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中国原生犬种 > 传统中国沙皮犬

传统中国沙皮犬

时间:2015-1-9 17:46|查看:2022|评论:0|字体: 繁体

传统中国沙皮犬

 

传统中国沙皮犬起源于中国南方,可追溯至汉代,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在发掘一些汉代时期的墓穴,经常都会发现类似传统中国沙皮犬型态的陶俑(陶犬)出现。在1920年代广州,被人们用作为斗狗。特性是:狩猎性强、灵活、弹跳力特强。外貌上,有一双覆盖着头部的耳朵,头额有轻微皱纹,在眼旁有一皱折延伸至腮前,有如猕猴一样。嘴部坚实,颈部皮肤松弛。

 

 

1960年代,为了增强斗狗特性,混入拳师犬、斗牛犬、斗牛獒、斗牛梗,而造成一个新品种,变成一般人认识的肉嘴型沙皮犬,及被人误作为真正的中国沙皮犬,更被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误列为最珍贵犬种。为不想再被人们误解,所以加上传统两字,以兹识别。传统中国沙皮犬曾经接近绝种边缘,后得到拯救。

 

传统中国沙皮犬

 

一般外貌

 

自然,沉实,警觉性敏锐,敏捷,充满活力,弹跳力强,中等体型,身长与高度大约成正比,呈方型。

 

头部坚固,大小应与身体成比例,头额有轻微皱折,眼傍有皱折延伸至颈下,这是沙皮犬的特征之一;腮骨发达、前额两侧肌肉宽厚形成中间直线凹陷、额段适中,嘴部比头额稍短。

 

耳部要小,厚薄适中,呈三角型,宽度与长度相等,耳尖稍圆,覆盖住头部,指向眼部、耳皮平坦或轻微皱折。

 

毛短,直而坚立,疏,没有底毛。

 

毛色纯色,可作深浅变化,浅毛色犬由颈部沿着背部中线伸延至臀部稍深毛色,与整体毛色协调,面部带有较淡毛色,吻部带有深色,杂色,不多于二种色:黑色带红,黑黄色。

 

高度:十七至二十二吋。

 

性情

 

沉静独立,聪明勇敢,对家人尤其主人极为忠心,对陌生人保守。

 

名犬

 

传统中国沙皮犬

 

韦基舜先生与爱犬黑仔。

 

黑仔第一头参加狗展的中国沙皮犬,它生于澳门.由香港社会名人韦基舜先生,购买到香港.当年韦先生同时饲养一代名犬斗牛獒(果种).黑仔每次参赛都由韦先生亲自牵引.它自1959年连续五年荣获总冠军。

 

历史起源

 

沙皮犬是古老而独特的品种,原产于广东省大沥镇(一个小山庄周围),在中国的南方省市已经存在几千年了,该品种犬约从汉代开始就已有了。现在人们发现了汉代时期的有极像沙 皮犬的雕塑。更近些时间,一个13世纪中国人的手稿有这方面的记载,它提到了一种满身是皱褶的犬,特别像沙皮犬。 沙皮犬名字的来历,其字面意思是“沙状皮肤”,但又更常自由地译为“粗糙、沙状被毛”或“沙纸状被毛”,其中包含了该品种的两个与众不同的被毛特点:粗糙,短。这使得该品种成为世界上很 独特的一种。沙皮犬与其他惟一一个品种——松狮犬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具有蓝黑色的舌头,这可能是这 两个品种具有共同祖先的一个特征,然而这种关系很难去证实。

 

对沙皮犬的发展历 史还不十分清楚。当初,这种犬在中国大陆的城市中比较少见,只有少量的沙皮犬存留在边远的农村,在这个时期,中国香港、英国基督教协进会、中国台湾 还在饲养一些沙皮犬。

 

在1968年该品种才在香港养犬俱乐部承认并登记注册,随后香港和九龙养犬组织成立了一个犬的登记处,并注册登记了沙皮犬,这个组织一直注册该犬。另外,其他注册登记处如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承认了该品种。

 

美国,该犬的历史可追溯到1966年,那时有些在香港养犬俱乐部登记注册的沙皮犬被引入到了美国,J.C史密斯在 1970年10月8日在美国养犬俱乐部注册了该品种,在香港法律要求减少家庭养犬时期,在美国有人呼吁养犬者要“挽救中国沙皮犬”。这时该品种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其反应非常强烈,由于该品种数量极少 。在1973年秋季只有有限数量的沙皮犬进入美国,这些犬的接收者一致同意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性的沙皮犬俱乐部和登记组织,中国和美国沙皮犬俱乐部组织在1974年举办了它的第一次组织会议,并且该俱乐部从那时起便一直存在,在1978年第一次举办了国际专门展示会,随后这个展示会便每年举办一次。
中国动物保护协会支持此种犬登记注册并极力推荐这种 独特而迷人的受家庭喜爱的犬,到1988年5月为止,沙皮犬被接受进入AKC混杂犬类别 (AKC'sMiscellaneousClass),这时一共有29263只犬被注册,在1991年10月中国沙皮犬完全获得了AKC的承认,并被归类于非运动(非猎)型犬中。

本词条贡献者:语燃[写词条]
收藏|分享 分享到:
公益画报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