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随笔漫谈:莫斯科的街头艺人

2012-4-20 10:35 参与:1671 评论:0 来源:新华网 繁体

  阿尔巴特大街是莫斯科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现在的阿尔巴特大街两侧,纪念品商店、咖啡馆和小酒吧林立,姿态各异的街头艺人也成为阿尔巴特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阿尔巴特大街是一条长约1.25公里的商业步行街,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在莫斯科旅游的外国游客一般都要来这条老街上转转,阿尔巴特大街可以说是莫斯科街头艺人最集中的地方。

 

  在阿尔巴特大街东侧,聚集了很多看起来比较专业的画家。他们像是开小型画展一样,把自己的画作大大方方地支在街道中央,看到像是游客的人就热情地招揽生意。这些画家收费也不贵,一张画几百个卢布,半个小时就画好了。

 

  大街中段和西侧的画家则更像是业余的。他们的摊子紧挨街道两边,画好的作品挂在大铁门的栅栏上。这些画作在色彩、构图等方面比起那些较专业的作品来逊色了许多。

 

  这些业余画家有的看起来年龄不小了,五六十岁的样子。他们或者站着,或者坐在小马扎上,一般不主动招揽客人,静静地等着顾客光临。

 

  阿尔巴特大街上另外一种常见的艺人就是音乐演奏者。他们用大提琴、电吉他以及各种奇形怪状的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

 

  谢尔盖·萨托夫就是一个使用“奇怪的弹拨乐器”演奏的街头艺人。他戴着宽沿帽,灰白的头发留到脖颈,颇有艺术家风范。他怀里抱的乐器,面板有点像吉他的面板,但琴身不像吉他的琴身般长直,而是个U形,开口朝向面板。

 

  萨托夫告诉记者,这是他自己制作的乐器,名字叫“萨托尔”,这似乎是用他自己名字变音后命名的。“萨托尔”U形琴身的上半部分还缀了一串铃铛,萨托夫的右脚鞋面上,也固定了一个摇铃似的玩意。这样在演奏时,弹拨乐器的声音和铃声和谐地混合到一起,真的很好听。

 

  萨托夫说,这个乐器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朝鲜等亚洲乐器和俄罗斯传统斯拉夫乐器的融合。乐器是他上世纪90年代初制作出来的,在当时物价低廉的年代,就花费了数千美元,并已经跟随了他20年。

 

  听说记者来自中国,萨托夫说他知道中国很多乐器,比如笛子。他把两只手放在嘴边,做出吹笛子的动作。萨托夫说,以前还曾经有人邀请他去中国表演,但因报酬不合适而未能成行。

 

  萨托夫面前放了个大盒子,放游客给的钞票。此外,他也卖自己的光盘,每张300卢布(约合60元人民币)。大概因为乐器太奇怪,演奏出来的混合声音又确实好听,有不少游客围着萨托夫听音乐、照相,不一会儿他就卖出去好几张光盘。萨托夫说他每天能挣到200美元(约合1260元人民币)。

 

  除萨托夫这种艺人外,阿尔巴特大街上还有很多艺人更像是“乞讨者”。记者有一次见到一个五六十岁的俄罗斯男子,身上穿的衣服看起来有点破旧,戴着皮帽。他胸前挂着一个很小的电子手风琴,只有一张半张A4纸那么大,身边放着一个大兜子供游客放钱用。

 

  那天天很冷,很冻手,他大部分时间把手插在兜里取暖,偶尔才弹奏几下,音符也是一个个向外蹦出来的,算不上一首完整的曲子,也不好听。偶尔有路过的游客放一些钱到他的大兜子里。

 

  莫斯科形形色色的街头艺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也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些艺术元素。

 

       责任编辑:语燃

[责任编辑:语燃]
收藏|分享 分享到:



最新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