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青蛙的出土不仅解开了一些疑惑,也引发了更多谜团。至今,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了南极气温骤降,变成今天冰天雪地的样子。
当年,摩尔斯博士带着从南极挖出来的化石返乡时,并没有发现一个4,000万年前的绿色身影,已经随着他跳上飞机,准备为他揭开南极,这片白色大陆的绿色过往......
图为一只青蛙。这次摩尔斯博士所挖出的青蛙化石,不仅是南极第一具青蛙化石,也是第一具出土于南极的两栖类生物化石。(示意图)
在南极活蹦乱跳的青蛙
四月中旬,《自然》期刊上刊出一则让大家非常讶异的研究,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学家摩尔斯博士(Dr.Thomas Mörs)发现南极第一具青蛙化石,也是南极大陆首具出土的两栖动物化石。
这只青蛙的出土也对今年稍早,另一份发现南极洲曾经生长著一片热带雨林的研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图为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绘制出的南极青蛙及生活环境假想图。
数千件样本中的瑰宝
摩尔斯博士所带领的团队,曾在 2011、2012及2013年多次到南极进行研究,带回上千件的样本,包括睡莲种子、鲨鱼和𫚉鱼牙齿的化石等。
这只青蛙的化石出土于西摩岛(Seymous Island),总共有两块,一块是头骨,另一块则是髂骨(Ilium),是青蛙身上一块重要的骨头。未参与本次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爬虫类专家威克教授(David Wake)表示:“髂骨大概是青蛙身上最具识别性的骨头,一个(研究青蛙)的古生物学家最想要的就是一块髂骨。”
图为本次摩尔斯博士所挖到的南极洲青蛙化石的髂骨。
摩尔斯博士将挖掘到的髂骨和其他几种现存青蛙的髂骨进行比较,图中b–e、g–j标示的骨骼,皆为现存青蛙髂骨的 3D模型。
髂骨暗示血缘关系
从髂骨之间的相似性来看,古生物学家摩尔斯博士判断这只出土于南极洲的青蛙和现在仍在智利森林跳动的头盔蛙(HelmeTED frogs,学名:Calyptocephalellidae,暂译)很相似。
爬虫类专家威克教授说道:“他们(头盔蛙类)是强壮的青蛙,而这是块健壮的髂骨。”
近亲仍在地球活蹦乱跳
这只在南极出土的青蛙体型并不大,身长大约 4-5公分,比现存的青蛙稍微小一点,摩尔斯博士表示:“牠长得很像今天的青蛙,没什么不同。虽然现存物种身长普遍更长,我们的青蛙比较小。”
在出土的南极青蛙生存的年代,南极并非是一片雪白,部分地区曾经覆蓋著一片绿色森林。
南极青蛙记忆中的故乡 并非一片冰天雪地
这只出土青蛙印象中的南极,可能跟现代人印象中一片冰天雪地的样子差距甚远,在牠生存的年代及地区,南极的气温四季差异并不大,部分地区长满雨林,就像今天智利的安地斯山脉的森林,或是新西兰南岛森林的样子。
古生物学家摩尔斯博士表示,他从西摩岛带回来的样本中还包含了蚂蟥(Leech)、睡莲种子以及哺乳类的化石。他说:“我猜,南极曾经是个充满各种生物的地方,我们现在只找到了一点点过去生物的化石。”
白色大陆的绿色过往
根据一份稍早的研究显示,9,000万年前当地球还处于白垩纪的时候,南极的西海岸并没有结冰,仍然是一片蓊郁的森林。
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当时白天的温度大约是摄氏 11.6度,虽然称不上热,但如果用现在南极摄氏零下 60度的标准来看,当时的温度明显高上许多。
两极地区每年总会出现一段永夜时光,对植物来说,长期没有日照的环境是极为严苛的生长环境。
植物生长的严苛环境,二氧化碳来帮忙
不过,即便是在好几千万年前的南极,仍然会遇上长达四个月的永夜,这段时间就有赖当时大气中含量远高于现代的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帮助植物度过永夜。
德国不莱梅大学(University of Bremen)的地球科学家比克特(Torsten Bickert)表示:“目前,我们知道白垩纪时,南极的永夜至少长达四个月。有赖于当时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南极才能保持一个温暖的气候。”
南极如何从一片森林蓊郁的土地,转变成今天的冰天雪地?
这只青蛙的出土不仅解开了一些疑惑,也引发了更多谜团。至今,科学家们仍然不清楚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导致了南极气温骤降,变成今天冰天雪地的样子。
发现南极青蛙化石的古生物学家摩尔斯博士表示:“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在这只青蛙生存的年代)当时究竟有多冷?在冰层开始形成的时候,当时的大陆上还有哪些生物?’”
“这只青蛙是当时气候的另一个指标,显示至少当时的西摩岛,仍是一个适合外温动物,如:蜥蜴或是两栖类生存的地方。”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