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读《我们都发狂了》这部作品,会发现它是一部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特殊作品。作者将细节纵深到人的内心世界,使作品所散发的情感与读者心灵的情感达成共鸣,整部作品充满灵气,富有立体感,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我们都发狂了》(重庆出版社)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凯伦·乔伊·富勒的代表作,也是《纽约时报》评选出的年度最佳畅销书之一。小说从一个家庭团聚、争吵以及和解的角度,讲述了身为心理学家的父亲将收养的黑猩猩与自己的小女儿作为共养实验的参照对象,却得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结果的故事,不仅仅探索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人类情感的深度,更探讨了动物实验、动物保护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直抵人心,令人深思。
“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妈妈、爸爸、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大女儿聪明伶俐,浑身长满了毛,非常漂亮。而小女儿很普通。但她们的父母和哥哥很爱她们。老天!一天,大女儿被一个邪恶的国王施了法。国王把她扔进监狱,让所有人都见不到她。他还念了一个魔咒把她永远困在那里。每天国王都会跟她讲她有多丑。最后邪恶的国王死了,但咒语并没有解除……”这是书上的一段话,也是对小说中故事的总结。故事中的姐姐是一只黑猩猩,三个月大的时候就与主人公露丝玛丽一起参与共养实验,实验的初衷是想考察猩猩在与人类共处的过程中语言以及其他行为所受到的影响。但在实验过程中却发现,猩猩学会了用手语符号进行表达,而人类也能够理解猩猩的感情,她们之间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像一对孪生姐妹,心灵是互通的。可以说,人与猩猩互相产生了影响。
《我们都发狂了》是一部有着复杂道德思想叙事的小说,是作者受到美国一个真实的家庭共养实验启发而创作的,作品从侧面反映了物种主义问题,并以此作为动物实验的一个可悲例证。在小说中,露丝玛丽一家先是住在郊外的农舍,那里贴近自然,“周围二十英亩的地里种着山茱萸、火把树、麒麟草和毒葛,还有青蛙、萤火虫和一只野猫,那只夜猫的眼睛跟月亮的颜色一样”,一家人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随着猩猩的离开,她们也不停地搬家,每个人的心态也发生着变化:露丝玛丽的孤独感日渐增加,爸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妈妈精神崩溃大把吃药,哥哥在搬家没多久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作者把人与猩猩共养、分离、互相思念的一个个生活横截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阐述了人与动物本质上是彼此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以及在这场实验当中人类付出的代价,从更深层的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
露丝玛丽花了22年的时间来自我认知与自我救赎,她到幼儿园给孩子们当老师,教给孩子们了解黑猩猩的生活习性,借此机会终于得以与姐姐费恩重逢。通过与妈妈翻阅旧日照片的回忆中,她们一家与费恩共同生活的片段在我们面前渐渐清晰,给读者以强烈的带入感。《我们都发狂了》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采用了非传统的叙述方法,打破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和线状结构,按照时间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将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依照心理时间重新安排小说中的时间。整部作品在作者童年层面和现实层面之间来回穿梭,非常有画面感。这种以碎片式的叙事模式、多重叙事角度进行内容描写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叙事的风格,将作者的内心独白进行了完整的表述,让读者在空间的召唤下不得不参加情节和细节的组织,产生玄妙的恍若隔世之感。
《我们都发狂了》从顺应自然的角度入手抨击人类对动物强加干涉的思想,提倡顺应自然规律。作者通过黑猩猩费恩出生时的遭遇,费恩与人类相处时的智慧,费恩与家人分离后在实验室的遭遇等故事情节的编排,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新奇感受,还使人更加了解动物存在的意义。同时,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人类是怎样给动物制造痛苦的,揭露了当代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残酷地剥夺了动物的生存权利,其中测验药品、心理研究等是造成动物痛苦的主要方式。事实上,动物与人类同属于自然界的生灵,动物同人一样能感受到痛苦和欢乐,这种感觉能力是拥有权利的充分条件。
仔细研读《我们都发狂了》这部作品,会发现它是一部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特殊作品。作者将细节纵深到人的内心世界,使作品所散发的情感与读者心灵的情感达成共鸣,整部作品充满灵气,富有立体感,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可以说,《我们都发狂了》既是一部带有浓郁哥特式色彩的小说,又是一部唤醒人类保护动物的启示录。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