蝰蛇科
阿拉伯角蝰 Cerastes gasperetti
蝰蛇科(Viperidae)又名蝮蛇科,是一个分布于全世界的毒蛇科。蝰蛇(Viperinae)和蝮蛇(Crotalinae)是这一科的代表物种,它们体粗尾细,长着三角形的头。毒液中含有血毒素,有些种类另含神经毒素。毒牙较长,能深深刺入猎物体内高效地注入毒液。毒牙与上腭之间有关节,可在口中放倒。蝮蛇有颊窝(红外线感应器官),用以从环境温度中识别猎物的体温。大部分蝰蛇均属于夜行性动物。
蝰蛇和蝮蛇都不长,但不同各类之间体长的差异很大。纳米比亚侏膨蝰(Bitis schneideri)至多28厘米,而南美巨蝮(Lachesis muta)却可达到3.6米。
分类
蝰蛇科包括四个亚科:
白头蝰亚科 (Azemiopinae)
白头蝰亚科(学名:Azemiop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科下只有一种有毒蝰蛇白头蝰(A. fea),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首位发现白头蝰的是一名欧洲探险家李奥拿度·费亚,直至1888年生物学者乔治·亚伯特·布兰洁(George Albert Boulenger)正式将白头蝰属命名为“Azemiops”。白头蝰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它们主要出没于东南亚的一些山脉之中。另外,在中国境内的西藏东南部以及越南均能发现白头蝰。
夜蝰亚科 (Causinae)
夜蝰亚科(学名:Caus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科下主要包括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有毒蝰蛇。夜蝰亚科是为了夜蝰属(Causus)而特别设立的一个亚科,而这些夜蝰是根据它们于鳞片结构、卵生形态、毒素分泌等各方面的独特性,并且有着圆形瞳孔,因而被独立出来的一种原始蝰蛇。目前夜蝰属下共有六个种已被确认。
蝮蛇亚科 (Crotalinae)
蝮亚科(学名Crotalinae)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蝮蛇,其主要特征是在眼与鼻孔之间具颊窝。除少数为卵生外,绝大部分品种为卵胎生。
蝰蛇亚科 (Viperinae)
蝰亚科(学名:Viperinae),也叫真蝰亚科,是蝰蛇科的一个亚科,统称蝰蛇,其主要特征是眼与鼻孔之间不具有颊窝。蝰蛇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包括约12属,66种。大多数都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但极北蝰(Vipera berus)却可能分布在非常靠北的地区,甚至北极圈附近。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