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宽耳蝠
北京宽耳蝠(学名:Barbastella beijingensis),蝙蝠科宽耳蝠属下的一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200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几位学生在北京房山区一处废弃的隧道中发现了北京宽耳蝠。后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树义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张颈硕、韩乃坚等人通过分子生物学、形态学与声学的综合比较,确定此为一独立新种。这也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蝙蝠物种。
形态特征
蝙蝠的翼不像鸟类,它们没有羽毛,而是前肢的掌骨,指骨延长。并由一层由皮肤衍化来的,薄而柔软的膜将指骨末端到后肢及尾连接起来。
在形态方面,北京宽耳蝠比另外两种宽耳蝠体型大;耳朵外缘的耳突呈拱形突起,而欧洲宽耳蝠的耳突呈纽扣状,亚洲宽耳蝠则没有耳突;在回声定位叫声方面,北京宽耳蝠的超声波主频比其他两种略低。北京的宽耳蝠上齿列的第二前臼齿几乎与其第一臼齿等大,甚至稍宽。
生物现状
由于新种的发现地位于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因此该地成为新种的模式标本产地。截止2010年8月,仅在北京房山区的洞穴和隧道内发现北京宽耳蝠,有北京宽耳蝠存在的洞穴数量很少。张树义建议北京市政府能为北京宽耳蝠以及前几年在此发现的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成立一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稀濒危蝙蝠及其栖息地,特别是将有蝙蝠分布的洞穴有效保护起来。
在北京郊区,很多较大的洞穴都被开辟成了旅游点,洞穴内不分昼夜地点着电灯,喜欢黑暗环境的蝙蝠只能被迫迁走。某些种类的蝙蝠所栖居的空心树木被砍伐掉,废墟被拆除或者被重修得严丝无缝,使其无法生存。用于消灭昆虫的毒剂和木材保护药剂等能使它们在冬眠的时候中毒而死。由此可见,对蝙蝠进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