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
2015-2-1 16:41|查看:2948|评论:0|字体:小 中 大 繁体
大乘(梵文:महायान,mahāyāna),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传统(在某些分类中,则列出三大传统)之一,大乘佛教信徒称他们之外的佛教宗派为小乘。在某些传统中,金刚乘被认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个分支,但也有将金刚乘与大乘、小乘并列,成为第三大传统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缘觉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称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台湾、日本、朝鲜半岛、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词语释义
犍陀罗国公元1-3世纪诸天与菩萨浮雕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直译。Mahā是大、伟大的意思,Yāna则是乘,可指车辆、船舶等一切交通运载工具,在这里是对教法的习惯称呼,大乘的意译就是大教法。梵文音译有“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大乘的“乘”字在现代汉语中发成长的“成”,汉语拼音是chéng,旧时和目前台湾亦读作胜利的“胜”,汉语拼音是shèng。
大乘佛教认为,大小乘教法的区分,主要在于自利与利他的不同;能够自利利他,圆满成佛的教法为大乘;而只求自利,断除自身烦恼的教法,则称小乘。在《法华经》譬喻品中,将声闻之道譬喻为“羊车”;将修菩萨道者,称为“大乘”,因其度众生多,以大“牛车”喻之。又如《大方等大集经》称“其乘广大故名大乘”,大乘佛教以“普渡众生”成佛为目地。
学者Jan Nattier指出,术语“大乘”是菩萨道的同义词,在某些最早的大乘佛经比如汉灵帝末年译《法镜经》中,其含义与部派佛教对菩萨道的解释没有本质区别。与菩萨道之“大乘”相对,声闻弟子的解脱道则是“小乘”,这个称谓在最早期的大乘佛经中相较很少出现。没有佛教僧团自称“小乘”,当大乘教团将“大乘”作为自身的专属教派称谓,而将其他部派称为“小乘”时,也隐含对于这些传统佛教教团的不满与轻视之意。
以“大乘”来称呼菩萨道,在汉译的《阿含经》中就已经出现,如:
《杂阿含经·769经》:“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
《长阿含经·第2经》:“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
《增一阿含经》“序品”中有:“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为杂藏。”“四意断品”中有:“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
南传《相应部》、《长部》和《增支部》等中没有“大乘”、“小乘”之词。《阿含经》中采用“大乘”一词来表达对佛法的尊崇,有学者认为,其含义与后世常见的解释不尽相同。汉译佛经的时期,在印度已经是大小乘佛教并立,汉传佛教初起时,大乘佛教在中国就已经取得有利地位。根据与南传《巴利经藏》的比较结果,学者如印顺等人认为,汉译《阿含经》中的“大乘”一词,有可能是在翻译时才加入。
学者Seishi Karashima提出,在早期的犍陀罗语版本的《法华经》中,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形式是俗语词mahājāna即雅语的mahājñāna(大智)。在后来转写为雅语时才变为mahāyāna(大乘)。
学术定年
大乘佛教宣称其起源于释迦牟尼时代,经典由释迦牟尼本人完整传出,早于部派佛教各派,如《文殊师利问经》宣称,上座部与大众部皆是从大乘佛教中分支出来。但在考古及文献证据上,这个说法的支持度不足,虽然大乘佛教的核心教义有可能溯源到原始佛教时期,但是其经典及教义体系,学者一般相信是随着时代及地区演进发展出来的。
尽管从文本批评等学术方法来看,大乘经的集成与出现年代较晚,但是大乘佛教的思想的根源,有可能追溯到更早之前,只是在最早的文献中并没有将这些思想标志出大乘佛教的名称。近代以来的研究表明,不同程度和数量的大乘教法,都可以在古印度各个部派佛教记载中找到类似记录,例如公认为最早期佛经之一的《犀牛角经》当中,就存在一些与大乘思想一致的段落。大乘佛教起初没有另立僧团,而是接受传统部派佛教的戒律,在部派佛教之中发展。其教理学说与部派佛教,如大众部系、说一切有部、分别说部及经量部都有着很深的关系,甚至在古代印度的上座部中有部派被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乘佛教在部派佛教之中发展,两者之间有紧密互动,使得两者之间的差异难以简单的从文献研究中了解。一部份学者如水野弘元及印顺等人,主张大乘佛教的般若及空性思想,比后期部派佛教的诠释,更贴近于原始佛教的最初概念。
在佛教研究中,对于大乘佛教出现的确定年代,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早期历史研究的史料十分匮乏,对于佛教的早期发展的记载更是缺乏。其次,各部派佛教的文献本身也留存的很少,除了南传上座部之外的各部派三藏,都没有被完整留下来,特别是大众部系,主要的三藏经典都散失了,只留下片断。这使得学者对于佛教的早期发展,所知并不明确。可以用来考证大乘佛教早期历史的文献,主要为大乘佛经本身。因为这类文献主要是为了信仰而写作,又充满了信愿、传说,很少明确写出可信的集出时间、地点与人物,难以分办何者为史实,何者是虚构,学者在信仰与求真之间进行研究,更添困难。在客观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以《本生经》体现的波罗密,还是以《般若经》中的自性空或《法华经》中的三车譬喻,作为大乘教法的标志,不同观念下解读出的大乘佛教起始时间就有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佛教研究,一般根据汉译佛典的年代,来推估出大乘佛经集成的年代,再根据大乘佛经出现的年代,来推估出大乘佛教的发展状况。有一些学者根据大乘思想与大乘经相伴而来的假设,认为大乘佛教约在公元1世纪时开始在印度流行,约在贵霜帝国时代。一般认为,在2世纪至3世纪间,即中国后汉至南北朝时代汉传佛教出现之时,大乘佛教已经在印度正式确立。对大乘佛教本身,其教义发展又可以做出不同的断代。
传统汉传佛学,根据《解深密经》的三时教说,将佛教发展分为三期,第一期为阿含声闻佛教,属小乘,大乘则分为二期,前期为空宗,后期为有宗。若加上显宗与密宗分立,大乘则可分为三期。
现代佛教研究中,根据文献比较,通常也将大乘佛教分为初期及后期两个阶段,初期有许多流派,但以空性为共同主题;后期经典则提出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等学说。另一种分类法,则是在后期佛教中又区分出秘密大乘佛教,形成三期分类。一般来说,佛教研究学界,以龙树著作为分界,作为大乘佛教的前期与后期的区分:在龙树著作,如《大智度论》与《十住毗婆沙论》等书中引用的大乘佛经为前期大乘,而龙树著作中未引用的大乘佛经,则称为后期大乘。其分界点约在3世纪。
杂密之后的真言密教等经典,宣称起源自大日如来等在诸天界等地所说之法。有关的学术问题在密宗或金刚乘主题中研讨。
历史沿革
印度佛教前期
阿旃陀石窟壁画中的莲花手菩萨
大乘经如《法华经》中,记载了佛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汉传还记载有印度传说称,佛灭后众弟子在王舍城外灵鹫山七叶窟结集界内外会诵经典,界内讲堂中进行的结集,名上座部结集,在二十余里外进行的界外结集,名大众部结集,原意指此派僧人众多,后来有人将其引申为能运载无量众生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
佛教部派分裂最初起源于佛陀涅槃一百年之后,因“十事非法”之争,形成印度东部僧团与西部僧团间的严重分歧,但未决裂。后于阿育王时期,因“大天五事”,彻底公开决裂为大众部与上座部,史称根本分裂。此后佛教在三百多年间一再分立出各种流派,如南传分派的十八部,北传分派的小乘二十部,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
在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所处的前3世纪时代,佛教迅速发展,九批比丘被派往周围各地弘法,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显示出大乘信仰与理念。如强调慈悲与平等,提倡不食肉主义,戒杀放生,慈善环保,强调慈航普度的菩萨行思想,强调不分贵贱、种族、国家的众生平等。
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野蛮的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众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义,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及菩萨行思想里。阿育王本人,其归依佛教后的半生,信仰与行动都显示出一个坚定大乘菩萨道行者的风范。不过,可能限于当时社会环境等原因,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等级思想环境的影响下,显得超前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当时显然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与推行。太虚法师认为此阶段属大隐小显时期。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分裂完全是两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阿育王派高僧前往各地传播,不同地区的社会人文传统及人的根性的不同导致。其次,开始时对戒律的认识上的细小差别也是原因之一。事实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派别大小乘教法进行限制,其下属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种教法的,但他们必须遵守本部派的传统戒律。
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法藏部传为目犍连子帝须之大弟子昙无得所领导,昙无得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区弘法的高僧。该部以传承含有菩萨藏与咒藏的五藏而闻名。有一支形成了化地部,另一支饮光部有大部分同法藏部类似的思想。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的上座部,形成了说一切有部,其宗师迦多衍尼子著《发智论》提出了“异生修道”的划时代理论创新。大约同时代,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部等,即南传佛教所称的案达罗派。
上座部的另一支分别说部,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僧伽罗国,其又称赤铜鍱洲,故斯里兰卡的部派又称赤铜鍱部,后来经过分化形成了包容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坚持固有传统的大寺上座部,无畏山派一度是斯里兰卡佛教中心。大约公元3世纪末时,大寺派指责住在无畏山寺的说大空部为非佛说,并最终借助王权力量将其彻底消灭。玄奘三藏在7世纪上半叶考察印度时,除僧伽罗国无畏山寺外,在印度佛教核心区域的摩揭陀国等四国,也有并学大乘教法的上座部伽蓝,玄奘三藏称其为修学大乘上座部法。大寺派传往东南亚形成今天的南传佛教。
在中西部印度发展的上座部形成犊子部,因对《发智论》中一颂的释义不同,而分裂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迦湿弥罗国的说一切有部在贵霜帝国迦腻色伽一世时著《大毗婆沙论》达到鼎盛,其中提出了“佛种性”和顺解脱分理论。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不满《大毗婆沙论》中对其进行的全面批判,而分立为经量部,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在贵霜帝国时期,大乘佛教逐渐兴起,却不能说之前的就都是小乘佛教,如作为部派佛教理论权威的说一切有部,在传说为其四大论师之一世友尊者所著的《异部宗轮论》等中,都有清晰记载。
印度佛教中期
贵霜帝国时期的佛陀及协侍菩萨雕像
随着公元前后印度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书面经典的大量出现,客观上为大乘教法的推广与普及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大乘佛教的经典甚多,汉传分成五类,分别为般若门、华严门、方等门、法华门、涅槃门,称五大部。《大般若经》、《华严经》、《大方等大集经》、《大宝积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等经典。
此时,印度马鸣、龙树等大乘菩萨纷纷出世。马鸣写了很多论著如《佛所行赞》等,大乘佛教兴盛超过小乘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龙树著《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有弟子提婆著《百论》,大乘佛教更兴,建立了般若中观学派。
其后又有印度僧人无著、世亲,依据《瑜伽师地论》创立“唯识论”,形成瑜伽行唯识学派,后有陈那、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及无性、法称、月官等硕学,盛极一时。中观学派则有清辨及佛护、月称等,起而复兴。中观论和唯识论被认为是大乘佛学的两个主要理论基础,唐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说:“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在印度南方,则有如来藏思想盛行,形成如来藏学派,后与唯识学派合流。
印度佛教晚期
《理趣经》金刚萨埵五秘密法
佛教经论中对密意契经最早引述见于说一切有部《发智论》,无著《集论》认为需要对其进行秘密抉择。在笈多王朝时期,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罗门教和当时新兴的怛特罗密教咒语、手印、宗教仪规和瑜伽术身体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套极富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实践方式,就是密宗,在波罗王朝时达到极盛。它采取师徒秘密传授制度,要得到上师的入坛灌顶,受法修行直至最终成为有传法资格的阿阇梨。唐朝时期由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藏将胎藏界和金刚界密法传入中国称为唐密,它可分成三个部分,就是杂部,纯部,瑜伽部。相对于密乘,日本弘法大师空海,把密教和大乘佛教的理论部分称之为“显乘”。最后产生的“无上瑜伽密教”于西藏佛教前弘期传入其中。
在北宋译《佛说秘密相经》中,甚至提到莲华与金刚杵相合:“是故,于彼清净莲华之中,而金刚杵住于其上,乃入彼中,发起金刚真实持诵,然后金刚及彼莲华,二事相击,成就二种清净乳相,一谓金刚乳相,二谓莲华乳相。”这是女根、男根的暗示用词,但东密观想是真的用这两样法器结合,并非是性器官;台密和藏密的观想是想莲花化成以为美妙天女跟自己交合,这称为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或者“密乘”。由于密教和婆罗门改良后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甚至流行主要崇拜佛菩萨的化身护法神,即婆罗门与印度诸神,不再把佛菩萨作为主尊,便注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无的命运。
向外传播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般若佛母像
大乘佛教在兴起以后很快向外传播,一度成为中亚地区的主要宗教,即所谓的北传佛教。北传佛教主要由北方经丝绸之路向中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等国传播的佛教流传称为北传佛教,形成北传佛教,其经典多以梵文为主、少数为中亚文字和中文。
公元前后的古印度,正是口颂佛经书面化的时代。几乎同时代中国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是以皇室官方组织,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随后数百年间,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鸠摩罗什、法显、真谛等,都是通宗通教,具足神通的证果圣者。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著《成唯识论》,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此时的东土汉传佛教,各大宗派纷纷成熟,高僧辈出,更有菩提达摩教外别传至六祖惠能著《坛经》,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及我国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目前,中国翻译收集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
另一个方向上,晚些时候,大乘佛教则传入尼泊尔、西藏境内,和当地的苯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显密并重的藏传佛教。西藏的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尔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国传入。在赤松德赞时期,印度佛教僧侣寂护将随瑜伽行自续派传入西藏,并请莲花生大士来到西藏,制服了本地原始苯教,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后在朗达玛灭佛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觉囊派等各派的传承。在宗喀巴大师创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后,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教,显密宗双修。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经典
11世纪兰札文梵语《八千颂般若经》贝叶。
主要经典举例如下:
《方广大庄严经》、《普曜经》、《大般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大般涅槃经》、《胜鬘经》、《楞伽经》、《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大日经》、《金刚顶经》、《楞严经》、《圆觉经》,《大智度论》、《中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唯识三十论》、《大乘起信论》、《坛经》、《密宗道次第广论》等。
信仰特点
救苦救难的大乘菩萨,拥有许多只手和器具,代表无限的决心和能力。
从基本信仰上来讲,大乘佛教三世十方每个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但在本娑婆世界内,这个阶段只有释迦牟尼一尊佛为教主。大乘佛教并不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个阶段会有两尊佛。至于肉眼所见的释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实相。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曾在人间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证悟之道的一个“模范”。释迦牟尼佛来人间诞生,示现成道,度化世人只要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去修证,就能够达到佛果。
在修证上来说大乘佛教视只求自身了生死、脱轮回、离烦恼的小乘教徒为“自了汉”,认为这只是最粗浅的认识;大乘教徒认为要想成就佛果的话,不但要有自度的决心,更要有度人的决心。大乘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必须是一方面通过思辨、禅修来实证此金刚性如来藏空性心、实相心,并获取无上实相智慧;一方面以利乐众生的慈悲心,行种种六度波罗蜜之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谓的“悲智双运”。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最后的无上果位,成为佛。
菩萨是大乘佛教的楷模,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学说是大乘学说的主要论题。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化身指佛陀为度脱众生,随应显化之身;报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乐并给十地菩萨示现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体之自性身。许多大乘经典都说佛有无量之多,但一致承认其本质为同一的法身。大乘有很多菩萨。
在理论上来说,大乘佛教也否认部分小乘部派的“我无法有”的观点,而认为“我法皆无”。也就是说,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缘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佛在般若诸经中处处宣讲有能生万法的实相心,祂虽是无形无色,虽是空性但确实有,以祂能生万法且永不断灭故,故佛陀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第二十七品曾开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大乘佛教修法
位阶与时程
大乘行者除了修学小乘解脱道之断除我见、三缚结等,还得致力于消除性障、护持佛法、以修集佛道上所须广大福德资粮;大乘法始由修六度波罗蜜万行之熏习与广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我执,双证能取、所取空 , 于信力、定力、慧力、无慢及福德、正见具足时,一念慧相应,“开悟明心”证得诸法实相心为入道初阶,发起法界实相之般若慧,进入“内门修六度万行”的见道位而不退转时,即进入十住位菩萨。
悟后发起大悲心,受生愿、大菩提愿,自度度他,并次第精勤进修般若慧与修集福德,渐次达于十住位的,再历经十行、十回向位而入初地、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乃至于等觉、妙觉位, 尽断“我见”与“我执”的现行与无始无明上烦恼随眠、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先渐次修除阿赖耶识性而成异熟识、再断异熟识性而成纯善性之无垢识,证得四种涅槃、获得四智圆明,成就佛地境界。
大乘须经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集无量福德与智慧,方能圆成一切种智,理事圆融,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究竟果位。
科目
四弘誓愿
一个学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么这就是一个修大乘的菩萨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无量心
立志度众的大乘菩萨,要培养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即爱护众生,给以欢乐;悲即怜悯众生,救拔苦难;喜即喜众生之所安,乐众生之所乐;舍即苦乐等观,无有恋着。
六度四摄
大乘菩萨行者,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所以要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布施度: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财包括金钱和财物之外财及体力和血肉等内财;法包括知识、技能等世间法及佛菩萨的出世间法;无畏就是解除众生的苦恼、悲伤、惊恐和痛苦。
持戒度: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错误、清净无染。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
忍辱度: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饥渴、冷热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骂、毁辱、毒害等人为苦;谛察法忍,住于善法中,不生疑惑、动摇、执著、贪爱等感情。
精进度:包括披甲精进,不畏艰难、苦行;摄善精进,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利乐精进,利乐度化、毫不懈怠。
智慧度:包括世间及出世间等各种智慧。
此外还要修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接近摄取众生,争取他们的信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温和悦耳的语言与他们交流,做一切对众生有益的事情,与他们和睦相处,作他们的表率,同他们一切修行。六度四摄为一切菩萨行者所必修。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
分享到: |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圆梦西藏』拉萨+林芝+大峡谷+日喀则+纳木措+羊卓雍措_9日8晚跟团游
¥5100/人起
『深入藏地』西藏阿里南线+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转山+古格王朝10日深度游
¥2800/人起
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