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紫背苇鳽

紫背苇鳽

时间:2015-1-18 13:48|查看:1733|评论:0|字体: 繁体

紫背苇鳽

 

紫背苇鳽(学名:Ixobrychus eurhythmus)为鹭科苇鳽属的鸟类,俗名水骆驼、秋小鹭、秋鳽。分布于亚洲东部,包括马来西亚、巽他群岛、菲律宾、台湾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浙江、长江流域、福建、四川、西藏、云南、华南及海南等地。多生活于水库和山脚边的稻田、芦苇丛、滩涂及沼泽草地,在西藏见于海拔2300米的农田,营巢于草丛或苇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厦门和上海。无危(IUCN 3.1)

 

紫背苇鳽

 

外形特征

 

紫背苇鳽是一种中型涉禽。雄鸟上体紫栗褐色,头顶较暗,呈暗栗褐色,背紫栗色。腿和尾上覆羽暗栗褐色。尾羽和飞羽黑褐色.翅上小覆羽暗栗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橄榄灰黄色,初级覆羽黑褐色,羽端白色;颊和颈侧紫栗色。下体土黄色,自颏经前颈到胸部中央有一暗色纵纹,喉侧、颈侧浅土黄白色,胸侧有黑褐色斑点。尾下覆羽白色,翅下覆羽淡黄白色,腋羽灰白色。

 

雌鸟上体深栗色,背和两翅具显著的白色斑。下体缀有褐色纵纹。

 

幼鸟似雌鸟,但体色更褐,上体白斑和下体褐色纵纹均较雌鸟显著。

 

虹膜黄色,嘴、眼先和嘴基也为黄色,嘴峰黑褐色,胫下部、跗蹠和趾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27-150克,雌性123-160克;体长雄性292-365毫米,雌性310-375毫米,嘴峰雄性43-50毫米,雌性42-51毫米;翅雄性140-153毫米,雌性130-152毫米;尾雄性40-49毫米,雌性37-5l毫米;跗蹠45-50毫米,雌性42- 48毫米。

 

紫背苇鳽

 

栖息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上富有岸边植物的河流、干湿草地、水塘和沼泽地上,也见于山区村屯附近的水稻田、水渠及其他水体边上。

 

生活习性

 

紫背苇鳽4月末至5月初迁到中国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繁殖地。

 

紫背苇鳽常单只活动,偶尔也见成对和成小群。通常在晨昏活动,但休息时多隐藏在在芦苇丛或灌丛中。性较孤寂而谨慎,常默默的、毫无声响的活动在芦苇沼泽地上或水域岸边。除繁殖交配期问的晚上常发出一种奇特的近似“gup—gup—gup一”的鸣叫声外,活动时一般不鸣叫。但是当被从隐蔽的芦苇丛惊出起飞时,也常发出一种粗犷而低沉的叫声。飞翔时两翅鼓动缓慢、飞行速度低,常贴水而或芦苇上面飞行。通常飞不多远又游入芦苇丛或草丛中。受伤后也能在地上大步奔跑,危急时也能用嘴进行自卫。在茂密的芦苇丛中也能快进行走。有时甚至进入城市公园或住宅庭院内,停落在树的低枝上。

 

主要以小鱼、虾、蛙、昆虫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黄昏和清晨在湖泊、河流和水塘边的芦苇丛及沼泽草地上觅食。

 

紫背苇鳽

 

分布范围

 

分布于汶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旅鸟:香港、意大利、蒙古、帕劳。

 

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夏候鸟;云南、广西为夏候鸟、旅鸟;台湾为旅鸟;海南岛为偶见。

 

紫背苇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通常营巢于植物和灌木茂盛的湿草地和沼泽地上。常单独成对营巢。巢用干草茎和草叶构成。大小直径为24厘米。每窝产卵3-5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或绿白色,大小为32-36×26-2 8毫米,平均34×26毫米。重9-10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卵孵化期为18-19天,孵化率72.9%。育雏期30-40天。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