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生态名词 >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2013-10-27 15:23|查看:7070|评论:0|字体: 繁体

卫星观测到的厄尔尼诺事件

 

1997年由TOPEX/Poseidon(英语:TOPEX/Poseidon)卫星观测到的厄尔尼诺事件。南美和北美赤道区域海岸外的白色区域暗示暖水汇集。

 

1876-2011间的南方涛动指数的时间序列

 

1876-2011间的南方涛动指数的时间序列。

 

来自NOAA的图片显示了1950-2011期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异常,ENSO时间被用红色和蓝色标出

 

来自NOAA的图片显示了1950-2011期间的全球年平均温度异常,ENSO时间被用红色和蓝色标出。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ENSO),或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准周期(英语:Quasiperiodicity)气候类型,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南方涛动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的变动。这两种变动是相互联系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导致这种变动的机制仍在研究中。

 

这种气候类型变动的极端时期,即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会在世界很多区域引起极端的天气(比如洪水和干旱)。依靠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太平洋沿岸的国家,所受影响最大。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比较流行的称呼常常省略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指“小男孩”,指的是圣子耶稣(英语:Child Jesus),因为南美太平洋的变暖时期通常都在圣诞节附近。

 

名称

 

早期学者以为两现象各自独立,但近年来的研究渐渐阐明其关系、是一体的两面,故以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称之,学界一般通用缩写ENSO。

 

太平洋平时状态: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

 

太平洋平时状态: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

 

厄尔尼诺现象: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而使海洋变暖;注意此时太平洋东西气压亦随之变动,即所谓南方振荡

 

厄尔尼诺现象: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而使海洋变暖;注意此时太平洋东西气压亦随之变动,即所谓南方振荡

 

厄尔尼诺现象

 

东太平洋渔民很早便发现每隔数年,该地的海水就会异常升温,因此沿海一带的渔民以西班牙语“El Niño”(音译:厄尔尼诺,意为“男婴”或“聖嬰”,因为此种气候现象通常于圣诞节前后开始发生)称呼此异常气候。而相反的现象称为“La Niña”意为“女婴”或“圣女(婴)”,或译作“拉尼娜”。

 

海水变暖的范围主要为太平洋东部与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其出现频率并不规则,但平均约每4年发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现象持续期少于五个月,会称为厄尔尼诺情況(condition);如果持续期是五个月或以上,便会称为厄尔尼诺事件(episode)。

 

根据海水变暖的中心区域不同,又将厄尔尼诺分为中太平洋厄尔尼诺Central Pacific (CP) El Niño与东太平洋厄尔尼诺Eastern Pacific (EP) El Niño。

 

南方涛动

 

南方涛动为厄尔尼诺现象在大气的对应关系,不过早期学者并不暸解这点。所谓的“涛动”(oscillation)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处之气压变化,最早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Gilbert Walker)于20世纪初期发现并提出。

 

南方振荡的强度由所谓的“南方涛动指数”(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评估之,也就是选定塔希提与澳大利亚达尔文两地作为东、西太平洋的代表地,指数指出了两地之气压差距。当厄尔尼诺现象时其值为负,意指大溪地(东)气压低于达尔文(西)。

 

成因

 

ENSO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海洋底部的涌升流补充,由于底层海水温度较低,因此使表面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风减弱,甚至变为西风时,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ENSO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与澳洲气压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信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影响

 

ENSO规模显著的年份: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但规模较小的年份:1986-1987、1990-1994、2002-2004、2006-2007、2009-2010。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ENSO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之一,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ENSO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换日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

 

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现象,亦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之一,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美洲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则持续干旱并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

 

同时,ENSO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

 

特别的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当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强大的台风和飓风。例如: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当年就曾出现十个威力达到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在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也出现两个等级最高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琳达和飓风盖勒摩。2002年太平洋飓风季三个等级最高飓风和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四个等级最高的五级台风。以及2009年太平洋飓风季仅次于1997年琳达飓风的:飓风瑞克。

 

ENSO和全球变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厄尔尼诺事件的数目有所增加,而拉尼娜事件的数目却在减少。我们可能还需要观察ENSO更长的时间以发现稳定的变化,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这到底是随机的波动,或是ENSO的正常变化规律,还是由走向全球变暖的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

 

历史数据的研究表明,最近的厄尔尼诺的变化很可能和全球变暖有关。比如,一个最近的研究显示,即使减去十年际变化率的正影响后再看ENSO的趋势,观测数据中的ENSO变率的幅度仍然显示在增加,在过去50年里最大增加了60%。

 

现在还不是很确定ENSO在将来会如何变化,不同的模式得出了不同的预测结果。可能现在观测到的更强更频繁的厄尔尼诺事件只是发生在全球变暖的早期阶段,然后(比如在海洋低层也变暖后),厄尔尼诺将可能变得比现在要弱些。也有可能,影响ENSO的各种因素的最后效果被最终相互抵消。要想更好的预测ENSO的将来变化还需要更多的研究。ENSO被认为是地球气候的一个潜在的临界元素(英语:Tipping point (climatology))(tipping element)。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扫描二维码加入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