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比丘尼

比丘尼

2015-2-2 17:18|查看:4462|评论:0|字体: 繁体

比丘尼

比丘尼正在化缘(照片右侧最前者为佛光山长老慈庄法师)

比丘尼(梵文:भिक्षुणी bhikṣunī;巴利文 bhikkhunī),又译为苾刍尼、比呼尼、除馑女、乞士女、沙门女,中文俗称尼姑。比丘尼则是指受过具足戒的女性僧侣。“尼”在梵语中是指女性,比丘与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

沙弥尼十戒的称为沙弥尼。之后受了式叉摩那戒者,称为式叉摩那, 又名学法女。最后受具足戒者为比丘尼。

历史

佛教僧团中,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是养育释迦牟尼长大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在佛陀时代,修行成就的比丘尼甚多,著名的有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

印度传统上对女性有歧视,但佛陀建立比丘尼僧团, 让印度女性有多一个选择。至部派佛教时期,阿育王派僧伽密多(Sanghamitta)比丘尼僧团远渡斯里兰卡, 在锡兰建立起上座部的比丘尼僧团。后在公元435年,锡兰派十一位比丘尼僧团前往当时的晋朝, 为汉地的比丘尼授二部僧戒。汉传佛教地区就有比丘尼戒传承。汉传佛教地区的比丘尼戒,源自于上座部,分别由分别说部以及法藏部传至中国,直到今日尚有传承。

1996年,斯里兰卡引韩国比丘尼僧团前往授戒。第一位斯里兰卡复兴比丘尼的是Bhikkhuni Kusuma。现时上座部已经复兴比丘尼传承, 比丘尼僧团包括斯里兰卡, 泰国第一位比丘尼Dhammananda(Chatsumarn Kabilsingh), 第一位西方上座部比丘尼, Ayya Khema, 澳洲上座部第一批四位尼众受具足戒, 1998年10月22日, Vayama, Nirodha, Seri, Hassapa~n~na, 泰国森林襌修传统, 由Ajahn Brahm 主持, 香港第一位上座部比丘尼, Bhikkhuni Uttaranandi, 美国, 英国, 欧洲亦恢复了比丘尼僧团。

中国地区,因文化大革命影响,比丘尼戒传承一度断绝,只剩港、澳、星、马及台湾地区,尚有比丘尼戒传承。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比丘尼传统也慢慢恢复。

戒律

巴利律比丘尼有311条戒。8条驱摈戒; 17条暂时拘留戒; 30条忏悔心堕落戒; 166条心忏悔戒; 75条学处戒。

现代发展

但是有一些戒律是专门为了比丘尼(比丘尼戒约汉传是384条, 南传是311条)而设定,其中最受争议的是八敬法。非在波罗夷法及僧残法中,继承了分别说部的巴利律166条心忏悔戒里有八敬法的规定。

现代被部分佛教徒认为是歧视女性的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是从佛陀时代所流传下来的,认为应该废除与不应废除的分成两种意见, 各自引经律来说明。分别说部与说一切有部都有流传有八敬法,但是大众部只有敬法,没有八敬法的规定,规定上较为宽松。汉传佛教戒律源自于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佛教源自分别说部,传统上都遵守八敬法。随住南传上座部各国恢复比丘尼僧团, 这八条戒与其他百几条戒都随时地而有所变迁。台湾昭慧法师为首的比丘尼僧团更公开表示应废除八敬法。

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八条戒是否在波阇波提乔达弥要求出家时, 佛陀就制定八条戒。根据佛陀随犯随制戒的原则, 此八条不可能在其姨母出家时就提出。主要是当中的大戒, 是佛陀在证悟后十二年才制定。大部份上座部比丘还是赞成恢复比丘尼僧团, 而将此八条戒模糊化。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