米埔湿地的生态或会受到损害。不过到了1990年代后期,由于罗湖区的地产物业极之兴旺,发展商家亦意识到毗邻米埔湿地的深圳湾湿地所提供的大自然景观有助提升物业价值,因此都积极保护当地的生态。

1995年9月4日,内后海湾1,500公顷的土地获《拉姆萨尔公约》划为“国际重要湿地”。

划为拉姆萨尔湿地,让香港尚存最大面积的湿地得以保存。根据拉姆萨尔湿地划分的管理区,米埔自然保护区属生物多样性管理区,为区内的野生生物带来莫大裨益,同时在教育、休闲及保育等活动方面,为本地社群作出贡献。

考古发现

根据古物古迹办事处一九九二年主编的《香港文物》记载,米埔地区曾出土南宋陶器及钱币等文物.

水文

米埔湿地是元朗盆地内一个天然浅水河口湿地,平均水深约2.9米,潮差中位值为1.4米。内后海湾是香港与深圳水流和沉积物的汇流处,潮间带泥滩由沉积物冲积而成,土质主要为幼细淤泥。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均受季候风影响,降雨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潮间带水域的盐度随着季节变化,趋势十分明显。在晚春至夏季期间,由于雨水增加,水的盐度会大幅下降,有时甚至几乎变成淡水,夏季将结束时,盐度则会回升,到了秋冬/初春干燥季节则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这片湿地有助纾减新界西北部的水浸问题,而红树林则有稳定后海湾海岸的价值。

米埔自然保护区-红树林

红树林

特色

米埔湿地每年有超过60,000只的水鸟过冬,候鸟品种包括勺咀鹬、小青脚鹬、半蹼鹬、灰尾鹬、黑嘴鸥及黑脸琵鹭。其中米埔湿地录得黑脸琵鹭的数目更占全球总数的25%。这些候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现,有达30,000只禽鸟同一时间栖身于米埔湿地的泥滩,以作长途迁徙旅程的中途歇息之处。

此外,米埔湿地也有许多野生生物在此定居,包括超过400种昆虫、300种雀鸟、18种哺乳动物、21种爬行动物、90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及50种蝴蝶。而米埔湿地的潮间带红树林适应当地海岸生长,并提供落叶给水生动物维生,而面积更为广东地区第1、中国第6。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在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于米埔及后海湾拉姆萨尔湿地内进行生物多样性普查,发现逾2,050种生物,包括416种雀鸟、33种哺乳类、8种两栖类动物、22种爬行类动物、54种鱼、11种虾 、40种蟹 、逾100种蜘蛛、155种蜂类、51种蜻蜓及豆娘、316种蛾、逾15种蚁、逾400种鞘翅目(甲虫)以及323种植物。当中更发现一种怀疑是全球新品种的异足蛛属蜘蛛,有待专家进一步核实。

而米埔湿地的中心地区则保留了24个传统基围虾塘,位于潮间区的浅水地带。基围虾塘现时仍维持营运,成为华南地区仅存的同类作业。每年4月至10月是基围虾塘的作业期,虾苗来自由后海湾冲入基围的小虾,以虾塘内的浮游生物维生。到了每年11月至3月期间,基围虾塘会被轮流放干,露出水面的泥泞及大量鱼类,成为各种以捕食鱼类为生的鸟类(包括苍鹭、白鹭和黑脸琵鹭)的觅食和栖息地点。而这种独特的养虾方式有利于米埔湿地的生态价值,对米埔湿地的湿地资源有生生不息的作用,有利于该处的可持续发展,并充份利用米埔湿地的天然生产能力,让人与湿地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处。

米埔自然保护区

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米埔观鸟赛

米埔观鸟赛在每年的3月举行,是一个国际性的观鸟赛事。参赛者为世界各地的观鸟高手,是世界知名的顶级观鸟赛事之一。

参观方法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第170章),米埔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限制进入或处于其内的地区”,以便对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减至最低。参观者需要持有由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发出的有效“进入米埔沼泽许可证”方可进入米埔自然保护区范围。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可为申请人申请通行证,申请手续一般需时四星期,每张个人通行证的行政费为港币100元。

米埔湿地每年约有40,000参观人次,其中包括约10,000名学生。学生参观项目于逢星期一至星期五举行,费用由教育局全数资助,而每年的中小学校参观活动接近400个。于逢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农历新年除外),米埔湿地则开放给公众人士参观,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并会安排自然导赏员作讲解,一个三小时的导赏活动收费每位70港元(包括代辨禁区通行证)。

参观名额是相当有限,尤其是于候鸟出没的高峰季节。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扫描二维码加入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