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鸺鹠
印度的斑头鸺鹠
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是一种无角羽的猫头鹰。头部圆形,站的姿势比其他小型猫头鹰更接近水平方向。栖息于森林里面,会用树洞来筑巢。叫声似装满水的瓶子倒转时的急促咯咯声,于早晨时分叫。主要捉昆虫,老鼠,甚至其他较小只的猫头鹰来吃。无危(IUCN 3.1)
识别特征
小型鸟类,但却是我国鸺鹠类中体形最大的,体较领鸺鹠稍大,全长204~260毫米,体重150—260克。面盘不明显,头侧无直立的簇状耳羽。头、胸和整个背面几乎均为暗褐色,头部和全身的羽毛均具有细的白色横斑,腹部白色,下腹部和肛周具有宽阔的褐色纵纹,喉部还具有两个显著的白色斑。尾羽上有6道鲜明的白色横纹,端部白缘。虹膜黄色,嘴黄绿色,基部较暗,蜡膜暗褐色,趾黄绿色,具刚毛状羽,爪近黑色。
斑头鸺鹠因羽毛上饰有许多条纹,所以又名横纹鸺鹠,是苏州地区比较常见的留鸟。生活在远离居民密集的市郊山林或村庄附近的树上。全天性活动是它和领鸺鹠的共同特征,即使在强烈的阳光下,也可随心所欲地自如飞翔。它们不但能飞扑地面上的白鼠、蜥蜴和蛙类,也能鹰、隼那样在空中追捕飞鸟和昆虫。
鸣声嘹亮,不同于其他鸮类,晨昏时发出快速的颤音,调降而音量增。另发出一种似犬叫的双哨音,音量增高且速度加快,反复重复至全音响。在宁静的夜晚,可远送到数里开外。
分布
斑头鸺鹠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在低地及丘陵的小片林地中并不罕见。中国有5个亚种 -- austerum在西藏东南部;rufescens在云南西部;brugeli在云南南部;persimilie在海南岛;whitelyi在华中、华南及东南等地区。偶见于山东。
习性
斑头鸺鹠为留鸟,栖息于从平原、低山丘陵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和林缘灌丛,也出现于村寨和农田附近的疏林和树上。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大多在白天活动和觅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捕捉小鸟和大型昆虫,也在晚上活动。主要以蝗虫、甲虫、螳螂、蝉、蟋蟀、蚂蚁、蜻蜓、毛虫等各种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鼠类、小鸟、蚯蚓、蛙和蜥蜴等动物。因为它的鸣叫声很象有辘轳的车轮声,所以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鬼车”。
高大乔木的树窟窿、古老建筑的墙缝和废旧仓库的裂隙,都是它们选择筑巢做窝的理想地点,能给予雌鸟的产卵和育雏提供一个避风躲雨并不致遭到敌害侵袭的安全场所。
常光顾庭园、村庄、原始林及次生林。主为夜行性,但有时白天也活动。多在夜间和清晨作叫。
繁殖
斑头鸺鹠的繁殖期在3一6月间。通常营巢于树洞或天然洞穴中。每窝产卵3一5枚,多数为4枚,偶尔多至8—9枚和少至3枚。卵为白色。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8—29天。
濒危因素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斑头鸺鹠除去羽毛及内脏,取肉用。有理气、镇惊、解毒、祛风止痛的功能。因此被利用。
亚种同分布
斑头鸺鹠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印度、中国(包括香港、海南岛)、泰国等亚洲地区。可以分5个亚种:尼泊尔亚种cuculoides腹部的白色羽毛范围不大,前胸同腹部有深色的横斑;persimile是海南岛亚种,全身体羽较偏红棕色。香港品种是whiteleyi亚种。
亚种
Glaucidium cuculoides austerum Ripley, 1948
Glaucidium cuculoides bruegeli (Parrot, 1908)
Glaucidium cuculoides cuculoides (Vigors, 1831)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ignani Ripley, 1948
Glaucidium cuculoides delacouri Ripley, 1948
Glaucidium cuculoides persimile Hartert, 1910
Glaucidium cuculoides rufescens E. C. S. Baker, 1926
Glaucidium cuculoides whitelyi (Blyth, 1867)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