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斑鸫

斑鸫

时间:2015-1-21 21:54|查看:1258|评论:0|字体: 繁体

斑鸫

 

斑鸫(Turdus naumanni)指名亚种

 

斑鸫(学名:Turdus naumanni),中文拼音“Ban Dong”,又名穿草鸡、窜儿鸡、红麦鴓、斑点鸫、傻画眉。其学名是荷兰动物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以自然学家Johann Andreas Naumann的名字命名的。

 

斑鸫

 

生态环境

 

斑鸫喜活动于平原田地或开阔山坡的草丛灌木间,在丘陵、林缘等地带觅食,本物种常结成小群活动。

 

斑鸫

 

分布地域

 

斑鸫繁殖于亚洲东北部,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内蒙古、青海、新疆北部,越冬于中国长江以南省份,西至四川、云南西部、东至福建沿海、台湾偶见冬候鸟。

 

特征

 

斑鸫是中等体形的雀形目鸟类,成鸟体长约25厘米左右。本物种雄雌同形同色,东北亚种头部、颈部、颌部为密布深色纵纹色彩斑驳的褐色,具宽大的白色眉纹和疵纹,衬托出褐色的耳羽,上背及肩部羽毛黑色,具宽阔的红褐色羽缘;下背和尾上覆羽由上背的黑色逐渐过渡到比较浅的褐色;初级飞羽、小覆羽黑色,次级飞羽外翈、大覆羽和中覆羽均为栗褐色;尾羽黑色;羽基略沾褐色;下体以白色为基色,密布粗大的月牙状黑色斑点,在胸部和上腹交接处,由于黑斑分布的密布不均,远看可以观察到相间的两条“宽大黑纹”;虹膜为褐色;上喙偏黑色,下喙黄色;足褐色。指名亚种整个上体颜色不似东北亚种那么斑驳,较为均一,头部、颈部上背灰色;眉纹虽亦很宽大但并非苍白色,而是较为柔和的乳黄色,各级飞羽、覆羽均为黑色,大覆羽羽缘为亮黄褐色,次级飞羽外翈褐色;尾羽栗红色;下体以白色为基色,具粗大的栗红色月牙形斑点,在胸部,这些斑点异常密集并逐渐融合成均一的栗红色块;虹膜亦为褐色;上喙偏黑,下喙黄色;足黄色。

 

食物

 

鹟科鸟类大多为典型的食虫鸟类,根据对斑鸫的研究,夏季昆虫活跃的时候,本物种的食谱以各色昆虫为主,主要包括蝗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可达食物总量的80%-90%其余的部分则为蜘蛛、植物性食物;在昆虫蛰伏的季节,本物种主要取食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包括槐、枣、松柏等。

 

繁殖与保护

 

斑鸫繁殖在西伯利亚东部,巢以杂草枯枝苔藓等材料搭建,营巢于低矮小树上,高程尽不足60厘米,每巢产卵4-5枚,卵呈蓝绿色。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