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基金_行者物语
您现在的位置:行者物语 > 语燃助学基金 > 助学新闻 > 正文
搜索

民间公益组织贴钱为香港跨境学童补课

|2013-4-7 11:42|来源:中国社工时报|1390人参与|0条评论

民间公益组织贴钱为香港跨境学童补课

 

       港府对跨境家庭的特别关照

 

  成为一个香港人意味着什么?从小学到高中12年国际化的免费教育?146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或落地签待遇?甚至在进口奶粉市场供应不足时的优先购买权?但是,要成为一个新的香港人也意味着:长达十余年饱受歧视的跨境求学、轮候四年才能拿到的赴港定居单程证、语言和文化导致的身份认同焦虑,这些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它们正发生在接近百万人口的跨境家庭身上。

 

  当无数港人开始北上创业,当政府开放了赴港自由行,中国人的字典里突然就多了两个十分标签化的词语:单非、双非。这些成员中至少有一名香港人的家庭,他们在内地与香港不同的社会生态里两地游走,从原先饱受艳羡的对象变成了有苦说不出的边缘人群。当跨境已成为既定事实,旁人是回避,是歧视,是暗笑咎由自取?所幸的是,香港政府和社会并没有 放 弃他们。

 

  政府承诺学位公平统一派发,还给新晋赴港学童提供免费适应课程

 

  王艳冰是NGO组织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成员,也是深圳罗湖区跨境儿童服务中心的主任,与跨境家庭有过多年接触的她,很介意用“单非”、“双非”的字眼对跨境家庭进行标签化。


  “现在父母皆不是港人的港生宝宝已经超过20万,如果以一个家庭单位3人来计算,这个人群已经达到60多万,加上在深圳居住的4万多户父母至少有一方为港人的家庭,跨境家庭人数已经接近100万。这个人群已经不再是被标签化那么简单。”在跨境家庭中,王艳冰觉得最困扰他们的问题始终是子女的教育,“港生身份令这些孩子难以在内地接受义务教育,而赴香港求学,则无疑踏上漫长而又艰辛的跨境路。”

 

  近年来随着自由行开放后大量的港生宝宝到了求学适龄年纪,2012-2013学年,香港10个校网的小一派位面临学额不足的压力,其中与深圳陆路直接接壤的北区最为严重。当时不少本地家长向港府提出建议,优先派位给香港本地学童,但香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在接受采访时则明确表示:只要有“香港出世纸”,就说明是香港人,就应该享受和香港本地小孩一样的权利。吴克俭透露,去年全区约有150名北区学童被派到大埔区,今年预计可能有300名,当局正希望通过增加每班收生人数、增加每级班数,以及利用空置校舍增建课室等缓解跨境学童求学压力。

 

  不过最近教育局打算采纳的新建议又在跨境家庭中引发轩然大波。吴克俭在今年2月表示,如何更好处理跨境学童的求学问题,其中一个建议就是让当局考虑特别设立给跨境儿童的校网安排,有跨境儿童的家长提出担忧:宝宝从小就过去香港求学,就是想早点融入当地社会,如果分成一个特别跨境学童校网,会不会该校网的学校招收的都是跨境学童,如果这样,岂不是违背了我们让孩子早点融入香港社会的初衷?

 

  其实,除了在学位上保证无歧视的统一派位,香港政府也在帮助跨境学童融入当地社会上花了不少心思。香港教育局在2009年9月正式推行“全日制启动课程”,通过每年在3月和9月开设为期6个月的小班,为刚抵港的儿童在入读常规学校之前,免费提供英语、中文、学习技巧、个人发展以及社会适应、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南都记者致电教育局了解到,这个启动课程面向所有6岁以上的新来港儿童,无论父母是否香港人都有同等条件申请。

 

  此外,香港政府还会对录取新来港儿童的公营学校及直资学校提供“校本支援计划津贴”,为新来港儿童在其直接就读的小学、中学开办支援课程,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本地教育制度。2012至2013学年,香港政府调整该计划津贴额,将每名小学生的津贴额由港币3046元上调至3159元,中学生则由4515元上调至4682元。居住在深圳福民新村的宾先生向记者描述了这一计划的面貌:儿子去年就读于上水一间小学的一年级,头半年时间,学校就用这笔津贴安排老师在每天早晨或下午免费给孩子补习英语、数学,还带着免费去了一趟海洋公园和迪士尼乐园。

 

  社会组织贴钱帮跨境学童补课、游迪士尼乐园、模拟选举助其熟悉香港社会

 

  在备受跨境家庭关注的子女求学问题上,除了香港政府,香港民间同样也有不少非盈利的社会组织将触角伸到这部分人群。在深圳南山侨香路从事广告行业的何女士最近有点着急,家里的港生宝宝快3岁了,已经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由于香港与内地的学制不同,什么时候申请、什么时候面试她都是一头雾水。但最近她的焦虑多少得到了缓解,因为设于深圳罗湖区的跨境儿童服务中心专门给有适龄儿童的家长开了一场香港求学讲座,来自香港的教育专家详细给他们介绍了香港的教育制度,还现场派发了香港北区的幼儿园单张,今年9月,在罗湖地铁站的首层大厅,集结了香港众多幼儿园和小学参展的第八届教育展也给她发了邀请函。

 

  提到这个罗湖区跨境儿童服务中心,2012年正式开业时可谓秒杀了深港两地媒体的不少版面。

 

  来自N G O组织———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的团队,在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提供670万港币的支持下,于跨境家庭聚集的深圳,正式开展为期三年的“蜕变新力量———跨境家庭共建香江计划”,旨在为有需要的跨境学童及家庭提供多元化服务。

 

  据该中心主任王艳冰介绍,短短一年多时间,由15人组成的团队服务跨境家庭人次已经超过3万人。历来,香港政府就有“福利不过境”的规定,如果说罗湖这家跨境儿童服务中心多少还偏向于社会自发帮扶的性质,那么早年不动声色于深圳福田汇港名苑开设的“跨境家庭福田服务站”则直接由香港民政事务总署赞助。

 

  这些服务中心存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跨境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3月28日,记者来到位于罗湖的跨境儿童服务中心,下午4点多陆续从文锦渡、罗湖口岸过来的跨境学童纷纷涌入中心的小教室,早已准备妥当的香港老师又开始了对他们一天功课的补习,服务中心瞬间从中午的冷清变成了热闹的香港课堂。

 

  王艳冰笑称,他们是跨境团队服务跨境家庭,目前罗湖跨境儿童服务中心的核心团队都来自香港,“每天大家都要7点多就在口岸集合统一过境到深圳,而晚上如果补习的功课比较多,则又要等到7点多再过境回香港。一周只周一休息一天。”据了解,该服务中 心 开 设 的课后辅导班通常分为春季、暑期、秋季三期,“以一个学童一年时间内每天都来中心接受辅导,他一年交纳的辅导费只需600多元。这部分费用我们全部用来支付每天从香港跨境过来的导师薪酬,而中心还需要再拿出一部分资金来资助这个课程。”

 

  在跨境学童的帮扶上,除了提供课业辅导,服务中心还成立学童教育及成长发展小组,帮助这些孩子早日适应香港社会。

 

  今年上半年,罗湖服务中心组织的一次“30元游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活动让不少家长都大吃一惊。“那天放出申请消息,大家都不相信,30元包门票、来回大巴和午餐,什么本都亏了啊。”

 

  其实,类似的活动这些跨境服务中心一直在做,比如举行“特首选举模拟”,让小孩熟悉香港政治制度;定期组织跨境家庭赴香港景区、高校、社区、政府机构参观,熟悉香港社会环境等。不过作为非盈利的机构,王艳冰也有自己的担忧,“我们帮扶跨境家庭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在做,现在是分别有香港赛马会、罗湖区政府和香港民政事务署的资金支持,如果这个项目到期,而我们又没办法筹措到新的资助计划的话,可能这方面服务就会被迫撤走,但跨境家庭这个群体的关注却是不容刻缓的。”

 

  社工常驻深圳免费调解家庭矛盾,港府与民间机构合作打造家庭互助网络

 

  王艳冰的担忧其实有迹可循,从罗湖跨境服务中心试运营到现在,他们接触到的跨境家庭困境远远不只孩子求学这么简单。

 

  马嘉敏是跨境及国际个案工作服务的社会工作员,这几年她作为社工接触到的跨境家庭个案,让她对这部分人群有了非常真实的感触。

 

  “跨境家庭通常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夫妻一方是港人,另一方为内地人,这种搭配形式最常见的则是老夫少妻,丈夫在香港工作,妻子和孩子在深圳生活,家庭长期缺乏沟通,而又面临孩子求学等多方面的矛盾,很容易产生非常严重的家庭问题,加上妻子后期如果移居香港,也会在生存上面临很大挑战。另一大类则是夫妻双方皆不是港人,他们对待香港社会的态度则更加微妙,很容易会有一种担心受香港社会不公正对待的心理,因为孩子是港人身份,对今后的家庭走向也十分担忧。”

 

  如何为这些跨境家庭营造一种对香港的归属感,也是这些社会服务机构乃至香港政府需要思考的命题。

 

  在罗湖跨境儿童服务中心,像马嘉敏这样专业出身的社工共有三位,他们都来自香港,长期驻扎在深圳,每天也像跨境学童一样在深港两地来回穿梭,免费向跨境家庭提供个案辅导。

 

  除了极少数时候是有矛盾的家庭主动找到社工,其他情况下还得有赖于社工的洞察力,“我们每天都会观察来上辅导课的孩子,利用孩子来发现家庭事件。有一次有一个小孩在做功课途中突然嚎啕大哭,之后才发现原来他的家庭有很严重的矛盾。”通常情况下,一个社工在香港一般需要同时跟进60多个个案,但因为跨境家庭的问题更为复杂,驻深的三位社工一般都不会让自己手上的个案超过30个。“我在深圳最长的一个个案,大概跟了一年多,到现在也在持续跟进。”

 

  除了对跨境家庭实行个案辅导,香港社会也在如何让新移民在港更好的生活上煞费苦心。香港社会福利署旗下的61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以及非政府机构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和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会不时举办专为帮助新来港人士适应新环境的小组及活动,以香港国际服务社为例,其就分别在罗湖、福田和上水的三家服务中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帮助准备移居香港的内地人学习英语、繁体字、电脑,为他们来港寻求工作提供更多便利。此外,从2011年4月开始,香港民政事务署就陆续在观塘、深水埗、黄大仙、葵青、元朗及离岛与地方团体和非政府机构合作,推行以“地区为本的融入社区计划”,帮助新来港人士尽早融入社区。

 

  王艳冰认为,帮助跨境家庭对香港社会产生归属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能够建构一个“家庭互助小组”网络。“我们的服务虽然对跨境家庭的影响不是很大,但3万多在这里接受服务的人群,无论是他们的孩子,还是他们自身日后移居香港,他们都可以在这里认识第一帮朋友,初到香港能互相有支撑,更有信心去面对生活将给他们的挑战与困境。”

 

  秘游香港之动漫玩具游

 

  香港动漫玩具王在此

 

  “超人玩具”在香港动漫界是个神话,不仅仅是它的老板“超人黄”用8万元起家,做到如今2000万的营业额,而更在于它是全港最大规模日本玩具专门店超人玩具店,这个面积1200呎的店铺,每月光是租金就要十多万元。

 

  1992年时是“超人”最火爆的年代,每个星期都会有不同的超人玩具出现,这就是店名的由来。现在店面最有气势的就是一整面的玻璃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动漫玩具:哆啦A梦和史迪奇站在一起,万圣节骷髅杰克身边竟然是异形雕塑,电影里的各种经典形象也齐全,印第安纳琼斯、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超人……所有的英雄们都到齐了,简直就是一场动漫界的嘉年华,所以他们家的橱窗时常站满了人,密度如此高的“玩具展”的确很少见。

 

  超人玩具每个星期都从日本入货,基本上日本每周最新推出的动漫玩具这里都会有,算起来平均每周有100多箱的玩具到达店里。不过这也造成了店铺的困扰,越来越多的玩具堆积在店内,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是个不小的压力。

 

  除了日本的动漫玩具,其实这里也囊括了世界各地比较有代表性有口碑的动漫玩具。除此之外,超人玩具还有一个别的店铺很难达到的优势,就是玩具可以订购,普通玩具的预订周期一般是一星期。超人玩具能够留住很多粉丝的另一个原因是多年来一直在尽量保持价格的公道,据香港漫友介绍尤其是有些在外面价格炒得过高的玩具,在超人玩具一般都会保持相对合理的价格,因为走货量大,而且老板注意观察流行趋势,对市场判断准确,所以不会有太过虚高的价格。

 

       责任编辑:语燃

  • 标签: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打印】【繁体】【关闭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390人参与,已有0条评论
    验证问答 换一个 验证码 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行者物语立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