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资讯 保护 摄影 纪录 濒危 名词 组织

动物园驯兽为何会突变杀手?

2014-11-3 07:33

来源:重庆时报|759人参与|0评论

字体: 繁体

ico

“动物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守卫领地、寻找食物、生儿养女……这是复杂的行为模式,人类并没有完全了如指掌。”“人和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交流。”

ico

  象形文字中“家”字是屋顶下养着的一头猪,这是富足与安定的象征。

 

  人类从来不是孤独的,因为他们有动物为伴。

 

  然而人类常常被动物伤害,动物园的老虎狮子有时候会咬死游客,甚至饲养员。“这不是仇恨的表现。”美国动物学家莱恩·门切特告诉《上游万向周刊》。

 

  “动物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守卫领地、寻找食物、生儿养女……这是复杂的行为模式,人类并没有完全了如指掌。”

 

  “规定完成的动作,日复一日的表演,使它感到异常‘压抑和无聊’,加之‘荷尔蒙’过剩,最终导致了袭击训练员的惨剧。”门切特说。

 

  “人和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交流。”门切特告诉《上游万向周刊》,“就算是家养宠物,也要遵循动物的自然法则。”

 

  蒂皮·德格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动物园驯兽常常伤人

 

  温顺虎鲸变身冷酷杀手

 

  2010年2月的一天,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的表演剧场内如同往常一般,熙熙攘攘的人群,还有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身影。

 

  40岁的女训练员戴文·布朗什奥从容不迫地站在泳池的平台上,兴致勃勃地向观众解说虎鲸的表演。

 

  她和正在表演的虎鲸帝利空是“老朋友”了。帝利空朝水面露出头,戴文用手轻轻抚摸。

 

  就在这时,这只重达5吨的庞然大物突然凌空而起,跃出水面,一口咬住戴文,瞬间便把她拖下水中。

 

  短短几分钟内,这位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训练员已经在泳池中溺毙,人们还未能对她施以援手。

 

  表演剧场一片混乱,惊魂未定的孩子们有的死死抱住身边的爸妈,有的甚至躲在了凳子下面。舆论一片哗然:为什么这只和人类相处这么久的“温顺” 虎鲸,会突然变成一只活脱脱的野兽?

 

  动物也患心理疾病

 

  野兽袭击人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在受过人们的训练、和人们相处这么久的动物,怎么就会把爪子伸向人类?

 

  除了虎鲸袭击训练员,孟加拉虎咬死饲养员、马戏团大象怒踩驯兽员等风波,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平息过。

 

  “这不是仇恨的表现。”美国动物学家莱恩·门切特告诉《上游万向周刊》,“它们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

 

  1983年,人类的捕鲸船在冰岛附近的海域发现了正在觅食的帝利空。之后,帝利空一直“被关在一个狭小的水箱里”。9年之后,奥兰多海洋世界买下了帝利空,把它作为“种鲸”。现在,帝利空已经成为了至少17头幼鲸的父亲,是人工繁殖的虎鲸中最有效率的父亲。

 

  “动物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守卫领地、寻找食物、生儿养女,这是复杂的行为模式,人类并没有完全了如指掌。”

 

  “规定完成的动作,日复一日的表演,使它感到异常‘压抑和无聊’,加之‘荷尔蒙’过剩,最终导致了袭击训练员的惨剧。”门切特说。

 

  遵循自然,人和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

 

  “人和动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交流。”门切特告诉《上游万向周刊》,“就算是家养宠物,也要遵循动物的自然法则。”

 

  蒂皮·德格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个小姑娘在非洲稀树草原,裸着身子在河边和大象嬉戏,也把头埋在鸵鸟丰翼的后背上奔跑,还有,抱着乳臭未干的小狮子午睡……

 

  中国古人说“道法自然”。或许在和动物的相处过程中,这个小姑娘明白,动物并非对人类怀有敌意,只要用适当的、善意的方式对待它们,也会得到同样善意的回报。

 

  在亚洲动物基金设立的黑熊救护中心里,为了抚平受伤黑熊的心理创伤,这里有着严格的规定:“对黑熊说话要轻柔,动作要和缓。每个行为都要给黑熊以正面的信息,让它们确信自己身处一个充满善意的、安全的环境里。”

 

  “动物远比人类要聪明得多,它们的情感、智慧,人类还未完全发现。”门切特告诉《上游万向周刊》,“人类一厢情愿地误会动物凶暴或者温顺,这真是愚蠢透了。”

 

  建立在动物上的文明

 

  齐宣王放过祭牛

 

  据说齐宣王当朝时,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朝堂之下,齐宣王见了问:“把牛牵到什么地方去?”那人答:“准备杀了用来祭神。”宣王便说:“把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颤栗恐惧的样子,这不就像没有犯罪却要送它去死吗。”

 

  孟子就此总结说:这正是仁慈的心术。“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说人类的文明建立在动物之上,这样的论断毫不夸张。

 

  人们从动物身上获得营养,直到现在也是;人们也从动物身上得到安慰,猫、狗等宠物是人类的陪伴。

 

  “与麋鹿共处”、“同与禽兽居”

 

  古代的人讲究“天人合一”,想像自然万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依相成。

 

  如果说老子“与麋鹿共处”、“同与禽兽居”还是一种小国寡民状态下的生态理念,那么到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以世人皆为我同胞、万物皆是我同类,则体现了先人对动物最直接的判断。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在世界主要宗教中,对人与万物的关系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好好养只宠物吧

 

  要怎样和动物相处,蒂皮·德格雷给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人拉拢到了狗这样勇敢而驯良的兽类,等于获得了新的感官,等于获得了我们所缺乏的技能。”两百多年前,法国博物学者布丰写下《动物肖像》。

 

  人狗相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一次冰期中,最好奇的人与最温和的狼结成了无往不利的狩猎联盟,共同捱过漫漫长冬。在以色列曾掘出一具12000年前的人类骸骨,与一只六月大的幼狼葬在一起。人手抚着狼头,就此静埋万年。

 

  如今我们远离荒烟蔓草,再无需拿起石斧利矛,与狗并肩战斗,狩猎糊口。不过,动物并未从我们的生活里就此离开。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它们以“伴侣动物”的身份重新登堂入室。

 

  在远古时期,古人类也曾容纳过一些适合或不适合成为人居环境的动物,比如他们曾优选出了狗、鸡、猫、牛、马等动物,狗与猫是人类除了为食物链关系之外所容纳与收获的伴侣动物,它们在人类眼中的工具功能远小于心理安慰功能。

 

  狗对人类安全心理具有镇定作用,它是人类十分忠诚的动物朋友。

 

  而猫对人类的亲情心理具有着抚慰功能,它们能视收养它们的人类为归属成员,给了人类容留它们成为宠物的空间

 

  对许多宠物主人来说,一只宠物与一个家人无异。每年都有许多人满心欢喜地接纳一个“非人类家人”,从此喂养清洗夙夜匪懈,劳心劳力甘之若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宠物带来的幸福感,往往超过了照管它们的麻烦。

 

  人与动物相互安慰。人好好待动物,宠物们也待我们不薄。

 

  国外也有研究显示,家有宠物的两脚兽,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往往较高。发育免疫、心理情绪与心血管系统这三方面,养宠物者的优势尤其明显:与宠物一起生活的儿童更少生病,也更少缺席课程。

 

  宠物不是药,但却能改变你的日程安排与生活方式,帮你过上有规律、多体力活动、多人际交往的生活。

 

  不但如此,宠物对情绪的安抚作用更是立竿见影。抚摸宠物可以平复情绪。一只沉默的动物就像一个最好的倾听者,不加评判、无限关爱、耐心陪伴,提供温柔积极的非语言沟通,外加极佳的抚摸手感。

 

  哪怕摸不到也没关系,注视动物足以令人心生欢喜,比如在水族馆看鱼足以降低心率、松弛肌肉、舒缓当众演讲后的心理压力。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西藏千途旅游 行者物语网旗下品牌
  • 动物 自然环境 文明
  • 行者物语 责任编辑:语燃
  •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