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吻海蛇
长吻海蛇(P. platurus)
长吻海蛇属(学名:Pelamis),又称黄腹海蛇、黑背海蛇,是蛇亚目海蛇科下的一个单型有毒蛇属,属下只有长吻海蛇(P. platurus)一个物种,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海域。
特征
长吻海蛇身体扁长,鳞片状呈四边型,身体最厚壮的地方约有49至67排鳞片围列,腹鳞约有264至406片,鳞片细碎,横鳞间有凹槽相间。头部狭窄,鼻端尖长。身体颜色种类甚多,但多以杂色相陈,并以黑色、黄色或棕色为主。腹部与背鳞颜色有很大对比,腹部以黄色为基调,同时布有一些黑色小斑点。雄性长吻海蛇体长约为72厘米,雌蛇则为88厘米;雄蛇尾部约长8厘米,雌蛇则长9厘米。
习性
长吻海蛇是卵胎生蛇类,在温暖海洋中进行繁殖,雌蛇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长吻海蛇不能于陆地上活动,它们多出没于海水中,有时更会聚集成千上万条同类于水面上游弋。长吻海蛇能分泌神经毒素,经常用以猎杀鱼类。目前未有人类被其咬伤中毒并引致死亡事件的报告。长吻海蛇出没于太平洋海域,也是众多海蛇中唯一会出没于夏威夷群岛的一种海蛇。
分布
在新西兰奥克兰凯利塔顿水底世界展示的长吻海蛇,与眼镜蛇属有紧密关系
长吻海蛇分布于印度洋、孟加拉湾、印度、巴基斯坦、马尔代夫、马来西亚一带的太平洋海域(日本、南中国海、台湾、波斯湾);马来半岛海岸、印澳群岛、新几内亚、泰国湾、菲律宾、安达曼群岛、韩国、俄罗斯、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澳洲(新南威尔士、北领地、昆士兰、塔斯曼尼亚、维多利亚州、西澳州)、新西兰及所罗门群岛等地区沿海,均可发现长吻海蛇的踪影。另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橙县及圣迭戈县、新喀里多尼亚、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及科隆群岛亦有相当的分布量。
生物演变
长吻海蛇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的海蛇,同时亦是唯一能毕生存活于海洋(甚至深海)中,并于海中进行繁殖的蛇类。长吻海蛇与亚洲及澳洲地区的陆地蛇类相当类似,彼此在血缘上有着紧密的关系。长吻海蛇对海水温度的要求约为摄氏18 °C,但即使同样有足够温度的海水,长吻海蛇仍只会活跃于亚洲、澳洲及印度洋海域,而不会出没于大西洋或地中海一带(严格来说所有海蛇皆然);这可能是因为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巴拿马附近)有一道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大陆桥,将长吻海蛇通往大西洋的道路隔绝。另外,海蛇亦不会从南美洲或南非两地的南端绕过陆地游至另一海域,这是因为上述两洲的南端海水温度均甚低,海蛇不堪其寒,因此并不会接近相关地方。
分类
海蛇与澳洲一带的有毒眼镜蛇关系甚为密切,但目前在分类上仍被分作独立的海蛇科。海蛇科下曾经有两个亚科,分别是扁尾海蛇亚科(Laticaudinae)及海蛇亚科(Hydrophiinae),不过最近的研究认为这种分类方式有不恰当之处。
毒性
虽然长吻海蛇拥有不容轻视的毒素,但相比于其他著名毒蛇(如内陆太攀蛇),长吻海蛇的毒素则尚算温和。然而,纵使长吻海蛇的毒素烈度,只相当于钩鼻海蛇(Enhydrina schistosa)的四分一,但仍足以致命。长吻海蛇的毒性约为埃及眼镜蛇(Naja haje)的十倍,但其输毒量却远低于埃及眼镜蛇。在澳洲,海蛇甚少主动向人类发动咬击。
海蛇毒素能有效摧毁骨骼肌,伴随产生肌红蛋白尿症、神经肌肉麻痹或直接导致肾功能衰竭。澳洲联邦血清实验室(CSL Ltd)研究出一系列能有效中和部份海蛇毒素(专门针对钩鼻海蛇)的血清,这种血清亦能中和长吻海蛇的蛇毒。如果中了海蛇毒素而未能即时备有这种专用血清的话,则必须用上针对虎蛇用的血清。直至目前为止,在澳洲尚未有因被长吻海蛇所咬而致命的事件报告。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