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险中“享受”科学

在探险中“享受”科学

作者 / 尹传红2013-11-30 08:19点阅:1119来源:中国网 繁体

ico

洪堡把探险当作了科学研究的手段。他不太看重理论假设和推测,而认为亲身经历和透彻研究比这重要得多。他仔细描述随着地势增高和纬度提高植物带的变化,并在科学上第一次尝试划分了地球的植物带,从而创立了植物地理学。

ico

极地探险者

 

极地探险者

 

  1803年初夏,法国巴黎传出了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死讯,说他“命丧北美土人之手”。次年6月,普鲁士的《汉堡通讯》更是言之凿凿:“惊悉著名旅行家洪堡先生不幸罹患黄热病,卒于美洲阿卡普尔科。”

 

  其实,此时这位探险家正在美国,享受着国宾级的款待。一个多月之后,1804年8月1日,洪堡和他的搭档邦普兰带着满是草木花卉标本,以及各种矿样和化石的40余箱美洲“土货”,突然现身法国波尔多港,让欧洲学人惊愕不已。

 

  他们这次在中、南美洲的旅行考察历时5年,总行程达6.5万千米,相当于绕行地球一圈半。洪堡的收获极大,一时间,他被看作是欧洲仅次于拿破仑的瞩目人物。

 

  时间回溯到1769年。这一年,洪堡出生于德国柏林,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洪堡爱摆弄花草、昆虫和石头,也喜欢阅读旅行、探险之类的书籍。

 

  18岁时,洪堡赴法兰克福大学读财政经济。他只用一年便完成学业,然后开始在格丁根大学和弗莱堡矿业学院研修他很感兴趣的工艺学、希腊语、植物学等带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学业。

 

  1796年,洪堡的母亲逝世,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随后,他果断地辞去矿业局的官职,投入到外出考察的准备中,以实现少年时的宏愿。

 

  18世纪的最后一年,洪堡与邦普兰扬帆出海,开赴南美洲。他们的第一站是委内瑞拉的库马纳。这里的热带景物别有洞天,老虎、鳄鱼,甚至猴子,都不怕人,俨然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

 

  洪堡还考察了火山,观察了日蚀。由于长时间地仰视天空,他的脸被严重晒伤。在南美北部考察奥里诺科和亚马孙两大河系源头时,他们一度只能依靠野生的可可豆充饥。

 

  有一次,在泥泞的河水中,洪堡突然感觉似乎被电击了一下。随即他们抓到了一条鱼,并马上进行解剖——电鳗就这样被发现了。接着,他们又沿着水流向下游前进。整个行程,他们走过了2775千米荒凉的的旷野。

 

  时至1801年9月,他们已经发现了3000多种以前从未有过记录的植物品种,弄清了许多山脉和特殊地形的分布,还测量并在海图上标出了沿美洲西海岸的一段海流(其温度比邻近两边的海水温度凉得多,后来被命名为“洪堡海流”)。

 

  1802年6月,洪堡和邦普兰攀登到铁博拉索山5762米的高度,创造了当时人类登高的最高点。尽管他们有登山的经验,但还是都得了高山病。曾经研究过空气成分的洪堡第一个意识到,这种病是由于高山空气稀薄缺氧而引起的。

 

  洪堡把探险当作了科学研究的手段。他不太看重理论假设和推测,而认为亲身经历和透彻研究比这重要得多。他仔细描述随着地势增高和纬度提高植物带的变化,并在科学上第一次尝试划分了地球的植物带,从而创立了植物地理学。

 

  洪堡在地磁学方面也有重要发现。他最先证明,地磁强度在不同纬度上的变化——从两极开始越接近赤道越弱。他还于1817年第一个绘制了全球等温线图,奠定了比较气候学的基础,并使大陆气候和海洋气候的差别得以显示。

 

  作为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及开拓者之一,洪堡通过脚踏实地的考察、探索与思考,创立了一整套新的科学分支。

 

  晚年的洪堡,主要致力于整理、分析他的考察所得。他先后出版了30卷本的《1799—1804新大陆亚热带区域旅行记》。他还在各种场合讲述他在南美的见闻,吸引了许多包括王公贵族在内的听众。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堪称第一个真正的大众科学普及者。1842年,洪堡被国家授予英雄勋章,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伟大科学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肖像,由Joseph Stieler于1843年所作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肖像,由Joseph Stieler于1843年所作

 

  洪堡一辈子独身,并且耗尽几乎所有的财产用于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有人打趣说,他跟科学结了婚,而且这有可能是世界科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婚姻。他热爱科学,常常工作到深夜,他曾笑言:“按时睡觉在洪堡家族里被视为过时的偏见。”

 

  在洪堡看来,自然科学的各个分支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一切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在差异性中找出一致性,抓住被表象掩盖的自然的实质。他总是想从整体上去了解自然,而且一直有一种狂热的意图:要在一部书内,用生动的、能刺激和诱发感情的语言来描绘整个的物质世界。这就是它花费了很大精力撰写的5卷本《宇宙》。此书成为19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科学畅销书,被译成10种语言,发行十余万册。

 

  1859年5月6日,洪堡以90岁高龄辞世,国人为他举行了国葬。就在这一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年轻时读了洪堡的游记后,“心中升腾起为自然科学做出贡献的炙热愿望”。成名后的达尔文则说:“年轻时我钦佩洪堡,现在,我几乎是崇拜他。”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