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渔鸥

渔鸥

时间:2013-11-13 21:39|查看:1489|评论:0|字体: 繁体

渔鸥

 

渔鸥

 

渔鸥(学名:Ichthyaetus ichthyaetus)为鸥科渔鸥属的鸟类。在中国大陆,分布于青海、内蒙古、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广东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里海。以前曾被分类在鸥科鸥属。

 

渔鸥

 

形态特征

 

头黑,嘴黄色,嘴尖红色,脚黄色。上下眼睑白色,看似巨型的红嘴鸥,但嘴厚重且色彩有异。体型与银鸥相同或略大。冬羽头部及下体纯白,眼周有星月形暗色斑,头顶有深色纵纹,嘴上红色大部分消失。飞行时翼下全白,仅翼尖有小块黑色并具翼镜。第一冬的鸟头白,头及上背具灰色杂斑,嘴黄而端黑,尾端黑色。

 

幼鸟上体呈暗褐色和白色斑杂状,腰和下体白色,尾白色,具黑色亚端斑。

 

虹膜暗褐色,嘴粗状。黄色,具黑色亚端斑和红色尖端;脚和趾黄绿色,幼鸟嘴黑色,脚和趾褐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900~~2000克,体长630~715毫米,翼展1500~1700毫米;嘴峰50~71毫米,翅雄性470~572毫米,雌性460~497毫米,尾170~200毫米,跗跖68~80毫米。

 

栖息环境

 

栖于三角洲沙滩、内地海域及干旱平原湖泊。常在水上休息。

 

生活习性

 

常3~5只成群在河湖上空飞翔,发现鱼群立即俯冲入水中捕食。以鱼、虾、软体动物及水生昆虫为食。越冬的渔鸥多单只或成小群活动于湖泊等水域中。

 

叫声:粗哑叫声似鸦。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欧亚大陆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日本、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老挝、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中国分布

 

甚常见于大型湖泊。繁殖于青海东部的青海湖和扎陵湖及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迁徙经过新疆西部、四川、甘肃、云南、西藏及珠江两岸港汊。有少量冬候鸟偶尔见于香港。

 

物种繁殖

 

交尾

 

4月中旬成群向繁殖地集中,争相占据巢域,选择巢位并可明显看出成对活动,互相追逐开始交尾,交尾在巢域或巢内进行,雄鸟起主导作用,若雌鸟接受时,即站立不动,两翅稍松,头稍后昂,尾羽翘向一侧,这时,雄鸟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频频扇动双翅,泄殖腔互相接触2~3次,每次交尾时间为3~6分钟。明天交尾1~3次,持续整个卵期。

 

营巢、产卵

 

巢位选妥后,雄鸟、雌鸟轮流用前爪和嘴在地面挖掘,2~3天后地面形成一个小圆坑,平均直径约21.9厘米(17~26厘米)、深约5.3厘米(3.6~6.7厘米)。之后,一只继续修巢、护巢,另一只出去寻找筑巢材料(每天叼取6~15次)。巢完成后呈碟状,外径约33厘米,内径约20厘米,深约5厘米。

 

孵卵、出雏

 

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底,5月中旬进入产卵盛期,每产一个卵需隔48~72小时,多数在清晨产卵。年产一窝,每窝1~5枚卵。卵呈椭圆形,表面具浅灰、浅绿和浅褐3种,上布茶褐色斑点,钝部密集。卵重约126克(111.9~140克),大小约:长83.1(74~93)毫米*直径52.9(50~56)毫米。

 

多数在产一枚卵后就开始孵化。雌雄轮孵,每天交换2~3次。孵化期28~30天。雏鸟从破壳到完全出壳需24~30小时。

 

育雏

 

雏鸟为早成鸟。出壳后一周内由亲鸟抱暖。出壳第二天开始索食。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出壳7天后卵齿脱落,可啄食地上食物。

 

种群状况

 

散布于黑海(乌克兰克里米亚)、巴尔喀什湖(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西藏东部)、缅甸东部、地中海、红海、波斯海湾、里海南都和印度洋北部的海岸。(德尔奥等,1996年)

 

该物种种群数量较大,但整体数量呈减少趋势(虽然一些未被统计)(2006年国际湿地)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