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鱼鸮
褐鱼鸮(学名Bubo zeylonensis)是一种猫头鹰。它们栖息在温暖的亚热带及潮湿热带的亚洲大陆及离岸岛屿。无危(IUCN 3.1)
褐鱼鸮最初被分类在鱼鸮属中。粒线体DNA细胞色素b序列显示鱼鸮属未必是正确分类,为了方便所以基于外观而将它们分到雕鸮属中。不过根据一些热带鹰鸮的研究结果,鱼鸮属可能较为接近雕鸮属及为一有效的属。
特征
褐鱼鸮的体型很大,有明显的耳羽,一般长55厘米及重2-2.5公斤。亚种在体型上所分别,雄鸟比雌鸟细小,最细小的也有50厘米长及重1.1公斤。上身呈赤褐色,满布黑色或深褐色的斑纹。下身呈淡黄色至白色,也有深色或淡褐色的斑纹。喉咙呈白色并十分明显,面盘却不明显。虹膜黄色,脚呈沉黄色,喙深色。雄鸟及雌鸟的颜色接近。
亚种
现时接受的褐鱼鸮亚种有3-4个,包括:
B. z. zeylonensis:指名亚种,分布在斯里兰卡,体型细小及颜色较深;
B. z. leschenault: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至缅甸及泰国。可能包含了B. z. orientalis,体型较大及颜色较浅;
B. z. semenowi:分布在小亚细亚西南部及累范特经美索不达米亚至巴基斯坦。颜色较B. z. leschenault浅色;及
B. z. orientalis::分布在缅甸东北部、越南及中国东南部。可能与B. z. leschenault是同一亚种,但颜色较深。
褐鱼鸮可能在史前就已经生存在地中海盆地中部及东部,尤其是在海岛之上。更新世晚期的Bubo insularis一般相信包含了Ophthalmomegas lamarmorae的碎片遗骸,这些遗骸最初与大猕猴(Macaca majori)的化石混在一起而多年没有被研究。 这些化石骨头显示是一只像斑点雕鸮大小的鸟类,只较褐鱼鸮小些许。以雕鸮属来说,它明显细小,双翼的比例也有不同。从另一方面看,其脚骨则较为像雕鸮属。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褐鱼鸮的古亚种:
B. z. insularis:最古老的遗骸可以追溯至50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一般认为它们生存于12万年前。在末次冰期开始后,它们先从西部消失,而东部的群落可能归纳入了中东的B. z. semenowi内。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的"Strix" perpasta似乎并不属于此林鸮属,有时更会被包含在B. z. insularis之中。
褐鱼鸮的脚已适应用来捕鱼。
在巴基斯坦经印度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等南亚地区的褐鱼鸮全年都是留鸟。在累范特北部及小亚细亚西南部的群落主要栖息在低地,由开放的林地至密林也有它们的踪影。在喜玛拉雅山山脚的群落栖息在高达海拔1500米的地方。无论在甚至栖息地,它们也很少会远离水源,如河流及湖泊。
褐鱼鸮是夜间活动的。它们主要吃鱼类、青蛙及水生的甲壳类。它们很少会吃羊膜动物(尤其是陆生的)。若缺乏食物供应,它们甚至会吃尸体。若B. z. insularis真的是褐鱼鸮的古亚种,从其脚像雕鸮属来看,它们可以是由猎食陆生动物转而猎食水生生物的。其中一种猎物有可能是意大利鼠兔。
褐鱼鸮于11月至3月间繁殖。每次会生1-2只蛋。鸟巢多是其他鸟类的旧巢,也会在石缝等地方生蛋。孵化期为38日,幼鸟要到星期大才换羽。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