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绿翅鸭

绿翅鸭

时间:2013-11-10 10:57|查看:1123|评论:0|字体: 繁体

绿翅鸭

 

绿翅鸭(Anas crecca)雄鸟

 

绿翅鸭(学名:Anas crecca,小水鴨),又名小凫、小麻鸭、小蚬鸭、小食鸭。是体形最小的河鸭属鸟类之一,体长不及40厘米,仅为常见的绿头鸭的2/3。草食性鸟类,繁殖于北美洲北部、欧洲北部、亚洲北部。

 

特征

 

绿翅鸭是体形最小的河鸭属鸟类之一,体长不及40厘米,仅为常见的绿头鸭的2/3。本物种雄雌异形异色,雄鸟头颈部基色为栗褐色,从两侧眼周开始直到颈侧分布者一条绿色的色带,呈逗号的形状,与栗褐色的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脸上的这个“绿色大逗号”也是辨识绿翅鸭雄鸟的重要特征,除了大逗号,从嘴基开始有一条淡淡的白色细线延伸到眼前;上背、肩部、两胁远看灰色,进看则为白色底色上密布黑色幼细横纹;下背和腰部褐色,尾上覆羽黑色;翼镜为与头部“大逗号”相同的翠绿色,初级飞羽最外侧一枚白色,当双翅收拢时在上体和下体之间形成一条醒目的白色横带,这也是鉴别本物种的重要特征;胸部和上腹部淡褐色,具深褐色的圆斑,尾下覆羽为奶黄色,在臀部形成一块具有黑色绒边的奶黄色块,这是鉴别本物种的第三大特征。雌鸟为雄鸟的暗色版本,通体以褐色为基调,并不具有雄鸟所具有的“面部大逗号”、“体侧白线”和“奶油屁股”这三大特征,但雌鸟保持了翠绿色的翼镜,并有着非常小巧的身材,这都是本物种雌鸟的鉴别特征。虹膜褐色;喙和足均为灰色。 

 

生态环境

 

绿翅鸭常集群栖息于平静水面,在湖泊、沼泽、河流平缓处常能看到他们的群体;偶尔也见于海岸地区。常可见本物种与体形接近的白眉鸭和其他雁形目动物混群。本物种常在晨昏活动,白天藏身于近水的草丛和灌丛中睡觉,晨昏时结群飞往附近的水面觅食活动,小群飞行时,常排成有序的人字型队列。

 

分布地域

 

绿翅鸭繁殖于北美洲北部、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地域包括法国、意大利、巴尔干半岛一线以北的欧洲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日本北海道;中国的新疆天山山脉、东北北部中部;越冬于中美洲、非洲中部、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国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于每年春秋的迁徙季节,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广泛区域均可见本物种过境。

 

食物

 

绿翅鸭是草食性鸟类,他们的食物包括草籽、谷物、水草等,在秋收后亦取食螺狮等软体动物。

 

繁殖与保护

 

绿翅鸭曾经是中国东部最常见的候鸟之一,在迁徙季节,本物种结成遮天闭日的大群从天空飞过,景象非常壮观。据野外调查的结果,1970年代在中国广东沿海越冬的野鸭中有超过1/3的个体系本物种,由于本物种数量巨大,且肉质鲜美,中医传统理论认为本物种可以作为药物,造成本物种遭到非法捕猎的严重威胁,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境,如不积极采取保护措施,难免重蹈旅鸽覆辙。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