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生态名词 >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

2013-10-26 05:42|查看:2735|评论:0|字体: 繁体

热岛现象、或称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部份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异常的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由于人造卫星的出现,使人类得以利用人造卫星从高空以红外线拍摄地球。这种拍摄的最初目的,是作气象测量用途,用以分析雨云的构成。可是,后来人类从红外线的影像发现了照片中的城市地区的温度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看起来城市部份就好像在周边地区的一个浮岛。

 

城市与市郊的气温比较

 

城市与市郊的气温比较

 

原因

 

异常的温度上升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大楼和柏油的太阳光的蓄热,城市内部林立的大楼中的空调设备被排出的热空气,树木的减少所产生的城市圆顶效应。由于气温高出,所以会出现突然的降雨。近几年,大楼不断向高空发展,河流沿岸被覆盖,都遮挡著风的流动,加剧了城市内部的高温化。

 

以下是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来自于树木和裸地的减少,降雨渗透地面减少,进而蒸发或蒸散量的减少。

 

来自于大气污染,大气吸收的太阳热的增加。

 

来自于被高反照率的柏油和玻璃幕墙和混凝土覆盖,地表面吸收太阳热的增加。

 

来自于产业活动和汽车,空调设备等的人工废热。

 

来自于建筑物屏风型建筑物,减少风的变化和流动。

 

内陆城市的热岛现象比海岸城市更显著。一般认为海水水温变化少,能够冷却邻近地区的空气。位于内陆盆地内的城市因为大气的不良循环,特别容易受到热岛的影响。

 

对策

 

植树,近几年采用屋顶植树、墙面植树的例子也很多。在京都协议书中也有纪录著绿化屋顶的义务。在许多城市也有自行出资植树的例子。

 

采用没有反射性能素材、如消热效能涂料、这才有效另室外气温降低。(因为如把没有反射性的素材用在屋顶,的确有效另室内气温降底从而可少用空调或把室调调至一个能节电,减少碳排放的水平.)

 

釆用不需额外供水供电的绿化屋顶。(因为如用额外供水, 如没有同时安装有效的食水过滤系统, 就是浪费食水,另额外供电就是增加炭排放.)

 

采用透水性、保水性铺修,利用水份吸收热量。

 

确保风的流通性。减少屏风型建筑,像是使较凉快的空气从水体和郊外向市中心流动。Stuttgart和在柏林的Potzdamer Platz周边的重新开辟都是有名的例子。


洒水。

 

限制飞机、汽车的机器及建筑物的人工排热(如冷气)。

 

分散市区人口至郊区,以减低人工排热。

 

合理地规划城市建设,设置公园绿地或水池湿地,吸收热量降低温度。

 

强盛时期

 

冬季最强,因为冬季时在夏季所留下的热依旧存在(目前所定的解释)。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扫描二维码加入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