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棘蜈蚣
少棘蜈蚣(学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又名中国红头蜈蚣,是亚洲的一种大型蜈蚣,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少棘蜈蚣时常被作为中药材。
形体特征
少棘蜈蚣,体长110~130毫米。头板和第1背板呈金红色,与墨绿色或黑色的其余背板显著不同;头板的后缘覆盖着第 1背板的前缘。步足为黄色,但最末步足多呈赤褐色,无跗刺而有爪刺。齿板有5个小齿。基侧板突起末端常有2个小棘,罕有1或3个小棘。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有生殖肢。雌性产卵时,身体呈“S”形,卵粒由身体末端的生殖孔排出,并在第8、9体节的背板上粘结成团,由母体巧妙地将卵团环抱起来进行孵化。
主要分布
少棘蜈蚣是模棘蜈蚣的近似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常见。白天潜伏在石块下或乱石间,黑夜四出捕食昆虫(如蟀蟋、蚱蜢、金龟子和各种蛾类),也能用毒颚杀死小型的脊椎动物(如麻雀、蜥蜴、蛇等)。它们也食同类。人工饲养时,喂熟马铃薯、胡萝卜、苹果、面包、牛奶等。少棘蜈蚣是中国传统的药材,早载于《本草纲目》中。
生活习性
蜈蚣喜居于潮湿阴暗的处所,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和阴湿的草地等处。性畏光,昼伏夜出,以捕食昆虫为主,其他小型动物亦为猎取对象。一般在10月以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潜伏于离地面10-13厘米深的上中越冬。次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出洞觅食。
蜈蚣在春、夏之间产卵,卵数多在15-35个之间,椭圆形,长3-3.5毫米。雌虫具有蜷曲身体,环抱卵群孵化,和保护幼虫的习性。幼虫与成虫的步足数目相同。雌雄两性肛生殖节异形。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