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太多的旅行书

背负太多的旅行书

2015-9-30 08:00点阅:1550来源:北京晚报 繁体

ico

每个人都有去旅行的理由。真正的旅行者,往往一脚迈开就远去了,背负那么多的想法和所谓的意义,岂不是很累?

ico

背负太多的旅行书

本版摄影图片均摘自《非洲之外:爱情旅行

  每个人都有去旅行的理由。

  如《非洲之外:爱情私旅行》,作者就是为了爱人的一封信,踏上了去非洲的旅程。而《花甲背包客》的老夫妻,就是为了活出自己而结伴出游。

  现在,大概是生活变好了,旅行类的图书,一改往日千头一面的线条纵横的地图手册的形式,开始谈起旅途中的经历、感受和启发来。

  旅行不光让他们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和增长见识,更主要的是,旅行给予了个人生命宽度的拓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正像一本书的名字那样,“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总之,这些书差不多都对旅行赋予了不同反响的意义,让旅行这个行动变得熠熠生辉。放眼看去,《像嬉皮那要晃荡行走》倒有些不以旅行为苦,悠然自得的意思;《我就是想停下来,看看这个世界》给读者提供的多是旅行的经验,但书给人的感觉却是作者以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的身份作环游世界之举的不同一般。连书的名字,都在看似无辜的立场中透着叛逆的自负。实际上,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我就是愿意这样到处流浪,你管得着么?

  当然,并不是每本旅行书都那么好看,或者那么有实感。你不能指望它们都像余秋雨的大作那样文词出色,但多半都有着余先生的煽情,它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把旅行看成了一项与众不同的活动。

  读者管不住作者去旅游的愿望,也管不住这些旅游书的内容。《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大量的图片让它看上去像一部边缘艺术的流动相册,《孤独要趁好时光》透着独自一人在路上的自怜自爱的意味,《带上灵魂去旅行》则“灵魂”真的出窍了,作者大概对所在之地的世俗人间烟火颇有意见,非得借助旅行到别的地方寻找所谓的子虚乌有的灵魂,至于《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更是不怕托大,直接将旅行放置到人格独立的地步上去了。而《打工旅行》尚且还算能实事求是,能理解自个的生理需要,承认物质基础的重要,可《辞职,去旅行》就有些冒险了,除非你攒够了钱,或是在赚钱一事上能做到来日方长。但跟《不去会死》比起来,这些都不够生猛,在这本书的作者的眼中,现实现地的生活就像是座囚人的监狱,显然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他正急着和它说拜拜。

  看上去,这些旅行类的图书像事先开了会那样,将美好的画面和非比寻常的意义都定格在了远方。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远方,成了世外桃源,哪怕到了之后,你发现它竟是一片开阔的不毛之地。以个人看来,这般瞧不上当下的红尘生活的做法并不值得仿效,而真相往往像一句诗说的那样:“远方除了远,什么也没有”,但这些书中所散发出的“有些事,现在不去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的意味,恰似电影《搏击俱乐部》主角说的那般:“你不能在死的时候连个伤疤也没留下。”瞧瞧,这是多么的能蛊惑人心。

  虽然如此,旅行终究是件很个人的事。别人眼中的世外桃源,你去了之后并不见得会欢呼雀跃,每个人的视角和心思,总是人如其面的个个不同。正像徐霞客,只身游天下,成书数卷,千古一人而已。并且,这些现今蜂拥而来的旅行书,不少都形同泔水,毫无味道,像《去,你的旅行》,搬来一些地理知识之后,就剩下了作者在絮絮叨叨地诉说自己的情感经历,偏又幼稚得如中学生,实在让人发笑。其实,真正的旅行者,往往一脚迈开就远去了,背负那么多的想法和所谓的意义,岂不是很累?

  所以,为了旅游而去旅游吧。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旅行者 徐霞客 灵魂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