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基金_行者物语
您现在的位置:行者物语 > 语燃助学基金 > 助学新闻 > 正文
搜索

留守儿童失踪背后症结待解:走失几小时老人浑然不知

|2014-11-16 18:25|来源:工人日报|1485人参与|0条评论

留守儿童

 

  资料图:在西部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同样是父母双双外出到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拍摄地点: 贵州四川农村 拍摄时间 2010.9)

 

  近段时间,有关留守儿童走失、被拐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以及网络媒体。10月21日,《齐鲁周刊》报道,留守儿童失踪每天都在上演,济南5年仅找回19人。11月3日,《江西日报》报道,在所有失踪的人群中,小孩比例占到70%,而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又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早已存在,有关留守儿童失踪的新闻也并不令人吃惊。但看到这样的消息,还是让人有些难过和担忧。难过的是,孩子的失踪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灾难,会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也是一种社会之痛。担忧的是,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失踪的状况可能还会继续恶化下去。

 

  关于留守儿童走失事件频发的原因,南昌市洪都派出所一位民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据我们调查,在走失的儿童当中,有很大部分父母均不在身边。老人的反应比一般人迟缓,有的小孩儿失踪好几个小时,老人家却浑然不知。”

 

  从这位民警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走失固然与孩子年幼无知、安全意识薄弱和辨别能力不强有关,但更多的还在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监护。事实上,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和有效监管,除了频频走失之外,农村留守儿童还面临更多问题。

 

  有专家指出,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临时的或者是隔代的,“重养不重教”现象严重,导致其学习滞后;二是由于与父母的分离,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突出;三是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缺乏监管,容易发生行为失范现象;四是安全问题。诸如走失、打架、游泳溺亡等情况。

 

  留守儿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与农民工相伴相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而在农民工进城打工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超过60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他们身上,寄托着整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他们同样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充分关注并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家庭稳定、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除了加强对危害儿童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外,笔者以为,父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养育责任的重要性,让孩子享受父母的关怀和完整的家庭教育。接下来,在社会层面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让孩子去城市,要么让父母回老家。

 

  要让孩子去城市,一是尽快让有意愿落户的农民工转为当地市民,并同步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二是要放宽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家长携带孩子去打工城市。

 

  要让父母回老家,一是劳务输出地特别是县城要有产业规划和布局,因地制宜引进或者发展相关产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使外出农民工回乡就近就业;二是要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比如给予小额担保贷款,给予相关税费减免等,让一些有想法、敢创新、想创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家乡安居乐业。

  • 标签:留守儿童 工业化 责任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打印】【繁体】【关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485人参与,已有0条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行者物语立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