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生态名词 > 侏罗纪

侏罗纪

2013-10-21 08:16|查看:3949|评论:0|字体: 繁体

侏罗纪时期大陆板块

 

侏罗纪时期大陆板块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白垩纪之间,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侏罗纪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侏罗纪前期,因为经历了三叠纪大灭绝,所以各种动植物都非常稀少(属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但其中恐龙总目一枝独秀,伺机称霸陆地。侏罗纪中晚期以后,恐龙成为地球上最繁荣昌盛的优势物种,此后会统治地球1.5亿年,直到白垩纪大灭绝为止。

 

语源

 

侏罗纪是由亚历山大·布隆尼亚尔命名,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侏罗山有很多大规模的海相石灰岩露头。

 

中文名称源自旧时日本人使用日语汉字音读的音译名“侏罗纪”(音读:シュラキ,罗马字:shuraki)。

 

侏罗纪亚层

 

侏罗纪由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世,在欧洲又名里阿斯世、道格世、麻姆世:

 

晚侏罗世,麻姆世(Malm)

 

提通期(Tithonian): 150.8 ± 4.0 – 145.5 ± 4.0 百万年

 

启莫里期(Kimmeridgean): 155.7 ± 4.0 – 150.8 ± 4.0 百万年

 

牛津期(Oxfordian): 161.2 ± 4.0 – 155.7 ± 4.0 百万年

 

中侏罗期,道格世(Dogger)

 

卡洛维期(Callovian): 164.7 ± 4.0 – 161.2 ± 4.0 百万年

 

巴通期(Bathonian): 167.7 ± 3.5 – 164.7 ± 4.0 百万年

 

巴柔期(Bajocian): 171.6 ± 3.0 – 167.7 ± 3.5 百万年

 

阿连期(Aalenian): 175.6 ± 2.0 – 171.6 ± 3.0 百万年

 

早侏罗世,里阿斯世(Lias)

 

托阿尔期(Toarcian): 183.0 ± 1.5 – 175.6 ± 2.0 百万年

 

普连斯巴奇期(Pliensbachian): 189.6 ± 1.5 – 183.0 ± 1.5 百万年

 

锡内穆期(Sinemurian): 196.5 ± 1.0 – 189.6 ± 1.5 百万年

 

海塔其期(Hettangian): 199.6 ± 0.6 – 196.5 ± 1.0 百万年

 

侏罗纪的石灰岩与泥灰岩-以色列南部的Matmor组地层

 

侏罗纪的石灰岩与泥灰岩-以色列南部的Matmor组地层。

 

地理

 

罗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3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7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摄氏3°。

 

侏罗纪早期,盘古大陆分裂为两块:北方的劳亚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墨西哥湾出现,位于北美洲与犹加敦半岛之间。刚开始的北大西洋比较窄。而南大西洋要到白垩纪时,冈瓦那大陆分裂,才开始出现。特提斯洋开始闭合,地中海出现。这个纪的气候比较暖和,没有冰川的遗迹。如同三叠纪,南北极地区没有陆地,也没有冰帽的证据。

 

西欧海岸发现了许多侏罗纪的海洋生物,显示这地区当时是热带的浅海地区。著名的地点包含英国南部的侏罗纪海岸,以及德国的晚三叠纪候斯玛登与索伦霍芬地层。北美洲的侏罗纪地层较少露头,因此较少被发现。在侏罗纪晚期,森丹斯海(陆缘海)在美国北部与加拿大留下许多海相沉积层。这个时期的北美洲地层大多为陆相沉积层,例如莫里逊组。

 

侏罗纪的海洋富含钙,在非生物性碳酸钙沈淀物中,主要的成分是镁离子低的钙。各地常见碳酸岩与钙质鲕石、钙质胶结物,无脊椎动物常具有钙质外壳。

 

在侏罗纪中期,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形成(内华达造山运动),是已知最早的侏罗纪大型岩基。侏罗纪的重要露头分布于以下地区:俄罗斯、印度、南美、日本、澳大拉西亚、以及英国。

 

欧洲的欧罗巴龙。大型恐龙成为侏罗纪的优势动物

 

欧洲的欧罗巴龙。大型恐龙成为侏罗纪的优势动物。

 

动物群

 

陆地

 

腹足纲与双壳纲壳菜蛤科化石,发现于以色列南部的侏罗纪石灰岩层

 

腹足纲与双壳纲壳菜蛤科化石,发现于以色列南部的侏罗纪石灰岩层。

 

早期

 

恐龙刚刚崛起,板龙、莱森龙等中型蜥脚亚目开始兴盛,其主要对手有兽脚亚目的南十字龙和双冠龙。鸟臀目恐龙还未真正发展起来。

 

Gigandipus,是一个发现于犹他州西南部蒙纳夫组(下侏罗纪)的足迹化石

 

Gigandipus,是一个发现于犹他州西南部蒙纳夫组(下侏罗纪)的足迹化石。

 

中晚期

 

恐龙正式开始兴盛和繁衍壮大,成为整个陆地上的优势物种。大型蜥脚下目恐龙大批繁衍包含:圆顶龙、雷龙、迷惑龙、马门溪龙、梁龙、腕龙等,它们以草原上的大型蕨类、大型苏铁为食,或以更长的针叶林为食。

 

大型掠食者包含角鼻龙、斑龙、蛮龙、异特龙。鸟臀目的数量较蜥臀目恐龙少,但剑龙下目与小型鸟脚下目恐龙占据者中到小型的草食性恐龙生态位。

 

第一批有体毛的小型哺乳类于此时出现。但是数量稀少,对爬虫类而言不构成威胁,只能在树洞或者地下以昆虫为食。

 

鱼龙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霍斯马登的里阿斯统板岩

 

鱼龙的化石,发现于德国南部霍斯马登的里阿斯统板岩。

 

海洋

 

侏罗纪的海洋里,鱼类持续繁荣和海生爬行动物逐渐壮大、成为优势物种,此时的海生爬行动物包含:鱼龙目、蛇颈龙目、海生鳄鱼(地蜥鳄科与真蜥鳄科)。

 

在无脊椎动物方面,出现了数种新动物,包含厚壳蛤类(一群可形成暗礁的多样化双壳纲动物)与箭石目。侏罗纪时期的有壳无脊椎动物相当多样,有壳无脊椎动物造成的生物侵蚀增加,尤其是生痕化石。

 

浮游生物的12个演化支中,有4或5个演化支在侏罗纪时期首次出现、或辐射演化。

 

天空

 

翼龙目成为非常见的飞行动物,占据着各种生态位。侏罗纪后期,第一种鸟类出现,它们演化自小型虚骨龙类恐龙,但是并未成为天空的优势物种。

 

针叶树是侏罗纪常见的植物

 

针叶树是侏罗纪常见的植物

 

植物群

 

三叠纪的干旱、大陆型气候,在侏罗纪逐渐消失,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侏罗纪的气候温暖、潮湿,使地表布满大型森林。侏罗纪的裸子植物相当多样化。如同三叠纪,此时期的优势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纲,它们十分多样化,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员。繁盛于侏罗纪,并存活至今的松柏纲包含:南洋杉科、三尖杉科、松科、罗汉松科、红豆杉科、杉科。已灭绝的松柏纲则包含:低纬度的优势植物掌鳞杉科、以及灌木大小的本内苏铁目。苏铁也相当常见,银杏与树蕨常出现在森林中。较小型蕨类,可能是优势低矮植物。Caytoniacea是群灌木至小型数木大小的植物,是这个时期的另一群重要植物。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类似银杏的植物特别普遍。在南半球,罗汉松则是常见的植物,银杏与线银杏目较为少见在海洋中,红藻开始出现。

 

生物概况

 

侏罗纪——恐龙时代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各类恐龙济济一堂,构成一幅千姿百态的龙的世界。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陆地上的生物

 

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但晚期,巨大的蜥脚类恐龙占了优势。这些动物可以同时吃到高与低处的植物;龙脚类主要靠吞下的石头来磨碎食物。

 

大型的兽脚类猎食草食性动物;而小型的兽脚类,如腔骨龙类和细颚龙类等则追捕小型猎物,也可能以腐肉为食。

 

昆虫

 

侏罗纪的昆虫更加多样化,大约有一千种以上的昆虫生活在森林中及湖泊、沼泽附近。除原已出现的蟑螂、蜻蜓类、甲虫类外,还有蛴螬类、树虱类、蝇类和蛀虫类。这些昆虫绝大多数都延续生存到现代。

 

植物

 

智利松的近亲-针叶林,突出于树蕨、棕榈状拟苏铁类和苏铁类所组成的大层林。地面上长满了蕨类和木贼所构成的浓密植被。

 

在侏罗纪的植物群落中,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松柏类和银杏类。极其繁盛。,蕨类植物中的木贼类、真蕨类和密集的松、柏与银杏和乔木羊齿类共同组成茂盛的森林,草本羊齿类和其它草类则遍布低处,覆掩地面。在比较干燥的地带,生长着苏铁类和羊齿类,形成广阔常绿的原野。侏罗纪之前,地球上的植物分区比较明显,由于迁移和演变,侏罗纪植物群的面貌在地球各区趋于近似,说明侏罗纪的气候大体上是相近的。

 

空中的生物

 

具有皮质翅膀的翼龙类是空中的优势生物。早期的鸟类也出现、最著名的就是始祖鸟,拥有与小型兽脚类相似的骨骼、牙齿和爪子,但也有长羽毛的翅膀和尾巴,并且能够飞翔。空中生物与地面生物也会产生演化。

 

鸟类

 

鸟类的出现则代表了脊椎动物演化的又一个重要事件。1861年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晚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化石被公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代表;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在辽宁发现的“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化石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研究羽毛的起源、鸟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材料。伴随着鸟类的出现,脊椎动物首次占据了陆、海、空三大生态领域。

 

水中的生物

 

伪龙类和板齿龙类都绝种,但鱼龙存活了下来,生活在浅海中的动物还有一群四肢己演化成鳍形肢的海鳄类和硬骨鱼类。其他的海洋生物还有蛇颈龙和短龙。到了晚期,鱼龙和海鳄类逐渐步向衰亡。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扫描二维码加入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