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靛冠噪鹛

靛冠噪鹛

时间:2014-8-25 08:36|查看:943|评论:0|字体: 繁体

靛冠噪鹛

 

靛冠噪鹛(学名:Garrulax courtoisi),是画眉科噪鹛属的一种,是全面迁徙的候鸟,为中国大陆的特有种。全球活动范围约为32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极危。

 

极危(IUCN 3.1)

 

靛冠噪鹛的栖息地包括亚热带热带的湿润低地林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

 

靛冠噪鹛

 

外形特征

 

靛冠噪鹛身长23 - 25cm,是噪鹛中极少数羽色艳丽的鸟类。它们体态修长,头顶上的羽毛是熠熠生辉的蓝色,肩背部有一环橄榄绿色带,从喉经腹部至尾为杏黄色,翅膀尾羽栗色具灰蓝色边缘,具黑色的眼罩和鲜黄色的喉。上体褐色,体背与翅上覆羽棕褐色,飞羽和尾羽灰褐色。尾端黑色而具白色边缘,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色而渐变成白色。两对中央尾羽具一黑色宽次端斑,其余尾羽末端白色。前额、眼光、眼周喉、咳及耳羽黑色。上胸黄色沾橘,腹黄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为红褐色;嘴为黑褐色;脚为灰色。

 

靛冠噪鹛

 

分类学

 

分类学是综合性学科。生物学的各个分支,从古老的形态学到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新成就,都可吸取为分类依据。分类学亦有其自己的分支学科,如以染色体为依据的细胞分类学(或染色体分类学),以血清反应为依据的血清分类学,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化学分类学,等等。动物植物和细菌,作为三门分类学,各有其特点;病毒分类则尚未正式采用双名制和阶元系统。

 

靛冠噪鹛

 

分布范围

 

靛冠噪鹛分布的范围非常小,仅分布于中国江西省婺源县自然保护区

 

生活习性

 

靛冠噪鹛隐匿于中国江西省婺源县月亮湾紧邻村庄的常绿树林里,该地区基本上都是百年以上的古树,树种以枫杨、香樟等为主,遮天蔽日。成群的靛冠噪鹛在林中“唧唧”叫着,飞来飞去,尾羽上的白斑非常明显。叫声为细弱的唧唧叫声。于地面杂物中取食。 靛冠噪鹛喜食昆虫,也吃些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树树籽等。靛冠噪鹛特爱洗澡,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16时左右,除暴风雨天气外,靛冠噪鹛总要坚持到河边流动浅水里戏水,沾一下清水,扇动着羽毛,对自己漂亮的羽毛进行梳理清洗。

 

靛冠噪鹛

 

生长繁殖

 

靛冠噪鹛和黄喉噪鹛的习性相近,是群居性鸟类。每年3月下旬,都会成群结队出现在繁殖地,产卵、哺育幼鸟,然后就会“举家”迁移。选择的栖息地多为常绿阔叶林地带,鸟巢一般筑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且搭得较高,最低离地面5米以上,一对一个巢,每对一年只孵一次。10多天孵出,一般2至4只,两周后小靛冠噪鹛就能自行觅食了。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极危(CR)。

 

图片

 

靛冠噪鹛

 

靛冠噪鹛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