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处境仍然会恶化。唯一可能令人对动物的未来保持一点信心的是,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已经成为议会、学术界和民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能思及动物的事都是好事。
自20万年前现代人类形成以来,《当代地球史》就是人类改造地球的历史。人类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恐怕比历次冰川时期的总和还要大。巴瑞·考克斯和皮特·摩尔在《生物地理学》中指出,人类这个物种在末次冰川时期的扩散,伴随着北美洲和欧洲动物区系的改变,即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人类学家保罗·马丁认为,这些动物的灭绝,罪魁祸首不是气候变化,而是人类。
现代文明的扩张,一开始就是大规模地对动植物的栖息地“开荒”。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级动物,要满足的不仅仅是饱腹和居住的欲望。
WWF的公益广告,呼吁停止屠杀动物。
一、过度渔猎
被人类捕食,是动物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原因,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最明显的例子是鱼类种群的萎缩,因为鱼类是人类生存至今最为重要的动物蛋白来源之一。
一个演化学上的证据是,鱼类之所以会普遍诞下大量鱼卵,便是为了尽量生产足够多的幼体,来对付人类高强度的捕捞。海洋生物学家Ransom A. Myers曾对这种掠夺性的海洋捕捞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于200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了成果:工业捕捞可以在鱼类存量开发的15年之内,使鱼类生物量减少80%。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实现,人们不再依赖于单纯渔猎来获取肉类,西方近海各国普遍实施了严格的捕捞法。但在中国近海,野蛮捕捞仍然很严重。2003年,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大刚就曾表示,中国近海90%以上的水域基本上已变成“海洋荒漠”,无鱼可捕。近海捕光后,中国渔民开赴远海,在争议海域大肆捕鱼,引致不少外交纷争。
根据西非区域渔业组织(SRFC)监测统筹小组历年的监测记录以及西非沿岸国家官方的违法案件记录,2000至2006年以及2011至2013年间,中国渔船在西非六个国家共有204起涉嫌非法捕捞事件。图/网易
二、丛林偷猎
偷猎的主要目的是牟利,最常见的目的物是大型哺乳动物的皮毛、牙齿和角。去年11月,生活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北部白犀牛Nola由于病重和年事已高(41岁),被实施了安乐死。Nola死后,地球上只剩下三头北部白犀牛。人类对成分和指甲差不多的犀牛角的疯狂追求,最终导致多个犀牛种群濒临灭绝。
大象的遭遇更令人触目惊心。短短几年间,偷猎者“屠杀”了数以万计的大象。仅在坦桑尼亚,大象数量就从2009年的10.9万头锐减到2014年的4.3万头;偷猎者为了盗取象牙,甚至杀害了数十名动物保护区的巡逻员。
去年10月,被称为“象牙女王”的杨凤兰被坦桑尼亚政府拘捕,她被指控为非洲最大象牙走私团伙的头目。《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这些象牙多销往远东。
图/Nick Brandt
三、巫术
巫术本来起源于恐惧,人们企图以各式各样的法术来征服恐惧,乃至解释世界。但其表现形式,往往也是神秘而恐怖的。三岛由纪夫曾在海地目睹一场巫毒教仪式,尽管只是表演性的,仍然令他觉得残忍:祭司用手箍住鸡的双脚,不停甩动,那只鸡在昏暗之中拼死扑腾着翅膀,羽毛满天乱飞……
家禽、家畜被用于献祭,不容易引起同情,但猫就不同了。在中世纪至近现代的欧洲,猫长期被视为不祥的邪物、魔鬼的使者,为了驱逐恶魔,人们把猫吊死、烧死,甚至慢慢地烤死。罗伯特·达恩顿便从屠猫的历史中,钩沉出当时法国的文化史和思想史。
今天的各种虐猫事件,其中未尝没有前现代人对猫的恐惧的遗存。
2016年6月,西安有两只流浪小猫惨遭斩首和剖腹。被报道后,网友除了谴责凶手残暴,也展开了关于人性和动物保护的辩论。
四、民俗节日
为什么猪是食物而狗是宠物?没有多少人会讨厌“鸡肉节”或“猪肉节”,猫狗被驯化为伴侣动物后,比家禽、肉畜享有更多人类赋予的动物权利。“狗肉节”招致那么多非议,原因在于“狗肉节”和“吃狗肉”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前者把后者变成了一个公众节日,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下造成了公共影响,理所当然会激起道德评判。
无论对玉林“狗肉节”和日本和歌山“海豚屠杀场”持何种观点,这些看起来很“可爱”的动物在民俗节日中的确遭到了规模化的屠杀。并且,随着“狗肉节”经济的形成,“救一个是一个”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鼓励狗贩子把更多的狗运到“狗肉节”让爱狗人士购买。
玉林狗肉节上的一幕,当地商贩与动保人士对峙。
五、马戏团
也许再也没有比马戏团更能体现人类“高级动物属性”的地方了,动物或被驯服为表演马戏的小丑,或被关在铁笼子里让人们观赏。人类社会的奴隶制度消失以后,马戏团里的动物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奴隶的角色。
老虎跳火圈、小熊骑车、大象站立、海豚“微笑着”与人握手,这些动物必须经受人类难以体会的痛苦,才能这么“懂人性”。驯兽师训练动物,普遍采用的是暴力制服手段——拔去它们的利齿和利爪,用棍子“棒打”,用皮鞭“鞭策”,逼迫它们学习一些违反天性的动作。
2009年,玻利维亚公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禁止马戏团使用野生和蓄养动物进行表演的法律。今年1月,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玲玲马戏团也宣布让所有大象提前退休,以摆脱虐待大象的指控。
马戏团动物的动作,多是遭受了虐待和应激反应训练才“学会”的。图/Mary Ellen Mark
六、大型工程
把基建工程开进高山森林和江湖河海,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水坝集中体现了这种象征性,它们横亘在大江大河上,像一个个开关按钮,操纵着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河流。
水坝“一键开启”给人们带来了兴奋和能源,河流的生态系统却遭到毁灭性打击。全长2308公里的金沙江上,已规划和正在建设的水电站有27座,平均不到100公里就有一座水坝拦腰把金沙江截断。1971年葛洲坝开工,截断了中华鲟回金沙江产卵的路。80年代初,长江里的野生中华鲟还有2000—6000尾,如今几乎绝迹。
并不是珍稀鱼类更娇贵。水库使河流的水温上升,鱼类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后,长江“四大家鱼”的鱼苗产量急剧下降,2004-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比2003年蓄水前骤减90%。
大水坝对河流生态造成的破坏,在中国还未能得到充分的讨论。图/Tomasz Zaczeniuk
七、环境污染
气候变暖的害处可能被高估了。不少研究者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自然生态有很多益处,能使地球变得更绿。人类对地球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动植物的影响可能更为直接而长久。
滴滴涕(DDT),史上最著名的农药,多种鸟类和鱼类因此濒临灭绝,其中包括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即使现在滴滴涕在大多数国家被禁用,其对动物的伤害仍然持续,对此科学家们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滴滴涕只是在完成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工业发展驱使人类带着电锯和采矿车开赴森林和草原,多数采集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呼伦贝尔草原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露天煤矿像一个个黑色的癌细胞在草原上蔓延。植被消失,生态系统就彻底被毁。在刚果,采矿造成当地的低地大猩猩种群数量下降80%。
2012年6月,内蒙古锡林郭勒一处露天煤矿。图/腾讯
在可想而知的未来,动物的处境仍然会恶化。唯一可能令人对动物的未来保持一点信心的是,动物保护和动物权利已经成为议会、学术界和民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说,能思及动物的事都是好事。
赞助我们 您知道行者物语这些年来一直都是非营利网站吗?我们秉持“思想自由”与“价值共享”的信念,致力于打造一个不受商业操控、专注在读者身上的平台。如果您也认同我们正在努力呈现的观点,请通过左侧二维码赞助我们~
分享到: |
野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