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2015-2-2 17:36|查看:2414|评论:0|字体: 繁体

阿弥陀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注》所附之弥陀像

阿弥陀佛(梵文:अमिताभ,Amitābha;藏文:འོད་དཔག་མེད།,藏语拼音:Ö-ba-mê,威利:'od dpag med,又译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又称为无量寿佛(梵文:अमितायूस्,Amitāyus;藏文:འོད་དཔག་མེད་,藏语拼音:Cê-ba-mê,威利:tshe dpag med)、无量清净佛、弥陀佛、甘露王如来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认为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他方佛。大乘佛教各宗派普遍接受阿弥陀佛,而净土宗则以专心信仰阿弥陀佛为其主要特色。

在大乘佛教初期发展时,阿弥陀佛与东方妙喜国土的阿閦佛有同等地位,密宗以其为五方佛之一,为莲花部主,主妙观察智。但因为净土宗的影响,在唐朝之后,阿弥陀佛成为汉传佛教中的信仰主流之一。后期的中国佛教徒,多以药师如来主消灾延寿、阿弥陀佛主往生事。

名号释义

巴利文三藏中未记载阿弥陀佛。在汉传佛教中,最早译出的净土经典《般舟三昧经》将其名号译为阿弥陀佛。鸠摩罗什译本《阿弥陀经》,也使用阿弥陀佛译名,成为最通行的说法。经中说,因为他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名为“阿弥陀”。玄奘译本中,没有阿弥陀佛这个名称,而是使用无量光佛(Amitābha,单数主格为Amitābhas),和无量寿佛(Amitāyus)这两个名字,藏传《无量寿经》、现代学者穆勒(F. Max Muller)收集的梵文《无量寿经》皆和玄奘译本相同。

在梵语中,无量光佛(Amitābha)与无量寿佛(Amitāyus)都来自同一个字根 amita(阿弥陀)。 Amita来自梵文动词字根 मा(mā-,意为“测量”)的过去分词 mita(弥陀),加上否定词头 a(阿),意为“无量、无可测量”。后缀 ābha 是“光”的意思,意译为“无量光”,音译阿弥陀婆或阿弥多婆。另一个梵文名 Amitāyus,后缀 āyus 是“寿命”的意思,意译为“无量寿”,音译阿弥陀庾斯。

《般舟三昧经》中说,成就阿弥陀佛念佛三昧时,可以见到一切诸佛。《观无量寿佛经》第九观,观阿弥陀佛色身庄严,当观想成就时,能见一切诸佛。印顺法师认为,修持观想阿弥陀佛法门,成就念佛三昧,即可见无量诸佛;观阿弥陀佛,即是观无量诸佛,因此阿弥陀佛被称为“无量佛”;此为阿弥陀佛的根本义。

宣扬专修阿弥陀佛法门的经典中,影响最广的,首推曹魏康僧铠译本《无量寿经》。在此经中,以无量寿佛(Amitāyus)为他的主要名称。在《无量寿经》中,也记载阿弥陀佛另一个名号为无量光佛(Amitābha)。宋施护《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以无量光佛为他的主要名称。三国吴支谦译《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称他为无量清净佛。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又称往生咒)称他为“阿弥唎哆”。阿弥唎哆,梵语amṛta,为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意译为“甘露”,表示永生,佛教以此来表示永远的涅槃,有“甘露味”、“甘露门”、“甘露道”等等的说法。因无量寿佛,梵音与“阿弥唎哆”相近,且寿命无量,因此又有甘露王的称号 。

其他翻译还有: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甘露王如来、无量佛、无量寿佛、阿弥多廋、无量光佛、阿弥多婆、阿弥亸皤、阿弥陀婆、无量清净佛、月巴墨佛、无极尊。

藏传佛教中,阿弥陀佛其实也有无量光佛与无量寿佛两种不同译法,与汉传佛教相同,只是汉传佛教多意译作无量寿佛,藏传佛教多意译作无量光佛。

除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外,也有其他世界的佛,拥有“无量光”与“无量寿”的名号。《十住毗婆沙论》中,十方佛的西方佛,名为无量明佛。

日本东密兴教大师,根据金刚界经典,认为阿弥陀佛即毗卢遮那佛的化身(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明朝净土宗的莲池大师也有相同的看法。

种子字

阿弥陀佛的种子字是hrīḥ,梵文:ह्रीः 藏文作:ཧྲཱིཿ。与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字相同。

咒语

往生咒 namo amitābhāya tathāgatāya tadyathā amṛtod-bhave amṛta-siddhaṃ bhave amṛta-vikrānte amṛta-vikrānta gāmini gagana kīrta-kāre svāhā

藏传

阿弥陀佛心咒 oṃ amideva hrīḥ

日本流传

阿弥陀佛心咒 oṃ amṛta-teje hara hūṃ

阿弥陀佛心中心咒 oṃ amṛte hūṃ hūṃ

比较宗教研究

有一些学者认为,弥陀信仰受到中亚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太阳神崇拜影响。学者认为,阿弥陀(Amita)从词源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波斯和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密多罗(梵语:Mitrá-, Mitráḥ,阿维斯陀语:Miθra)。而亦有学者认定,阿弥陀佛的信仰出自印度文明内部,即在《考史多启奥义书》中描绘的梵天玉座名为“无量威力”(Amitojas)与佛教的“无量光”之理念相通,并且这一奥义书中的死后世界在细节上和极乐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极乐世界中的七宝莲池,黄金大地,也与印度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形态密切相关。

在《瑜伽经》注疏中,七层天界第四层之中居住的神明,有位名为阿弥陀婆。学者木村泰贤认为这可能与阿弥陀佛有关联。

阿弥陀佛经典

最早传入中国的与净土有关的经典为《般舟三昧经》,由支娄迦谶于东汉时汉灵帝光和二年翻译。该经描述了通过观想或念诵佛名,而使十方诸佛特别是阿弥陀佛现前的法门要义。

《阿弥陀经》由鸠摩罗什翻译。该经用简洁华丽的笔法描绘净土世界的清净庄严,并有持名念佛的法门。现存唐玄奘的重译,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与《阿弥陀经》类似的短篇佛经尚有《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简称《鼓音声经》,译者不详。该经也是释迦解说阿弥陀佛功德之作,但有两点特色:一为经中记载的阿弥陀佛父母之名;二为经内含的“鼓音声王大陀罗尼”。《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系刘宋畺良耶舍译。此经目的在于指导净土修行者对极乐世界进行观想,其中十六种观门中的最后三种主要描述了“九品往生”的状况。

《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主经,介绍阿弥陀佛前生法藏比丘的功德和他立誓成佛所许的本愿。该经有众多译本,现存的有东汉、孙吴、曹魏、唐朝、宋朝译出的五种不同版本。其中唐代译本被明代的藕益大师认为是五个译本中最佳的,而曹魏版则得到印光大师的支持,流传较广。而不同时期也有不同人作出努力,尝试把这几个译本会集起来,形成一综合的会集本。现代较流行的会集本是民国夏莲居所撰,得到净空法师的推崇而传播。

密教的《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无量寿如来十甘露真言》等法门。而单纯的密经里,阿弥陀佛也时常占有重要的位置,作为莲花部的部祖,大日如来妙观察智的显现。因此,对阿弥陀佛的崇拜和密教手印与仪轨结合在一起。

身世背景

多部经典记载了阿弥陀佛的不同本生因缘:

妙法莲华经》:阿弥陀佛、阿閦佛与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皆是大通智胜佛的十六个儿子之一,因修行《妙法莲华经》而成就。

《悲华经》:阿弥陀佛过去世中,出生在删提岚国土,名为无诤念王,因其大臣宝海的劝告,随宝藏如来修行,又名无量净。他生有千子,其长子不眴后来成为观世音菩萨,次子尼摩则成为大势至菩萨,其后诸子为文殊师利、普贤、阿閦佛等。其大臣宝海即为释迦牟尼佛的前世。

《观佛三昧海经》:在过去世中,在空王佛门下有四个比丘,阿弥陀佛为第三比丘,因修行念佛法门而成就。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阿弥陀佛出生于清泰国土,为转轮圣王月上之子,其母为殊胜妙颜,其子为月明。

《佛说济诸方等学经》:在离垢〔火佥〕成就功称如来至真等正觉在世时,阿弥陀佛的前世为净命比丘,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为为法比丘。净法比丘一心宣扬空法,毁谤净命比丘,最后堕入地狱。因此释迦牟尼在五浊恶世成道,而阿弥陀佛在净土成道。

《一向出生菩萨经》:阿隬陀佛为大转轮王持火之子,名为不思议胜功德,他在宝功德威宿劫王如来门下,因修持入无边门陀罗尼而成就。

《觉智方广经》:释迦牟尼曾对大目犍连说,在过去世,名称高显如来门下有位比丘,名等,他修行大乘,但是因为轻慢甚深法,将投胎至长寿天。高显如来以神通发现,这名比丘因在长寿天中无法修行,命终后将坠阿鼻地狱,之后投生人世也将会聋哑,无法修行。高显如来以化身于多生中教导这位比丘,使他成佛。高显如来即是现在现一切义如来,这位比丘则是无量光如来。

《佛说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在成佛前的一个世间,是妙喜国的国王——世饶王。在他当国王时非常喜欢听佛讲经说法,他的悟性也很强,佛讲的这些道理他很快就理解了。此后他决定潜心悟道,并放弃了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比丘。他认为人在世间,苦海无边,于是他决定要帮助芸芸众生脱离苦海。他感到众生的苦是来自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世界。来自内心世界的苦是因为众生的贪欲恶欲所致,来自外部世界的苦是由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秽土”。再说还有轮回之苦。他想,如果要有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世界该多好呀,在那个世界里人们的心里没有任何贪欲、恶念,众生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纯洁。这样每个人的内心就会没有痛苦。痛苦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内心的痛苦就不存在了。痛苦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外部的客观世界(既我们的生存环境)。他想,如果在外部环境上没有四季、寒暑、阴晴的变化,永远是那么的凉爽舒适,心地清净平等,也没有轮回的世界,众生永远生活在这样一个极乐世界里该多好呀。

从此他发下四十八个大愿,一定要成就这样一个世界。要知道他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比拟的,这愿力的力量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经过数劫的努力,他的无边愿力终于帮助他成就了这一宇宙中最理想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从此成为了十方一切诸佛都共同赞誉的阿弥陀佛。众生通过念佛一心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道,与诸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聚会一处,能够听受佛法,而且寿命无有穷尽,还可以知道各处其他众生的心念和命运,得到与佛无二的智慧。

念佛往生极乐国土

佛教净土宗或称显教信众均认为,念佛成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国土,阿弥陀佛手持莲台,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清净大海众菩萨会接引十方念佛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讲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推荐人们到只有欢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去生活,其要求就是信、愿、行(念佛)具足,这是不分利根、钝根,人人都可以修学、都可以成就的法门。如果在“信、愿、行”外修持三福、具足众戒、念佛功夫深,往生的品位还要更高。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称叹阿弥陀佛功德,所以念阿弥陀佛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加以护念。而且,不管是根性高下,只要念佛,乃至十念,现前、将来,必定能够成佛,这是阿弥陀佛成佛前发的大愿之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持佛法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无量寿经》)。今生能够接触到阿弥陀佛,也是无量劫来积累善根、福德、因缘的结果。十方诸佛与大菩萨都发愿要帮助念佛众生往生西方。众生往生西方成佛之后,得佛智慧,还可以任意到各个佛国,帮助、救度无边众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阿弥陀经》)”

华人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后将继任西方教主。念佛法门即是在中国佛教流传悠远的净土宗。五代永明延寿大师,据说曾作四料简来宣扬净土信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关于阿弥陀佛的主要经典,包括《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等。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