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释义

西藏千途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行者物语 > 名词释义 > 宗教名词 > 摩尼教(明教)

摩尼教(明教)

2015-2-5 17:11|查看:5131|评论:0|字体: 繁体

摩尼教

摩尼教神父在办公桌上写作。手稿来自高昌遗址。

摩尼教,又称作牟尼教、明教,是一个源自古代波斯宗教祆教的宗教,为西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ܡܐܢܝ)所创立。这是一种将佛教基督教与伊朗阿胡拉·马自达(见祆教)教义混合而成的哲学体系。其教义认为,在世界本源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世界,即光明与黑暗,即初际,光明与黑暗对峙,互不侵犯。中际时,黑暗侵入光明,二者发生大战,世界因此破灭。后际时,恢复到初际,但黑暗已被永远囚禁。摩尼教认为,物质世界出现前,黑暗物质与光明精神互斗,出现后,则是黑暗入侵光明,所以摩尼教反对物质,认为是黑暗。

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最初也加入这一教派,作过前后长达九年的“摩尼教徒”。后来奥古斯丁脱离并反驳摩尼教。

摩尼教的创教者摩尼生于公元216年,242年在巴比伦传教,277年被钉死于十字架。他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传统。

起源

摩尼教起初在巴比伦传教,在波斯萨珊王朝信任下在波斯传教,但好景不常,巴赫拉姆一世即位后,因其笃信琐罗亚斯德,摩尼教被视为琐罗亚斯德教的异端,创始人摩尼被巴赫拉姆处死,教徒被迫逃亡。有些教徒抵达罗马帝国,但罗马人有崇拜朱庇特、阿波罗等神祇的国教,摩尼教因此被视为邪说,在罗马也是不合法宗教。皇帝戴克里先在296年下令将出家修士火刑,经书焚毁,在家信徒也被斩首,只有到达河中后摩尼教才可以立足。

神学思想

光与暗,善与恶,永远是敌对与竞争。譬如说:上帝是善良的,那么缺乏善良就是罪恶;正如黑暗是因为缺乏光明一样。它讲心灵与物质的关系,还有得救方面的论述,有些与诺斯底主义很接近。

组织

摩尼教的组织分为专职的“阿罗缓”与在家的“耨沙喭”。“阿罗缓”汉语也依波斯语音译为“电那勿”(中古波斯语:ardawan, dēnāwar;拉丁语:electi;叙利亚语:ܡܫܡܫܢܐ)。阿罗缓包括下列成员:

阎默(叙利亚语:ܟܗܢܐ;帕提亚语:yamag):摩尼的继任者,教主。

12位慕阇(中古波斯语:možag;拉丁语:magistri;叙利亚语:ܫܠܝܚܐ)

72位萨波塞(汉语也依波斯语音译为“拂多诞”;中古波斯语:aspasag, aftadan;拉丁语:episcopi;叙利亚语:ܐܦܣܩܘܦ)

360位默奚悉德(中古波斯语:mahistan;拉丁语:presbyteri;叙利亚语: ܩܫܝܫܐ)

一般的信徒称为“耨沙喭”(中古波斯语:niyoshagan;拉丁语:auditores;叙利亚语:ܫܡܘܥܐ)。

传入中国之经过

唐朝

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摩尼教逐渐在安西都护府传播。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波斯人拂多诞(Mihr-Ohrmazd)将摩尼教传入中国;唐朝大历三年(768年)于长安建有大云光明寺。

摩尼教在中国又称作明教,是因为信徒称呼他们的神为“明尊”。但摩尼教在初入华时其实并不顺利,他们设法假托佛教之名传道。在唐玄宗开元期间,吐火罗国王曾献一慕阇于中国,获唐室接待。不过,在安史之乱前,该教并未在中华设寺院,史书反而载有对该教之禁令。据《通史》所载,玄宗不久以摩尼教“本是邪见,妄称佛教诳惑黎元”为由,下令中国人严禁参与。

摩尼教传入唐朝的同时,亦于之后不久地传入回纥,更被后者定为国教。安史之乱后,因回纥自恃助唐平乱有功,摩尼教徒藉回纥的支持,得以在唐国传教。据《佛祖统记》载,唐代宗大历三年,敕准回纥摩尼教徒在长安建摩尼寺──大云光明寺。其后,又应回纥之请,于荆州、扬州与越州等州建寺。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再于河南、太原建摩尼寺二所,并派专员保护,自此以后,摩尼教寺满布中国境内。

根据《旧唐书》记载,长兴元年,回纥宰相下令摩尼教五百七十三人入朝一同迎接公主,可见其藉回纥与唐关系,势力已延伸到政治层面。另外据《旧唐书》记,在元和八年(813年)宴归国的回纥摩尼人,受令至中书见宰相,由此可见,摩尼教徒经常由回纥至唐,并得唐皇室礼待。

除此之外,部份摩尼教徒也从事商业,据《旧唐书,回鹘传》:“摩尼至高师,岁往来西市,商贾颇与囊橐为奸”。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回纥被的黠戛斯击败,国势衰落,唐廷对回纥和摩尼教的态度立即改变。据《会昌一品集》载,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回纥国势衰落,从中国撤兵,要求唐室“安存摩尼”,但唐突改前态,下令禁江淮诸镇的摩尼寺。会昌灭法时,摩尼教亦难逃其劫,《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说:“会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杀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事实上,朝廷于会昌元年(841年)已下令没收摩尼教资产与书像等物,由于一些摩尼教没反抗,致令长安女摩尼死者达七十二人。

摩尼教先于祆教、景教被禁,而史书的记载亦较详细,可见该教在唐中期声势颇大。当时,摩尼教流行的地区以西北、华北地区为主,在闽浙沿海地区,因与波斯等国有海路交往,摩尼教也有一定势力。经会昌一劫,摩尼教再不能在社会公开传教,转而在民间秘密流传,并渐与其他宗教结合,历五代两宋仍不衰。自此与下层的斗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起义的号召旗帜之一。

摩尼教

摩尼教文献,纸本,卷轴。 尺寸: 26 x 150 cm 年代: 唐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

五代

五代后梁贞明六年(920年),毋乙、董乙以“末尼”为旗帜,在陈州(今河南淮阳)造反。

在11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可汗王朝(喀喇汗王朝)皈依伊斯兰教之后,高昌回鹘的摩尼教也逐渐消亡。13世纪后不再流行于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区。

后来,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的方腊之乱和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钟相起义,元至正十年(1351年)“明王出世”的韩山童、刘福通起义,都受摩尼教的影响。陆游《条对状》载:时“妖幻之人”,名目繁多,“淮南谓之二襘子,两浙谓之牟尼教,江东谓之四果,江西谓之金刚禅,福建谓之明教、揭谛斋之类。名号不一,明教尤盛。至有秀才、吏人、军兵亦相传习。其神号曰明使,又有肉佛、骨佛、血佛等号。白衣乌帽,所在成社。伪经妖像,至于刻版流布。”

元代以后的摩尼教已经复杂化,融入了白莲教、弥勒教的思想,难舍难分,也号召了无数次农民起义。

明朝的兴起有元末信奉摩尼教(明教)与白莲教混合的红巾军助战,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初始对宗教采取抑制和利用兼并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断摩尼教、白莲教与弥勒教等宗教组织再度变成反朝廷的起事军,并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内向型软性宗教的力量来维护社会秩序,摩尼教遂渐衰微。

吴晗认为明朝国号来源是承自明教。

遗迹

摩尼教

福建晋江草庵光明佛石造像和摩崖石刻

当今世界摩尼教遗迹几乎无存,福建泉州晋江市的草庵是仅存的摩尼教庙宇。19世纪以来在敦煌莫高窟、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摩尼教文书,证明摩尼教在中国西北各地曾广泛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专家陈进国透过香港文汇报披露,在福建省宁德霞浦县发现摩尼教遗迹及文物,闽省考古部门将此列入2009年福建省1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陈进国表示2009年他和宋代“明教门”关键性人物林瞪29代孙林鋆,共同发现霞浦县上万村“入明教门”的摩尼教遗迹及文物。遗迹包括摩尼教寺院乐山堂遗址及大量摩尼教法器遗物、明代三佛塔、盐田乡飞路塔明教楹联石刻、木刻摩尼光佛等文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大量关于林瞪历史生平的文献记载。据报道,类似的文献是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世界宗教研究所等专家确认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福寿宫是明教寺庙遗址,庙里所藏的“明教文佛”也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尊明教佛像。

和其他宗教的联系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回鹘可汗于洛阳时,将此宗教从洛阳带入了回鹘地区。在西元9世纪左右,回鹘奉摩尼教为国教。

摩尼教在创立的时候借鉴了景教(又名聂斯脱利派,基督教的一个独立教派)和琐罗亚斯德教(又名祆教、拜火教,创立者琐罗亚斯德)等宗教的教义。而有的史学家认为称摩尼教为拜火教,但拜火教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琐罗亚斯德教和摩尼教是两个不同的宗教。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便带有拜火教崇拜火这一特点,相信是受此影响。

伊斯兰教里的什叶派及佛教之弥勒净土影响摩尼教'。摩尼教在东方受了佛教道教改变,在西方亦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可惜在东西方都受到排挤。

在中国的秘密宗教,如弥勒教、白莲教等都概略地接受了“崇拜光明”,“正邪对抗,正终胜邪”等思想,一般认为亦与摩尼教有相当关系。

小说中的摩尼教

金庸《倚天屠龙记》

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为波斯摩尼教的中原分支,是一个与元朝对立的门派。由于明教中人反抗政府与行事诡异,明教被称为魔教。

明教教主阳顶天去世多年后由张无忌接任,下有光明左使,光明右使,四大护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从明教分裂出来的天鹰教,后来又并入明教。

黄易《大唐双龙传》

黄易武侠小说《大唐双龙传》中,大明尊教是一个作风神秘而充满阴谋的教派,由大尊、善母和五明子领导。修习的主要经典是《御尽万法根源智经》。

曹谁《昆仑秘史》

曹谁的长篇小说《昆仑秘史》三部曲《时间地轴》、《传国玉玺和罗马皇冠》、《通天塔》:以摩尼教为背景,叙述了主人公,新一代摩尼教明尊龙昊拯救世界的过程。书中详述摩尼教的流变,摩尼教在巴格达诞生后,一直向西传到罗马,向东传到中国,一时间遍布亚欧大陆,在当时强大的回鹘汗国还是国教,不过后来因为影响减弱,在西亚部份逐步为伊斯兰教取代,在西方部份逐步融入基督教成为纯洁派(Cathari,又译迦他利,名称源自希腊文Katharoi,“清洁”的意思),而在东方则逐步融入道教成为明教。在西方曾经爆发阿尔比教派起义失败,那里的阿尔比大教堂被改建为天主教堂,东方的明教起义则成功,朱元璋就是借助明教建立明朝。

江南武侠小说《光明皇帝》中也有明教的描写。

微信扫一扫

赞助行者物语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317379335@qq.com
分享到:

西藏千途旅游

专注藏地旅游;江河为墨,大地为纸,跟随千途行远方,见世界!

公益画报

纪录片

纪录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