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瘤鸭

瘤鸭

时间:2013-10-19 08:01|查看:893|评论:0|字体: 繁体

瘤鸭

 

瘤鸭

 

瘤鸭(学名:Sarkidiornis melanotos)为鸭科瘤鸭属的鸟类。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南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等地,多生活于森林附近的湖沼以及河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上嘴基部具膨大黑色肉质瘤。头顶黑色,至颈成纵纹延至后颈,具紫色金属光泽,头与颈余部白色并杂以具金属闪光的黑斑。上体除下背灰色外,均具紫蓝色金属光泽;下体白色。雌鸟上体缺乏金属光泽;下体具褐斑;嘴无肉质瘤。栖于森林间的湖沼,不进密林或开阔平原。以植物动物为食。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瘤鸭体重:雄性1300-2600g,雌性1230-2325g;体长480-600cm;嘴峰:雄性52-58mm,雌性48-52mm;翅:雄性320-345mm,雌性280-290mm;尾:雄性126-145mm;雌性58-64mm。

 

雄鸭上嘴基部具一膨大的肉质瘤,头、颈白色,缀有带紫色金属光泽的黑色斑点,尤以头顶至后颈较为密集,形成一条黑色而闪紫色金属光泽的纵带。上体除下背灰色和近尾上覆羽处具黑色纵纹外,余部及两翅均黑色,并具蓝紫色光泽;次级飞羽具蓝绿色光泽,肩羽微具棕色光泽,尾羽深褐色,尾上覆羽黑褐色,微具蓝绿色光泽。下颈及下体白色,两胁白色而缀有淡灰色,胸部羽端灰黑色,形成不连续的鳞状细斑;下颈基部两侧有一黑色领环。尾下覆羽白色,两侧前端各有一条从腰部延伸下来的黑色横带。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形较雄鸟小,上体缺少金属光泽,下体具褐色小斑,上胸和近尾下覆羽部两侧无黑带,上嘴基部亦无肉瘤。幼鸟头顶和上体黑褐色,头余部、颈和下体皮黄褐色,具黑色贯眼纹。虹膜雄鸭为深红色,雌鸭黑色,嘴黑色,跗蹠铅色。

 

瘤鸭分布范围

 

瘤鸭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生活习性

 

栖息于林木稀疏的开阔森林和森林附近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常成数十只的大群活动,非繁殖季节亦集成上百只的大群。善游泳,游泳轻快而敏捷,尾抬得较高。亦善潜水。在地上行走和奔跑亦很好。飞行有力而快。亦善树栖。

 

主要在白天觅食。于水边草地上或水边浅水处边游泳边觅食。食物主要为青草、草叶、稻谷、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也吃蠕虫、水生昆虫、昆虫幼虫以及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动物性食物。

 

瘤鸭

 

瘤鸭

 

生长繁殖

 

营巢于紧靠水边的老龄树上的天然树洞中或大树枝杈间,也利用其他大型鸟类在树上废弃的旧巢,有时也在孤立建筑物的墙洞中营巢,在无树的也筑巢在石隙间和高草丛中。繁殖期主要随雨季而变化,在东南亚地区繁殖期通常在6-9月,强壮有力的雄鸟有时占有两个以上的雌鸟。每窝产卵8-12枚,卵白色或淡黄白色,大小为56-67mm×42-45mm。雌鸟孵卵,孵化期30天。

 

亚种分化(2种)

 

1.Sarkidiornis melanotos melanotos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和马达加斯加南部,热带亚洲,从巴基斯坦通过印度次大陆到中国南端。

 

2.Sarkidiornis melanotos sylvicola分布于热带南美洲,从哥伦比亚到阿根廷北部。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