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鳖
越南山西市社的斑鳖
斑鳖(学名:Rafetus swinhoei),是一种产于长江流域和红河流域的淡水鳖,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龟类之一,目前仅存少数个体。
极危(IUCN 2.3)
在古代,班鳖曾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和太湖地区。古人称之为癞头鼋。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目前,可确认的尚存活的个体仅有两只。苏州动物园有一只雄性;长沙动物园有一只雌性,目前已迁至苏州动物园实施人工繁殖。另外,苏州西园寺放生池内有一雌一雄两只,雄性(名为方方)已于2007年8月死亡,雌性并未实际观测到;上海动物园和北京动物园的两只个体分别于2006年底和2005年死亡。另外有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越南北部观察到一只野生斑鳖[3]。越南河内还剑湖中尚存一只,传说曾背负顺天剑送给越南后黎朝黎太祖,助其夺取天下,但也有学者认为该鳖是单独物种,称其为“还剑鳖”(越南语:Rùa Hồ Gươm/𪛅湖劍)。
虽然早在1873年便已命名,但长期以来斑鳖一直被误认为是鼋或中华鳖,直到2002年后才被确认为有效种。
分布
斑鳖已知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太湖、云南红河流域的个旧、元阳以及建水县。
中国最后一个已知野生个体于1998年在红河之间的元阳及建水县被发现,后获释放。现时已知只有在越南和中国四个的存活个体,分别在越南河内的还剑湖和山西市社,以及在中国苏州动物园的两个个体。
在北京动物园的个体于2005年去世,而另一个于2006年在上海动物园去世,两个个体皆为1970年代在个旧捕获。
在1999年、2000年和2005年一只斑鳖于还剑湖多次被大量的观众观察到和拍摄记录,被认为为还剑湖唯一一只斑鳖。它因为外部溃疡于2011年4月被抓获送往治疗。
科学描述
斑鳖的黑白照片
斑鳖在1873年的始被西方科学界认识,大英博物馆的龟类专家约翰·爱德华·格雷描述罗伯特·史温侯从上海寄往的斑鳖标本并命名为Oscaria swinhoei描述,同时形容斑鳖为从未被发现、最美丽的鳖科物种。
1880年,总部位于上海的法国耶稣会的韩伯禄从上海附近的黄浦江和苏州太湖附近获得此龟的几个标本,并认为它们为五个不同的物种:Yuen leprosus、Yuen maculatus、Yuen elegans、Yuen viridis以及Yuen pallens。属名Yuen大概是来自中文“鼋”一字(音译自威妥玛拼音或现代汉语拼音),意指著大龟。
及后动物学家曾将斑鳖列为Trionyx 、Pelodiscus以及鼋属(Pelochelys),Meylan在1987年将斑鳖分类为斑鳖属(Rafetus)物种。
主要威胁
斑鳖目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栖息地的丧失,以及捕捉以满足当地作食物及医学对斑鳖龟板和骨头的需求。头骨往往被当作战利品保存。中国最近计划在红河兴建12个水坝,洪水将破坏和淹没其栖息地以及改变越南低地的生态系统。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