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叮当”之美

文 / 翁秀美2020-2-8 13:30 参与:929 评论:0 来源:文化报 繁体

“叮当”之美

  走在路上,不经意间,经常听到一种有节奏的敲打声:叮叮噹--叮叮叮噹!简单又重複,准是卖麦芽糖的。往前一看,果然!只见他挑担子,前后各一个箩筐,上面放了竹匾,一大块诱人的麦芽糖满覆其上。脚步舒缓,手不扶担,让担子在肩上晃悠。不用吆喝,只需手中的锤子叮叮噹噹地敲打刀片,瞬间眼前浮现出儿时的画面,我快步追上去,喜悦地期待,看他用刀片和锤子将麦芽糖敲成小块,声音也不规律起来:叮叮--噹噹噹噹!

  这叮叮噹噹的声音有多动人,有多动听!

  它乾淨利落,轻盈又温情。

  它来自生活,且极富诗意。

  它是那些细緻琐碎的手工活,但渐行渐远,远得我们很难听到看到了:瓦匠砌牆时,「噹噹」声不断,用瓦刀轻敲砖以固定,砖的铺排横竖相间,整齐划一,尤其好看。铁匠舖裡,两个人交替抡大锤小锤,此起彼伏,叮!噹!叮!噹!铁花四溅中,成品在即;木匠打桌椅橱柜,钉钉子了,先将钉子敲进柜体,然后先鬆后密,有节奏地--叮,叮叮,叮叮叮......

  它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诗经.国风》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意为:有姑娘和我同行啊,容貌美如木槿花,体态轻盈如同鸟儿飞翔,所佩玉饰叮叮噹噹地悦耳非常。环珮叮噹,响在千年的光阴裡,这细碎的或密集或疏朗的叮叮噹噹声,在女子的鬓边、腕上、耳旁,伴美丽的青春,可爱的年华,和她们情意万千的一生。

  它象徵一种仪式的述说,旧时老上海的有轨电车,每当在市中心行过,必有叮叮噹噹的声音传出去老远;旧时学校的上下课,必以噹噹噹的打铃声为准,时光如流水,上课下课,打铃声的迎来送往中,晨昏交替,学子长大,课业有成。它又如同文章中的音乐。汉语因有声调,读起来起伏有致、抑扬顿挫,老舍先生在一篇文章裡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字的声音,......上一句末了用了一个仄声字,下一句我就要用一个平声字,让句子唸起来叮噹响。」叮噹响!多麽有力!彷彿听到一个个方块字在先生的安排下叮叮噹噹地掉落于书页的声音,带给我们美好愉悦的阅读享受。

  它也代表人们心中诗意的远方。风铃儿,製作成各种样式,下垂两根细绳,末端拴两隻铃儿,挂在窗前,用手轻摇,或请风吹一吹,瞬间有无限悠长的叮叮噹噹的音乐便起来了,叫人遐想,起思念之意,兴抒情之感。这声音,我在瘦西湖听过。横跨瘦西湖的五亭桥。这是一座很别致的拱形石桥,在十多丈长、二三丈宽的桥身上,矗立五座亭子,中间一亭最高,南北各亭互相对称,主亭最高,顶部琉璃黄瓦嵴,亭挑四角,繫以铜铃,远远的,亭未至,已闻四下裡铿然有声,如金戈铁马,沙场点兵。

  这声音,轻、远、单调,甚至仅为点缀,却有不一样的意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起走在烟火红尘,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需要的物品的必要组成之一,却经常被我们忽略。它见证了我们优美而丰富的曾经,然而当时只道是寻常。小时候经常听到,不觉得什麽,现在重新响起,在手工业渐趋凋零、传统吆喝声被机器电声代替的如今,显得多麽稀有珍贵!

  当这美妙的声音「叮叮噹噹」地行来,规律时,像诗,平仄相对;不规律时,如词,长短不一,韵味无穷。它是深山中的晨钟暮鼓,它是尘世裡的举杯相庆,它是一个人在一盏清茗的芬芳中轻叩茶器时的怦然心动,它也是许多人在热气腾腾的生活裡碗碟相碰处的喧嚣热闹。这声音无处不在,既雅又俗,接地气,懂生活,当我们听到,回头留连的一瞬,便拾起了意外的惊喜与回味--叮叮!叮叮噹!叮叮噹噹!

[责任编辑:语燃]
收藏|分享 分享到:



最新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