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猛禽之殇:枪杀毒害和栖息地沦陷
2013-12-19 21:44点阅:8319小 中 大 繁体
在中国,猛禽每天都在遭遇各种伤害,但也有一批人极力想要救助它们。有意思的是,不同的群体各行其事,至今没有真正对话。
对于猛禽来说,它们也许能逃过枪杀、毒害、网罗,但它们可能无法逃过栖息地丧失的厄运。
卡拉麦里,哈萨克语的意思是“黑油油的山”。位于卡拉麦里山两侧的准噶尔盆地,曾是普氏野马的故乡。1982年卡拉麦里成立自然保护区。而无论是从遥远西伯利亚的苔原带南迁,还是从温暖南方飞回寒冷西北,准噶尔盆地这一大片广袤的荒漠草原,也是猛禽等迁徙鸟类最好的觅食场所。上世纪末,西部大开发狂潮汹涌,这片戈壁荒漠同样被席卷了。
卡拉麦里周边56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数百个猛禽巢穴,其中金雕巢90多个,从2012年开始,科研人员发现金雕弃巢率高达95%。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的丁鹏,已经连续几年参加卡拉麦里山猛禽繁殖监测科研项目。他费了很大劲才来到标号为G4的金雕巢穴。同其他金雕一样,它将巢穴建在万千群峰的最顶部背阴处,背后是平滑壁立的花岗岩巨石,眼前则是坦荡万里的连绵山谷。这个直径长达2米多的巢里,同样空空如也。又一窝金雕弃巢了。
这里远离矿区,照说应该受人为干扰少,有可能是因为食物缺乏,导致它们弃巢而去。丁鹏留意到,在一两个小时的登山过程中,仅见到两只石鸡受惊飞走,去年还可以看到的毛腿沙鸡再也没露面。仅以目击率看,卡拉麦里山原先最多的鹅喉羚、北山羊等数量也明显减少。在靠近天山山脉一带的温泉镇,一只雕一天可捕食三四只旱獭,在这里想捕一只沙鼠都难。而就在2011年春天,丁鹏和另一名志愿者丫丫,还曾在G4巢完整地观察到了一只小雕的出生与离巢。
从2002年起,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员马鸣就开始与国外专家合作,对卡拉麦里附近的猛禽繁殖行为进行研究。一年后,马鸣的研究组已在卡拉麦里56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锁定了300 ~ 400个猛禽巢穴进行定位监测。这些巢穴中有90多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其他更多的巢则属于红隼、棕尾、猎隼、雕鸮、鸢等国家二级保护猛禽。
在马鸣看来,由于搭建不易,猛禽一般不会轻易弃巢。金雕建一个巢要花半年多时间,通常它们会在附近搭建两三个巢,轮流使用。让人揪心的是,课题组监测的猛禽巢穴利用率越来越低:2004年,这一带的利用率还有9% ;到了2009年,其正常利用率就已降到3 ~ 4% ;2012年,更是直线降到1%,甚至为零。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