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尾飞蜥
苏丹刺尾蜥
刺尾飞蜥是刺尾蜥属(Uromastyx)动物。它们主要是草食性的,但有时(尤其是幼蜥)也会吃昆虫。它们大部份早上时间都在哂太阳,日间或遇险时会藏匿在地底下。它们喜欢栖息在有遮荫及植物的山区及岩石区。
伊朗王者蜥。
分类
刺尾飞蜥的属名是由古希腊文的“尾巴”及“鞭子”组成,取自因它们的尾巴有厚刺。刺尾飞蜥的物种:
北非王者蜥(U. acanthinura)
埃及刺尾蜥(U. aegyptia)
黑武士王者蜥(U. alfredschmidti)
伊朗王者蜥(U. asmussi)
奔驰王者蜥(U. benti)
苏丹刺尾蜥(U. dispar)
尼日王者蜥(U. geyri]])
印度王者蜥(U. hardwickii)
拉氏王者蜥(U. leptieni)
月弯王者蜥(U. loricata)
索马里王者蜥(U. macfadyeni)
西撒王者蜥(U. occidentalis)
孔雀王者蜥(U. ocellata)
华丽王者蜥(U. ornata)
皇室王者蜥(U. princeps)
安曼王者蜥(U. thomasi)
U. yemenensis
特征
刺尾飞蜥长10-36吋。幼蜥或婴儿一般不长于3-4吋。它们会按照温度而变色,冬天的颜色较沉及深,温暖季节的则较浅色。色素越深可以帮助它们在哂太阳后才会出现。
刺尾飞蜥的尾巴肌肉发达及强壮,并可以高速摇向掠食者,它们同时会嘶叫及张开口。它们会睡在巢内,尾巴放在巢的入口处,藉以阻止入侵者。
分布
刺尾飞蜥分布在北非、中东,经中南亚洲至印度。分布地横跨5000里及30个国家。它们出没在海平面至海拔3000呎以上。当地人会将它们作为食物。它们倾向在表面温度超过120℉的地方哂太阳。
繁殖
雌性刺尾飞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蛋,每次生5-40只,视乎年龄及物种而定。交配后约30日就可以生蛋,孵化期为70-80日。雏生的重4-6克及长约2吋(不包括尾巴)。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星期内它们会生长得很快。在阿尔及尼亚的一项研究发现,摩洛哥王者蜥每年会长2吋,一直到8-9岁才会停止。
野生的雌性刺尾飞蜥比雄性细小及色彩单调。例如雌性马利王者蜥一般呈浅黄褐色,背上有黑色的斑点;大部份雄蜥则呈鲜黄色,有黑色的斑纹。雌蜥的爪也较短。饲养下的雌性马利王者蜥会模仿雄蜥的颜色,故此很难分辨雌雄。
营养
刺尾飞蜥会在吞下的蔬菜中吸收所需的水份,很少会见到它们喝水。它们所身处的环境必须是低湿度的,否则会造成呼吸系统问题。饲养下的刺尾飞蜥主要是草食性的,食物包括欧洲菊苣、蒲公英嫩叶、白菜及莴苣菜。一些莴苣菜差不多完全没有营养价值,但却可以作为水源。它们也会吃除刺的仙人掌,尤其是当它们需要水份时。它们的食物需要混和钙质及添加剂来防止健康问题。菠菜等内含草酸盐,会妨碍钙质进入血管。喂饲昆虫给它们亦应避免,因它们很难消化昆虫蛋白质,影响健康。但一些养殖者仍然会在其食物中加入少于10%的昆虫。较理想的做法是每天喂饲植物,每月或每两个月才喂饲昆虫。
饲养
传统上饲养的刺尾飞蜥生存率很低,这是因缺乏其食性及环境的知识所致。马利王者蜥很易适应饲养的环境,故最理想作为宠物。另一种则是适合饲养及色彩鲜艳的有华丽王者蜥(U. ocellata ornata)。在食物及营养须平衡人工UVB或UVA及维生素添加剂。它们需要很大的空间生活,笼子也要保持温暖及提供紫外光。虽然它们要在高温下哂太阳,但笼内仍需要有低温区让它们降温。冬天的降温期可以带动它们于春天的繁殖反应。短暂降低代谢率也可增加它们的寿命。
刺尾飞蜥是挖穴生活,故底层须有足够深度供挖穴,或是有构筑物藏匿。野外刺尾飞蜥的巢穴可以长达10呎。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