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有一种阅读叫严肃

2013-8-17 23:43 参与:1116 评论: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繁体

有一种阅读叫严肃

 

  站在书架前,目光拂过排排书脊,不由恍惚,因为那些书名的背后,是我的精神成长史和逝去的青春岁月。


  买书,大概是从大学时候开始的吧。一个月20块钱的生活费,所以买起来很仔细,《朦胧诗选》、《围城》、《悲剧的诞生》……都是特别喜欢、准备看无数次的书。犹记当年躺在上铺翻到手酸的《四世同堂》,似乎是同寝室的爱凤从图书馆借来的,因为总也轮不到她看,几次威胁要拿这本砖头厚的书砸人。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都很通俗,这让我勇气倍增,居然去买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发现碰上了坚硬的金刚石——所有的字都认识,可他到底在说的是什么呢?临毕业时候去校医院看牙,等待叫号时似乎从那些佶屈聱牙的字眼后、行缝里看出了一些意思,也许那只是错觉?最近才看到有人说,看书是需要背景的,如果你不具备相应的基础,就无法看懂特定的著作。


  真正撒开来买书,是工作之后了,有几年工资比物价涨得快。《艺术哲学》、《莎士比亚全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次浪潮》;《红楼梦》、《白鹿原》、《史记》、《儿子与情人》、《梁实秋散文》……基本可分为哲学历史和文学两类。那是一段读书入迷的岁月,特别是金庸的武侠小说,数次看到东方之既白,知道了什么叫废寝。


  再后添置的书就比较实用功利了,词典、桥牌书、医术、菜谱。


  一本本的书,有的读着费劲,有的读着愉悦,有的半途而废。语词进入眼睛,如泥牛入海,精髓化作了“三观”,影响到一辈子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


  反思起来,我的读书带有严重的时代印痕——随潮流和推荐而动(好在早年受到推荐的基本是好书),知识体系不完整;偏重于西方文史哲,而中国古代经典留下了很多漏洞,以至于今天仍将教材书《古代汉语》和《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珍而重之地留在书架上,因为里面的篇章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可惜我却没能溯流而上,窥其全貌。再如一直觉得逻辑是自己的弱项,却没能补课。


  最近几年,由于工作的缘故,每日大量浏览书刊杂志和网页,业余时间也看网络小说消遣,更多的是在消费信息引发的各种情绪,自我几乎被信息之海淹没,精神如无舵之舟。生命如此短暂,而我们却在浪费时间,摄取没有意义的信息。


  对于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简洁清晰: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


  但我总觉得,在广义的阅读之上,还是有一种更高的阅读存在。这种阅读不是用碎片化的信息填充时间的缝隙,也不是为了考试升职过日子,而是进入伟大者用深邃文字构建的另一个空间和世界,引领心灵超脱琐屑现实利益的拨弄,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精神变得广阔、丰赡、深刻,无视脚下的磕绊和陷阱,从容淡定地行走此生,充满人的尊严。


  所以作家冯唐说:一年至少要读4本严肃书籍。严肃书籍的定义是,通常在机场是买不到的,不是近5年出的,不是你看了能不犯困的。


  读书是一生的事。让我们沉下心来,检点亘古以来人类留下的经典书籍,一点点地品味分享前人积淀的大悲欢、大智慧,体会先人的人格境界,完善并拯救自我,给生活增加情趣,给生命增加密度,让心灵自由、平和、谦卑。

[责任编辑:语燃]
收藏|分享 分享到:



最新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