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带上的舞者
2015-11-29 07:23点阅:1782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小 中 大 繁体
此刻,我身处意大利的皮亚蒙蒂山区小镇,这个干燥的小镇恰如其名,而让这个夜晚不同寻常的是,此刻坐在我身边的是入选明天国际高空缆绳节最后一个刺激环节的22 位高空扁带玩家,一群极端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并存的人。
意大利的Monte Piana 扁带节也具备一般节日惯常的娱乐活动和一个非常赞的音乐节。
作者:Sebastian Wahlhuetter 图/Sebastian Wahlhuetter 翻译/蒋原
导语:此刻,我身处意大利的皮亚蒙蒂山区小镇,这个干燥的小镇恰如其名,而让这个夜晚不同寻常的是,此刻坐在我身边的是入选明天国际高空缆绳节最后一个刺激环节的22 位高空扁带玩家,一群极端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并存的人。此刻的窗外,风雨切割着不同寻常的天空,就好像寿司刀在生鱼片上划过。
我第一次与高空扁带邂逅是在2003 年的一天。朋友拿着一本登山书向我展示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景色,我被其中一张照片震慑住了,觉得这根本不可能是真的。要知道在2厘米宽的扁带上保持平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大部分人只要想一下站在如此高的位置上就会头皮发麻。
就在这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的朋友开始组建扁带社团,刚开始我只是偶尔参与他们的活动,意在提高自己的技术,很快我就为它而痴迷了。我坚持参加高空扁带活动,亲身体验这项了不起的运动,那种感觉毕生难忘。坐在悬崖绝壁边的我只能看着其他人若无其事地走过脚下的深渊,单单只是观赏就让我惊出好几身冷汗,当时的我根本没有胆量走出第一步。
在扁带方面的造诣不足以让我成为世界级的玩家,于是我开始尝试拍摄扁带领域的方方面面,期待着把这项我一直不舍放下的运动介绍给更多的人。这项新的工作并不容易,我常常需要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才能找到合适的机位,架设拍摄设备。足球体育场顶部、大型工业钢架顶端、摩天大楼天台边缘,或者直接来到蛮荒山地的悬崖边,每一个地方都令人热血沸腾!当然,兴奋伴随的挑战和刺激也是成正比的。户外拍摄的经验和不断聚焦高手的表演让我的拍摄水平不断提高,扁带水平也与日俱增,我开始对这项运动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冲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这种现代文明与原始本能的冲撞实在是让我欲罢不能。我开始计划我的第一次高空扁带之旅。
2013 年,我前往瑞士进入阿尔卑斯山区准备架设扁带,每人背负着的装备超过40 公斤,每天都要挣扎着在山路之上爬升数小时。我独自在山上行进,这样魔鬼般的几天过去了,除了背包里的电钻、攀登装备和户外露营设备的重量外,我还要战胜供给短缺和天寒地冻的现实。就这样坚持着,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打乱了一切计划,就在我即将抵达目的地时,因为不断恶化的天气,我的行动计划被迫取消,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几个星期的准备,死里逃生的数天,所付出的一切都在厚厚的积雪下被深深地掩埋了,这就是生活吧。
当然,美好的回忆还是占绝大多数的。2014年的9月,意大利Monte Piana 高空扁带节如期而至。我提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设想:在悬崖两端架设起一条特殊的高空扁带系统,让玩家可以在60 米的扁带上,在大峡谷正上方挂起一串吊床,在最极限最让人神经紧绷的地方,让每个玩家惬意地休息。我在计划中不单只是摄影师,同时还要负责架设扁带系统。系统一次要载荷所有参与者的重量,必须一丝不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每一侧的锚点至少需要承受4000 公斤的重量,每一个钻孔从位置到质量都必须精心设计耐心检查,我特意把扁带的数量增加到了两根,静力安全绳的数量自然也就增加到了两根。也许你要问我为什么如此大动干戈,因为我这次架设的高空扁带系统同时承载的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2 人。22 个参与者同时悠闲地躺进事先安置好的吊床中,异想天开的设想居然就这么实现了!这样的项目从没有人做过,所以我的设备和系统到底能不能经受住考验都是未知数,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但是万一的阴影还是在心头挥之不去。最终,我们的系统经受住了考验,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两个小时的挑战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乐在其中,尤其是几位在此之前还对高空扁带有所畏惧的参与者,在吊床内享受这独一无二的风景,还有几位玩家在扁带节时就直接睡在我们架设的扁带上。
我也在这里成功地走出了高空扁带的第一步,迄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坐在20 米的扁带一端,尽管心里不停地试图说服自己站起来,但是蜷缩在扁带一端悬崖边的我,握紧扁带的双手根本松不开。最终,我的理智占了上风,仔细思考过每一种可能后,我认识到最糟糕的情况是掉落下去然后被确保系统拉住,并不会有任何的风险。于是我咬紧牙关站了起来,尽力保持平衡,一个深呼吸后,我迈出了第一步! 3 秒钟后(我的朋友们肯定地说只有1 秒钟),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头朝下栽了下去,吊在了扁带下2 米长的安全绳上。尽管毫发未损,但我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结束了。如果你也想加入这项运动就会明白,这一切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但却十分上瘾,开始了就根本停不下来。一次又一次坠落后,如今我已经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和技术从高空扁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了。我从镜头后走到了镜头前,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高空行走。
在我对扁带的各种美好的回忆中,还有一件事萦绕于心。
在这次意大利高空扁带节上,一位女性在扁带上大放异彩,在没几个人能完成的高度上,她居然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完成了行走!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只是个邻座的普通女性,可是几分钟后,当她脱去鞋子,无保护地走上高悬在悬崖间的扁带时,我整个人都眩晕了。这样的行走方式称之为“无保护高空扁带”,迄今为止全球仅有不到10 个人敢于挑战,我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什么有人甘冒巨大的生命风险来尝试这种挑战方式,另一方面,我着实佩服他们完美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尽管外界不断批评这种极度危险的运动方式,但这更多的是玩家自己的选择,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对我来说,对蛮荒原野和高山旷野的爱不会停止,我期待能尝试更多的项目。我开始酝酿美国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项目,重回高空扁带的故乡,再创奇迹。当然我也期待刷新过去的纪录: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区是我去过的众多国家中最为奇幻的净土,数周的跋涉如坠仙境,我想在海拔6000 米的生命禁区架设前所未有的扁带系统,挑战这一从未企及的高度。
高空扁带是一种禀性,一种召唤,使用理性的方式是无法解释的。人类与自然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原始的联系,历经多年的进化,这种联系在大多数人的内心已无处可觅;但是一次接近自然的旅行,与此中之美的短暂接触,默然的威力,强大的静谧,足以唤醒敬畏之情,产生反复重游山峰的渴望。
一连几分钟,你必须全神贯注,生活中的其他都已经被自动屏蔽,你的世界只有你和你脚下的扁带,这样的经历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迈出第一步后,决定人身安全的,除了挑战者本人,便是系在两山之间的那根尼龙绳。 在非常严谨的设置下,它才能变成令人信赖的行头。
站在带子上的感觉棒极了,感觉自由,完全的释放。慢慢地,紧张变成兴奋,兴奋又变成了专注。
走在这根只有26 毫米宽、3毫米厚的尼龙扁带上,需要不时挥舞手臂扭动腰肢来保持平衡。
这场极限运动者的派对就在意大利海拔高达2324 米的Monte Piana 山上举行,玩家们在高空吊床上弹着吉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高空扁带对挑战者的技术和胆量有着超高的要求,在充满刺激和挑战的同时,还有很多无法预知的状况。
高空扁带玩家们不认为自己是在找刺激,反而是为寻得内心的宁静。
远离尘嚣,小隐于野。扁带玩家好像能穿梭时光,将所修炼功力在扁带上淋漓尽致地展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