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姬啄木鸟
斑姬啄木鸟(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为啄木鸟科姬啄木鸟属的鸟类,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常单独活动,多在地上或树枝上觅食,较少像其它啄木鸟那样在树干攀缘。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无危(IUCN 3.1)
亚种
斑姬啄木鸟华南亚种(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 chinensi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华南、西至四川、云南、北至河南、陕西、甘肃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
斑姬啄木鸟指名亚种(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 innominatu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锡金。
斑姬啄木鸟云南亚种(学名:Picumnus innominatus malayorum)。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
外形特征
雄鸟额至后颈栗色或烟褐色,头顶前部缀以橙红色、羽基黑色。背至尾上覆羽橄榄绿色,两翅暗褐色,外缘沾黄绿色,翼缘近白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表面同背。尾羽黑色,中央一对尾羽内侧白色或黄白色,外侧3对尾羽有宽阔的斜行白色或淡黄白色次端斑。自眼先开始有条自纹沿眼的上下方延伸至颈侧。耳羽栗褐色。颏、喉近白色,缀有圆形黑褐色斑点,其余下体淡绿黄色或皮黄白色。胸和上腹以及两胁布满大的圆形黑色斑点,到后胁和尾下覆羽呈横斑状。腹中部黑色斑点不明显或没有黑色斑点。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前部不缀橙红色,为单一的栗色或烟褐色。
虹膜褐色或红褐色,嘴和脚铅褐色或灰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0~16克,雌性12~16克;体长雄性96~110毫米,雌性97~107毫米,嘴峰雄性10~12毫米,雌性10~12毫米,翅雄性55~61毫米,雌性55~59毫米;尾雄性30~36毫米,雌性30~34毫米,跗跖雄性11~14毫米,雌性13~14毫米。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常绿或落叶阔叶林中,也出现于中山混交林和针叶林地带。尤其喜欢活动在开阔的疏林、竹林和林缘灌丛。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国家到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抵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巧抵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南部。
生活习性
常单独活动,多在地上或树枝上觅食,较少像其它啄木鸟那样在树干攀缘。主要以蚂蚁、甲虫和其它昆虫为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3~4枚。卵白色,形状为卵圆形或近圆形,大小为13~16×11~13毫米,平均15×12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种群现状
留鸟。种群数量稀少,应该严格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