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位置:行者物语 > 行者公益 > 自然生态 > 生态保护
美国历史上的几起最严重石油泄漏事件都是人为失误造成的,比如埃克森·瓦尔迪兹石油泄漏事故和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故。然而,自然因素同样能引发重大灾难:路易斯安那州海岸附近的一个采油平台因水下滑坡被摧毁,引发了长达16年的原油泄漏。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这里地处四川西北部人烟稀少的山区,但每年却能吸引超过500万游客。数千年来,保护区所在的地区一直是农牧民的家园,但是为了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和风貌,园区里明令禁止居民进行耕种、放牧和砍伐树木。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超过4.9亿升原油注入墨西哥湾。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油泄漏事件,也是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灾难之一。
地球上超过75%的土地出现了大幅退化,威胁着32亿人的幸福与安宁。这些土地有的变成沙漠,有的受到污染,更甚者其土地上的森林遭到砍伐,变成农业用地,遭到严重退化。退化的土地继而导致物种大部分灭绝。
生物燃料——由油棕、大豆、玉米、椰子和油菜等油料作物制成的液体或气体——并不像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是汽油和柴油的绿色替代品。
北极面临气候改变威胁的情况下,弄清楚上述的完整周期将会至关重要。更薄的冰意味着更多的光将能穿透黑暗的海水。同时还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船只经过,带来更多的光。全球不断升温的海水正将某些鱼类推向维度更高的海域,进而扰乱食物链。
华金·菲尼克斯、罗莎里奥·道森、马修·莫迪恩等与环保组织“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合作,出演了名为《生命卫士》(Guardians of Life)的短片。主要是想提醒公众要采取性对应对当前的气候和生态危机了。
桑伯格和塞比特之争其实也是全球围绕气候变化和地球变暖存在巨大分歧的一个缩影。人们到底该相信谁呢?除了相信科学,以事实为依据外,防患于未然总不失为明智之举吧。
2011年,海洋保护协会与科学家、环保活动人士和塑料行业高管会面,努力建立最终于2012年成型的“无垃圾联盟”组织,以确保各方能够共同合作,当时大家在塑料垃圾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对塑料制品的强烈抵制中,吸管和塑料袋可能首当其冲,但一次性塑料的真正问题在于我们的过度依赖。从运输业到制造业再到食品服务业,塑料无处不在,要对抗这种“白色污染”,需要对材料本身进行彻底改变。
通过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之美,了解自然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身体力行地爱惜自然、保护自然。
竹生长周期短,需要定期择取成年竹采伐,因此能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同时提供经济收益。以永安的主要经济竹种毛竹为例,成竹高达20余米,造林5至10年后就可以连年砍伐利用。相较之下,木材的生长期是其数倍。
很多中国人对蝗灾展现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轻视,甚至有人认为,来了中国靠吃货就能灭了它们——有的人是玩笑,但有的人是认真的。蝗灾作为一种古老的灾害,能够造成大面积的饥荒,甚至推动王朝兴灭,一旦爆发是异常恐怖的。
对地球健康的影响而言——即人类文明的健康及其所依赖的自然系统状态,这些风险相当严峻。
自然的的战术从未改变:用物种来调节物种。人类对它而言不过是一个生物物种而已,在它数十亿年的过往中,这样的物种来来去去,数不胜数。
北极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
将迁徙视作人与动物的天性,仇外文化才有机
• 撒哈拉沙尘对人类健康有害,但对地球生态与
• 大流行病给我们的启示:尊重自然,远离疫病
• 墨西哥湾水下危机四伏
• 生物多样性保护:从中国西部历史中寻找答案
• 十年过去,石油泄漏的噩梦仍未散去
• 被忽视的威胁:全球75%的土地不断退化
世界地球日化废弃垃圾为脑洞艺术:环保理念
世界地球日:带你细数50年来的环保大事记
触目惊心:现代生活改变自然世界
阿拉斯加冰层中的气泡为我们敲响气候警钟
从禁食野生动物看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从根本审视舌尖上的文化
• 让教育成为惩戒的底色
• 自我隔离状态下的思考:敬畏自然,善待生灵
• 认识气候变化,最需要的是常识
• 在洪水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走下道德高地
• 适者生存岂是敷衍环保的借口
• 有“理性”的放生才是真正的善
《The Turning Point 转折点》:环境破坏、
瞬间非永恒:《爱之歌》,全球变暖之下拯救
• 西班牙深刻街头实验:面对种族歧视,你会怎
• 《乌鸦》:从农夫到军人,关于和平与公正的
• 《跟随》:美丽心灵归有所依
• 《暂停》:一只迷失的猫——城市与自然的背
• 《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泰国感人广告讲
• 《坚不可摧》:热血励志车手的骑行日记
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