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褐冠鹃隼

褐冠鹃隼

时间:2013-11-10 15:11|查看:1463|评论:0|字体: 繁体

褐冠鹃隼

 

褐冠鹃隼

 

褐冠鹃隼(学名:Aviceda jerdoni)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有时也出现在疏林草坡、村庄和林缘田间,多在晨昏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栖息于高大树木的顶枝,以细树枝筑巢。常单独活动,有时也集3—5只的小群。繁殖期间每次产卵2~3枚。属留鸟。

 

外形特征

 

褐冠鹃隼为中型猛禽。体长46—48厘米,体重200克左右。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铅黑色,具有2个齿突。脚和趾为黄色或蓝白色,爪为黑色。头顶红褐色而具有黑色的纵条纹。头顶有由2—3枚羽毛构成的长黑色冠羽,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尖端为白色,特点非常鲜明。眼先、头侧灰色。上体为褐色,喉部为白色,中央还具有黑色纵纹,其余下体棕褐色,具有宽阔的白色和红褐色横斑。飞羽上具有宽阔的暗灰色和黑色横带。尾羽为灰褐色,具有2—3道宽阔的暗色横斑和宽的暗色亚端斑,飞翔时极为明显。

 

分布范围 

 

褐冠鹃隼分布于印度、锡金、斯里兰卡、菲律宾、缅甸、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共分化为5个亚种。中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为留鸟。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区,通常单独活动,主要在白天,尤以早晨和黄昏较为频繁,叫声低沉,常出没于茂密的森林中,在天空中翱翔,飞速缓慢。主要以蜥蜴、蛙、蝙蝠、昆虫和昆虫的幼虫等小型动物为食,但不攻击鸟类。

 

生长繁殖

 

每年4—6月繁殖,通常营巢于高山森林中的树上。巢由枯枝和树叶等构成,每窝产2—3枚白色的卵。

 

亚种分化

 

1.褐冠鹃隼指名亚种Aviceda jerdoni jerdoni 分布于印度北部,缅甸,马来西亚,中国云南,广西,海南。

 

2. Aviceda jerdoni ceylonensis 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西部,南部。

 

3. Aviceda jerdoni borneensis分布于加里曼丹。

 

4. Aviceda jerdoni magnirostris分布于菲律宾。

 

5. Aviceda jerdoni celebensis 分布于苏拉威西岛,苏拉岛。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稀有种。

 

列入中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Ⅱ濒危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