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哺乳纲 > 马麝

马麝

时间:2013-10-11 16:03|查看:1614|评论:0|字体: 繁体

马麝

 

马麝

 

马麝,又称西麝、高山麝。藏名译音为“拉瓦”,在门巴语中又称獐子、黄獐子、拉嘎儿。马麝现属于中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这个物种有时被认为是一个物种,但联合国环境署的资料中,视马麝为喜马拉雅麝的同种异名,也有资料将其归为亚种。体长约为88~92厘米。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北部的高原、西藏地区及其他高山区域。体形比原麝稍大,马麝性胆怯且孤独,它们既吃木本植物树叶、嫩枝、花蕾,也吃多种草本植物和苔藓,偶尔也食一些菌类。

 

生态环境

 

干旱灌丛草原区一直到湿润森林地区都有马麝的分布,其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000 - 5200米,常活动在高山针叶林,灌丛与多裸石的碎石山坡中。喜欢伏卧在陡峭的石崖下和大树下。目前适栖范围内平均密度约每平方公里1.03只,最高可达每平方公里8-10只。

 

外形特征

 

体形比原麝稍大,体长约为88 - 92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8-15千克,是最大的一种麝。背部为浅黄褐色,全身棕黄褐色或沙黄淡褐色,有与林麝类似的颈纹,但不明显。个体大小似成体山羊,头形狭长,吻端尖,耳朵直竖。往往以跳跃方式行进。雌、雄均没有角,没有眶下腺、跗腺。耳狭长,约12厘米左右,雌麝较长。雄体的上犬齿特别发达,呈獠牙向下伸出唇外,且略向右弯,长约5至5.5厘米;雌体的上犬齿不呈獠牙。尾长约5至6厘米,大部裸露,其上布满油脂腺体,仅尾尖有一丛稀疏毛存在。仅雄性体腹后部有香腺,生产麝香。乳头一对。体毛长约5至6厘米,粗而髓质发达,脆而易断呈波浪式弯曲,尖端狭窄,毛基部乳灰色,向上渐转为淡褐,接近尖部处有橙色或黄色环,尖部褐色。体侧沙黄褐色,臀部色稍暗,腹部、腋下的毛呈淡黄色,细而长,较躯干部毛柔韧。颈背中央有一条纵行暗褐色斑纹,上有数个土黄色毛丛。四肢前面呈较淡的污黄灰色,后面较深呈棕黄至浓褐色。由于栖息环境及地理区域不同,西藏的马麝在西南部多活动在裸石、矮灌区体色较淡,而东南部靠近林区的体色较深。

 

分布范围

 

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北部的高原、西藏地区及其他高山区域。

 

马麝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青海天峻、共和、门源、祁连、班玛、玛沁、湟源、芒崖、格尔木、都兰、德令哈、贵德、兴海、同德、贵南、尖扎、西宁、平安、乐都、曲麻莱、囊谦,甘肃临夏、临潭、舟曲、迭部、卓尼、碌曲、玛曲、夏河、张掖、武威、民乐、肃南、阿克塞、天祝、康乐、兰州,四川北川、平武、宝兴、会东、木里、康定、马尔康、小金、汶川、德格、若尔盖、理县、安县,西藏亚东、拉萨、鹿马岭、三安曲岭、旁多、曲水、萨迦、羊卓雍错、林芝、类乌齐、芒康、昂仁、彭波、巴青、察雅、江达、日喀则、山南、那曲、昌都、拉萨,宁夏贺兰山,陕西眉县和云南德钦、贡山、丽江、维西、中甸、腾冲等地。

 

栖息在高山草甸的马麝

 

栖息在高山草甸的马麝

 

生活习性

 

马麝性胆怯且孤独,恐惧感比林麝更严重,除发情交配季节外,多单独活动于僻静的环境中,选择较隐蔽的地方休息。全天活动时间多在清晨日出前1个小时至出日后3个多小时,下午日落前3个多小时至日落后约1个小时。活动范围约1500~3000平方米,即使遇到惊吓逃到较远的地方,过后它仍返回到原有的活动区域。活动有固定的路线,行动轻盈且敏捷。无外界干扰时边走边采食,行动也较缓慢。它们既吃木本植物树叶、嫩枝、花蕾,也吃多种草本植物和苔藓,偶尔也食一些菌类。特别是在枯草季,每天傍晚要到溪边或有淡水的地方饮水。卧迹多见于比较隐蔽浓密的灌木丛内和突出的崖石下。

 

麝栖居于山林。多在拂晓或黄昏后活动,听觉、嗅觉均发达。白昼静卧灌丛下或僻静阴暗处。食量小,吃菊科、蔷薇科植物的嫩枝叶、地衣、苔藓等,特别喜食松或杉树上的松萝。营独居生活,颇警觉。行动敏捷,喜攀登悬崖,常居高以避敌害。

 

喜跳跃,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雄麝利用发达的尾腺将分泌物涂抹在树桩、岩石上标记领域。在领域内活动常循一定路线,卧处和便溺均有固定场所。栖息在某一领域的麝不肯轻易离开,即使被迫逃走,也往往重返故地。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迁徙约两个月,然后重返旧巢。

 

栖息在高山草甸、裸岩山地、靠山脊灌丛或草丛等地。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活动、排便及栖息地都有固定的路线与场所,有“舍命不舍山”之说。国内有养殖,寿命12~15年。

 

生长繁殖

 

每年秋末至木本植物落叶之前,马麝进入交配期。有时雄麝之间为争偶而发生激烈殴斗,相互以獠牙刺伤对方。在殴斗期间,往往也是最容易被猎捕的季节。雌麝于5至6月产子,每胎1至2子,偶有3子,但成活的也多为1至2子。幼麝2至3岁就性成熟。

 

雄麝性成熟后,麝香腺囊饱满,囊内贮存有分泌的麝香,柔软且带有光泽,表面油浸黑褐色,内面棕褐色或黄褐色,干燥后变成粒状或粉末状,有浓郁的特殊香味,为名贵中药材。性成熟后的雄麝在发情交配期,常在活动区域内的树干和小树枝上不断擦尾,将尾脂腺的分泌物留在其上。

 

马麝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发情交配,雄兽之间常用獠牙进行争斗。雌兽于5~6月在浓密的灌丛中生产,每胎产1~2仔,偶尔为3仔。冬季发情交配,怀孕期半年。幼麝 1.5岁即达性成熟。

 

种群现状

 

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马麝的资源量同其它麝种一样日益下降。加之麝香的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其在中药业和化妆品工业中的重要作用,人为的过量捕捉和偷猎、滥猎,使得我国所有各麝种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与60年代相比,数量减少了95%,且减少的趋势还在发展。

 

麝香在香料工业和医药工业中也有着传统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四大动物香料(麝香、灵猫香、河狸香、龙涎香)之首,香味浓厚,浓郁芳馥,经久不散。我国生产的麝香不仅质量居世界之首,产量也占世界的70%以上。然而,由于世世代代都在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尤其是北方原麝,已经在新疆、河北等地消失,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有绝灭的危险。

 

由于各种麝类动物已经成为濒危物种,中国将它们均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升格为一级保护动物。目前我国麝类动物资源的总蕴藏量估计约有60万头,仅为50年代的五分之一,其中林麝最多,以下依次为原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

 

致危因素:因为贸易被捕猎,栖息地破坏

 

物种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渐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