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佛教

佛教

2015-2-1 16:00|查看:6423|评论:0|字体: 繁体

佛教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佛号释迦牟尼)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12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世界佛教各派别占佛教信徒的人口比例是:大乘佛教56%,上座部佛教38%,藏传佛教6%。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达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桑奇大塔南门的法轮图案

桑奇大塔南门的法轮图案,为佛教的代表性标志。

出现背景

古印度的社会阶级制度

释迦牟尼佛像

释迦牟尼佛像

佛教出现前的远古印度社会,婆罗门教信奉神灵(即三大主神:创造万有的梵天〔Brahma〕、保护毗湿奴〔Vishnu〕以及破坏、再生和舞蹈神湿婆〔Śiva〕)主宰一切,认为通过对这些神灵进行祈祷,就可以获得现世的种种好处,于是渐渐出现各种祭祀,以及对各种神灵的赞咏,进而成为四种《吠陀》。

梵天说4个种性是他生的,婆罗门最高贵。婆罗门的地位最高,所以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革新的思潮,史称“沙门新思潮”(梵文:Sramana),其中就包含了宗教改革的佛教。

根据玄奘法师的名著《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技能伎数,禁咒医方。”

因为种族等级(即当时的种姓制度)、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渐渐分化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以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的阶级,称为种姓制度。其中婆罗门主要从事祭祀,刹帝利世袭军政,吠舍经营工商手工业等,首陀罗则为贫穷的自由民,从事更为低贱的职业。除此之外还有在四种姓外的“贱民”阶层,地位更低,被称为“不可触者”。

非婆罗门思想

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出现了各种非婆罗门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1.阿耆多派:他们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否认灵魂,反对祭祀,以追求现世快乐为目的。

2.散惹夷派:主张对一切问题不作决定说,认为哲学辩论,得不到最后的解答和知识

3.末伽梨派:主张没有业报,一切修行都徒劳,只要经过很多世,大家都会解脱,属于定命论者。

历史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佛教由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的悉达多·乔达摩35岁时创立,关于悉达多太子的生年说法有二,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一的说法,一种认为是在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另一则是认为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悉达多在毕钵罗树(佛教信徒尊称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准备妥当之后,悉达多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教。五位贵族接受了悉达多的教训之后,成为比丘,也就是第一批僧侣或和尚。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演讲而成为他的弟子。他在其后的几十年中四处游行,招收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张。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佛教称之为涅槃)时,他已举世闻名,被尊为释迦牟尼佛。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为上座部佛教)经由锡兰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东南亚的印度支那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后又传入古朝鲜、日本;北传佛教于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至此,北传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到16或17世纪,藏传佛教在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1923年,现代中国佛教研究者欧阳竟无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表示在康熙、雍正、乾隆的盛世时代,佛法依旧是教育,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直到最近两百多年,清朝中叶嘉庆以后才形成宗教。

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众生苦难为出发点,有菩萨道和解脱道为两大教法。解脱道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要求僧侣信徒遵守五戒十善等戒修四无量心,并教导以禅观三界皆是痛苦秽污摆脱对欲望的执着,在加以进入高级禅观脱离三界轮回,获得神通证悟四果无漏阿罗汉;但是初果二果三果罗汉仍然要轮回三界,期间有可能退失。菩萨道则是六度四摄为主,勤修精进用三大阿僧只劫所修功德回向证得无上圆满的菩提。对于出发心修大乘者,需勉励行持善法、不可退失菩提心;功行深厚者,能于轮回中自在度化众生,不住于涅槃,也不住于三界,任运随缘圆满无上正觉。

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里生死流转,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

三法印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的不同之处,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印度教(婆罗门教)也是讲涅槃的,由于印度历史年代不清,今日无法判断是佛教学习印度教(婆罗门),还是印度教(婆罗门教)学习了佛教。

部派佛教四圣谛

根据佛教传统,四圣谛学说是部派佛教的教义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世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

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简称为“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份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律”音译为“毗尼”,故“律藏”也可称为“毗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毗达磨藏”。广义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传、佛教目录、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将这样的佛教广义佛教经典的汇总成为“大藏经”,或一切经。藏传佛教将经典划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南传佛教则使用三藏的名称。由于在称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别,所以在翻译上中国习惯使用《大藏经》翻译其他系统佛教的经典,如称呼南传佛教经典为《巴利大藏经》等,而欧美学界经常使用三藏的称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经”的音译称呼者,但相对较少)。在佛典中明确说明,佛陀允许弟子使用方言传授佛法和记诵经典。学术界对于佛经历史版本的研究,着重于佛经在流传中的变化,以及哪些是佛陀时代的教法,哪些是后来的发展。

大乘妙法莲华经,亦称法华经,系为佛教最高经典。为释迦摩尼佛在灵山上所讲述,弟子抄述流传下来。经中内容为释迦摩尼佛之知见,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之所以大乘妙法莲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佛弟子

佛弟子可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依性别,在家众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等二众。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与在家二众合称七众。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遵守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妄语之中,尚包括两舌、恶口、绮语。偷盗和邪淫也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响智慧的获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响成为佛弟子。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还有八戒和菩萨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佛教的影响

人口分布

佛教人口在不同地区所占比例

佛教人口在不同地区所占比例(根据最高值估算)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印度虽曾为佛教的兴盛之地但现今已经势微,只有在靠近中国的边界处,佛教信仰才较为浓厚。

目前佛教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北朝鲜、蒙古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文莱,同时亦在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有零星之分布。其中,佛教在柬埔寨和不丹被立为国教。近年来,佛教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也有发展。

根据研究机构调查全球佛教信众达5亿人,佛教信众人数远少于基督教的约23亿信众与伊斯兰教的约16亿信众。但是一般仍旧认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这是因为虽然印度教信仰人口统计达10亿人远高于佛教,但是印度教具有民族限制,集中特定国家(例如:印度或尼泊尔),而犹太教亦有民族限制(例如:教规导致外邦人不易入教),相较之下佛教较无民族限制,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更适合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印度

佛教虽在古印度经历过无比的辉煌,其影响力也广传至亚洲各地,但在印度本土却逐渐衰微。

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学术中心,如那烂陀寺等大学就是教授佛法和当时科学及各家哲学的最高学府。但由于古印度佛教特重对出家人的教育以应对上层贵族,且热衷于高深学术的思辨,而无形中相对忽视了对中下阶级的在家信徒的传播教育,僧团遂逐步成为与上层贵族在家信徒密切关系,疏远对中下阶级民众,的精英集团。

因此佛教未能像婆罗门教即现在的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样对上中下阶级大众建立为在家信徒的家庭传统,这样佛教在古印度就渐渐失去了民众基础。一旦失去国王们和贵族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

从阿育王以来,佛教僧伽供养成习,生活逐渐腐化,丧失原来的刻苦精神。12世纪晚期,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时,对佛教并不友善。那烂陀寺等佛教寺庙被穆斯林军队夷为平地。尤其是那烂陀寺的图书馆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从此消失。这一时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几乎丧失殆尽。不过有一批密宗僧侣逃到孟加拉卡拉玛族地区(传说此族是释迦族的分支,而且佛祖释迦牟尼也曾经到此处为此族讲卡拉玛经,也算是佛教圣地,基础信众雄厚)得于幸免于难,从此这批僧侣改头换面平时服装跟平民一样,并娶妻生子,舍弃戒律避免回教徒的迫害,只有在信徒有婚丧喜庆才会恢复僧形做法事。印度残余佛教就这样苟延残喘保留下来,到上世纪时期缅甸僧王来孟加拉邦弘法,卡拉玛族全部改信上座部佛教。

劫后的佛教学者多携带典藉远走西藏等地。佛教圣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蓝毗尼,也沦为废墟。到13世纪,佛教在祂的发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直到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957年印度佛教徒组织了佛教的政党共和党。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等地有一定影响。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5,554,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8%。印度的佛教徒虽然所占的人口比例很少,但在印度的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

大中华地区

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八卦山风景区的八卦山大佛

台湾彰化县彰化市八卦山风景区的八卦山大佛

汉代时期

一般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新莽时和东汉前期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

第一位在中国传播佛教的是释僧会。其俗姓康氏。其先康居国人,世居天竺。释僧会之父因商贾移于交址(越南)娶交址(越南)妇人为妻,诞僧会。因此僧会是一半越南血统、一半西域血统的僧人。

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将自己避暑的行宫改为精舍让僧人入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后来楚王刘英利用黄老道【早期道教】和新来的浮屠【就是佛陀】制造谶言密谋造反失败,楚王流放自杀,皇帝下令禁止黄老道和佛教,但是黄老道和佛教在民间秘密流传。汉桓帝汉灵帝时期敕令造了许多祭祀黄帝、老子、浮屠的祠堂,而且是三位合起来供奉。汉末许多西域僧侣如安士高等佛教翻译家已经开始将如何进行禅定修行的佛教经典引入中国。安士高为佛教初期传入最有声望之译者,其所译禅籍多为声闻禅,包括《人本欲生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修行道地经》、《阿毗昙五法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八正道经》、《禅行法想经》等。

南北朝禅思启发期

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等佛教翻译家所译的禅籍,以《禅秘要法经》及《坐禅三昧经》等为主,多为大乘禅。

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刘宋时,乘商船到达广州,从学于求那跋陀罗,后以四卷《楞伽经》教授弟子,属当时的楞伽师之一。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建康(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当时梁武帝一心钦慕佛法,不论是建寺、造经、供僧,皆不遗余力,因而自认很有功德,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达摩却一语道破,告诉梁武帝毫无功德。因双方会晤不契,达摩“一苇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山洞中面壁九年,等待传人。后传二祖慧可(487年-593年)、三祖僧璨(?-606年)、四祖道信(580年-651年)、五祖弘忍(602年-675年)、六祖惠能(638年-713年)。他将楞伽宗传播至中国北方,落地生根,成为一个独特的门派。但是禅宗还是不普及,一直依附律宗,到了唐朝中期才正式有禅寺,后面到了唐武宗灭佛又经历五代十国之乱,佛教其他宗派已经在中国衰落,只剩下净土宗与禅宗最盛,可此二宗互相攻击,而且只有专注念佛、打坐,对佛法最基础的学问知之甚少,导致后面跟儒道二教辩论失败。

唐代儒释冲突期

唐祚初建,李唐家族本来是偏向佛教的,为了政治因素又尊崇道教,问题在唐代已一一浮显出来,在韩愈以前,除了高祖朝任职太史令的傅奕外,还有武后时的宰相狄仁杰、李峤、苏环,官至刺史、太子詹事的张廷圭;中宗朝的宰相桓彦范、韦嗣立、姚崇,御史辛替否,侍御史宋务光,清源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吕元泰;睿宗朝的宰相魏知古,中书舍人裴漼,侍郎李乂,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宁原悌,太尉兼通事舍人韦凑;肃宗朝的宰相张镐;代宗朝的宰相常衮,高郢(德宗朝宰相),东川节度使李叔明;德宗朝的员外郎裴伯言(即宪宗朝宰相裴洎)、彭偃,及郎中李岩(岩)等人。武后营造大像,狄仁杰云:“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李峤则直截指出:“法王慈敏,菩萨护持,唯拟饶益众生,非要营修土木。”张廷圭更深入解释:“夫佛者,以觉知为义,因心而成,不可以诸相见也。”高郢〈谏造章敬寺书〉则兼及二教,他指出“佛本无相,不可以有相求;道本无为,不可以有为得。”因此反对德宗为先太后造章敬寺以兴福除祸。从佛道本来应有的面貌,讽刺现今所为皆失其真。

佛教普及后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让韩愈感觉到重症应下猛药医,他不先从佛教教义上来解决思想问题,外在问题以外在手段解决,上书《论佛骨表 (谏迎佛骨表)》,佛教教义中固然不乏精湛的玄理,但是宗教形式的不同与了脱生死之苦的教义,确实也对以农立国、勤奋务实的民族性带来莫大的冲击与诱惑。《资治通鉴》卷二四〇记载:“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施舍,惟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奉者。形部侍郎韩愈上表切谏,……上得表大怒,出示宰相,将加愈极刑。”这桩公案虽然随着韩愈的被贬潮州而暂趋平息,但是经由他的学生李翱,站在儒家的立场,撷取佛学精华,理性地调和儒释冲突,“此后的儒家,一方面承袭了韩愈的道统思想,一方面依循着李翱所开辟的新路,生活在‘静则禅,动则儒’的境界中,他们把人生解脱和社会事功调和了起来,就成为宋明的理学。”

宋代禅思时期

如来说法图

北宋侯翌《如来说法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时期因为经过前朝武宗灭佛许多宗派都消失佛教元气大伤,佛教只剩下禅宗和净土宗,还有微落的天台宗;此三宗以禅宗受到士大夫的青睐,净土宗深入广泛民众,天台宗也只是依附在禅宗之下毫无作为。虽然宋朝皇帝对佛教不错,当他们主要还是以道教为主;而佛教一直受到儒家和道教的攻击,而且佛教的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反对僧侣信徒专研佛经,净土宗一门深入对许多经典也毫无精通,天台宗的传承早已断代后学者也只是靠自己的理解,面对儒家和道教的攻击只能尽力圆融三家以减少冲突。到了宋徽宗因为皇帝崇信道士林灵素,林灵素原本是沙弥因为偷喝酒被师傅教训,气愤去做道士据说修雷法有成,为了报复佛教请徽宗下令和尚改为德士,佛改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的装扮要跟道士一样;此令一下有些和尚抗令自杀或者被流放。还是太子的钦宗请了一些西域修密宗胡僧跟林灵素斗法,说如果胡僧赢了就把佛教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去除道教化。可是修密宗的胡僧都被林灵素的雷法打败。一直到发生水灾,林灵素无法禳水灾,太子登城门拜四方大水退,徽宗才下令佛教恢复原来面目,不必受道录司管辖。 南宋和金朝时期禅宗大兴,日本高丽的僧侣积极来华学习禅宗,但是佛教经过林灵素的道教化另两教在民间以为都是本来一家;僧侣只管打坐的习禅,一门深入的念佛,也不管这些。可是禅宗和净土宗内讧,禅宗看不起净土宗,禅僧认为无需去极乐世界,心净则净土所以不要去其他世界。净土宗说禅僧打坐无法了脱三界,更斥责禅宗不尊敬佛像经典,禅僧不礼佛不看诵经典;并举了禅宗高僧圆寂之后都是在轮回转世如五祖寺的主持戒禅师转为苏东坡,雁荡山僧转为秦桧等等的故事。甚至连道士也斥责禅僧如列入: 钟吕传道集 钟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于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定中以出阴神,乃清灵之鬼,非纯阳之仙。以其一志阴灵不散,故曰鬼仙。虽曰仙,其实鬼也。古今崇释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诚可笑也。” 崇释之徒指的就是禅僧。净土宗和禅宗一直到明末的莲池大师主张禅净结合,两宗争论才结束。

明代以后的世俗化

明朝的兴起与元末信奉明教与白莲教的红巾军息息相关,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对宗教采取抑制和利用兼并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断摩尼教、白莲教与弥勒教等宗教组织再度变成反朝廷的起事军,并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结果,得到“皇粮”全面保障的佛教与道教演变成缺乏精神上的创新追求,亦脱离广大信众,民众转而寻求民间宗教作为慰藉,而北直隶军人罗思孚则采用禅宗思想,开创了知名的罗教,罗教的无生父母之说,影响了所有的民间教派。

明朝中期以后,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动加强的刺激与儒家的矛盾尖锐起来。这种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强烈反对寺院修建并发表辟佛言论。集中体现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会理念并倚赖士大夫群体的努力。其变动因素和矛盾来源,则在诸教向国家政权机关的渗透、皇室特殊化行为、民间泛神论多元信仰倾向、部分士大夫的三教合一信仰综合主义。在此期间,作为内在动力的宗教本土化、世俗化运动,对宗教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汉传佛教政策有同有异。其重要差异之一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政策与对西部边疆政策紧密相关,而对汉地佛教政策则于周边关系政策基本无关。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传佛教为“番教”,认同程度逊于内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藏传佛教的喇嘛多擅长某些“法术”,对其有特殊兴趣,并因而导致士大夫针对相关政策的批评。

中国大陆与台湾目前有一定数量的佛教徒,也包括不少文化上的佛教徒。

日本

由朝鲜半岛传入,曾经被本土神道教信仰者物部氏排斥,跟信仰佛教的苏我氏打了十几年的战,物部氏的领导人遭到射杀;佛教才得以传播。到了平安时代日本两位高僧空海和最澄前往中国学习密宗与天台宗,回到日本空海建立高野山为密宗根本道场,最澄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密宗道场成为一直到现今仍然日本佛教的两大丛林。近代明治维新兴起废释毁佛,隔年新任的太宰官下令恢复佛教,并允许僧侣可以娶妻生子吃肉喝酒,形成现今的日本佛教。日本有约50%-70%人口佛教徒,也包括不少文化上的佛教徒。

韩国

经中国传入,在三国和高丽时期佛教兴盛,到了李成桂建立朝鲜,因朱元璋斥责高丽王朝崇佛过度;李成桂采取崇儒抑佛政策,导致佛教遭到致命打击,甚至连出家都被是为非法,而且僧侣没有诏令不的进入京城,僧侣地位位于社会底层。一直到倭寇入侵朝鲜,妙香山普贤寺的方丈西山和尚组织三千名僧侣抵抗,得到朝廷褒奖,佛教才有喘息之机。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总督解除对佛教的种种禁制,佛教得以大力传播,还允许僧肉食侣娶妻。目前韩国有逾6成的佛教徒,北朝鲜由于是共产主义佛教遭到限制。现在“曹溪宗”是韩国25个佛教流派中最大、最权威的一支,各界均对其“敬而亲之”。“曹溪宗”在韩极具影响力,被视为有左右韩国选举的力量不论韩国新任总统还是总统候选人,无论是不是佛教徒,他们都会到“曹溪宗”的寺庙拜会高僧。

美国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国近年快速发展,已有信徒150万左右,是美国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后来改信佛教的。并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人们认为像达赖喇嘛和一行禅师这样的杰出佛教大师们在向社会贡献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别人信奉什么。”据 Association of Statisticians of American Religious Bodies 2010年的调查,大部分美国佛教徒住在东西两岸,约75%的佛教徒住在人口超过一百万的都会区,而加州圣荷西是佛教徒人口比例最高的都会区,占1.25%。不少佛教徒是犹太人。

香港的天坛大佛

香港的天坛大佛。

宗派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指释迦摩尼35岁时禅定后见证造物主如来证果开始,到分裂为部派佛教之前不分宗派的佛教。此时期无经典,明心见性与破除己身无明,方是唯一成佛之路。

部派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主流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信仰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有人认为,在当前的汉语之中,“小乘佛教”一般作为历史名词使用,并不含有贬义。但在一般人普遍的认知中,相较于“大乘”,“小乘”一词确实含有贬谪意味,故此种争议性语词在相互尊重的原则下,多数良知谦和的大乘佛教徒已渐渐改除不用。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论是有情众生还是物质元素,乃至时间空间,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本质为空。“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来都是有情众生所感知的“象”而已。而且即使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成为阿罗汉,按照大乘佛教的标准来看只能算是解脱个人的苦,不是圆满的觉。而真正彻底的解脱,只有生起对一切众生的大悲,为究竟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而成佛才能达到。众生都应该成佛,众生也都能够成佛(瑜伽宗主张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然《大般涅槃经》卷20记载:如来为一阐提而演说法,何以故?因为“一阐提者复有利根、中根二种,如来善知一阐提辈能于现在得善根者则为说法,后世得者亦为说法。”由此可见,一阐提还是有生起“善心、善根”之日,而离开“一阐提”,还是可以成佛。)众生在成佛之前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修行。

这种以成佛为终极目标进行修行的称为菩萨道。

禅宗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塔林

河南省嵩山少林寺塔林

闽江金山寺

闽江金山寺,John Thomson 摄于1871年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脱。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达摩为震旦(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师徒次第相传,直到传到五祖弘忍之后,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禅和南宗禅。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惠能之徒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惠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中国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派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代以降,禅宗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兴旺,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传入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地区。

净土信仰、净土宗

日本净土宗寺庙

日本京都府宇治市平等院,日本净土宗寺庙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不动净土信仰、药师净土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净土宗因提倡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法门主要是对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持名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种,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持名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佛教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金刚乘佛教

现代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6、7世纪,密教兴起。有人认为密教是大乘佛教吸收印度原始婆罗门教和性力派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其教义与大小乘佛教同样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为了希望迅速成佛,所以在修习大小乘共同道,在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以“持咒”、“观想”等来修习止观,从而迅速积极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