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文苑
首页 开卷有益 思想感悟 文化漫谈 史海钩沉 人文笔记 人在旅途 人间•小说

写给早夭的女儿:上帝呵,我绝不宽恕!

2013-3-7 05:50 参与:2204 评论:0 繁体

       十三

 

       夜已深,我用虔诚的脚步为你催眠,你终于在我的怀里安睡了。可是,我的脚步仍然停不下来。莫非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旅程?

 

       城市和历史渐渐在背后消隐,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你的呼吸声和我的脚步声合着同一个节奏,均匀而单调地重复着。

 

       现在,我的脚步自己停住了。

 

       一个父亲双手托着他的病危的女儿,兀立在无人的荒野上。

 

       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生命,所以也没有死亡。这里是我们的乐园。

 

       一颗泪珠掉在你的脸上,绽开一朵睡莲,你在梦中甜甜地笑了。

 

       十四

 

       在可怕的发作之后,你奇迹般地康复了。我知道,这只是假象,病魔仍在势不可当地悄然前进。但是,你又一次爆发出的欢快笑声决不是假象,它证明你仍然热爱生命并且有能力享受生命。

 

       有人劝我,既然你必死无疑,不如让你早日解脱,何必在你身上徒劳地耗费精力和感情。

 

       我不是不知道,一切希望都已破灭,你只是在捱日子而已。可是,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不是在捱日子?我们人人注定要死,但我们并不因此对自己失去耐心,为什么我却要对你失去耐心呢?有一千条理由让你早走,只有一条理由把你挽留,这条理由胜过那一千条理由,它就是我对你的爱。

 

       徒劳吗?爱不怕徒劳。

 

       我不是不知道,和你相处愈久,爱你就愈深,最后的离别也就愈痛苦。可是,在这个世界上,相爱的人们岂非都是终有一别?既然我们并不因此拒绝分离前的厮守,为什么我却要舍弃和你的欢聚呢?这是死神身边的欢聚,因而弥足宝贵,一分一秒都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死神终将把你夺走,但夺不走你留给我的这爱的赠礼。

 

       徒劳吗?爱决不徒劳。

 

       十五

 

       你让我做了一回父亲。太短暂了,我刚刚上瘾,你就要走了。你只让我做了片刻的父亲。

 

       可是,你在我身上唤醒的海洋一般深广的父爱将永远存在,被寂寞的天空所笼罩,轰响着永无休止的呼唤你的涛音。

 

       在男人的一切角色中,父亲最富人性。其余种种角色,包括儿子、丈夫、野心家、征服者,面对父亲角色都不由自主地露出愧色,压低嗓门说话。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旦做了父亲,就不能不永远是父亲了。

 

       你净化了我看女人的眼光。你使我明白,女人都曾是女儿,总是女儿。愈是爱我的女人,我愈是要这样看她。

 

       然而,别的女儿迟早会身兼其他角色,做妻子和母亲,你却仅仅是女儿,永远是女儿。你是一个永恒的女儿。

 

       我的永恒的女儿,你让我做了永恒的父亲。

 

       十六

 

       我们平时深陷在红尘之中。尽管亲朋戚友的死会引起我们物伤其类的悲哀,但那毕竟是旁人的死,和我们隔了一层。对于我们自己的死,我们只能想象,没有一个人能够亲眼目睹自己的死。死,似乎是一件目睹者不可身受、身受者不可目睹的事情。

 

       然而,自己孩子的死就不一样了。孩子真正是亲骨肉,他的生命直接从我们自己的生命分出。在抚育他一天天生长的过程中,我们又仿佛在把自己的生命一点点转移到他身上去。不管我们的理性多么清醒地洞察死后的虚无,我们的种族本能仍然使我们多少相信孩子的生命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目睹孩子的死,差不多是目睹了自己的死。这是一种最接近于目睹和身受相重合的死。目睹自己所孕育的生命毁于一旦,无常在眼皮底下演出一整出戏,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可怕的幻灭之感了。

 

       也许,我的女儿,你的短促美丽的生命是我的真实宿命,而我在人世的苟活只是一个幻影……

 

       十七

 

       我究竟在等什么呢?

 

       在这个世界上,奇迹比美德(所谓善)、甚至比公道(所谓善有善报)更为罕见,我早已不相信奇迹了。

 

       当然,我不是在等那必将到来的结局。一个父亲怎么会等他的孩子的死呢?


       可是我确实在等。我在等我的患有绝症的女儿的每一次欢笑,她那么爱笑,我的等待很少落空。

 

       我知道,总有一天,病痛会迫使她不再欢笑,并且终于夺去她的生命。那时候我将不再等待,只是咬牙忍受。

 

       人生无非是等和忍的交替。有时是忍中有等,绝望中有期待。到了一无可等的时候,就最后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彻底解脱。

 

       十八

 

       我问自己: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他究竟一无所失,还是失去了他应该享有的漫长的一生?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他究竟失去了他曾经享有的漫长的一生,还是一无所失?

 

       我问自己:

 

       生命的得失究竟如何衡量?寿命的长短究竟有何意义?

 

       我对自己说:

 

       生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无论什么年龄的死都是不可计算和比较的,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的丧失。

 

       我发现我的问题和答案都似是而非,用玄学掩盖了一个常识的真理:老人的死是自然的、正常的,孩子的死是不自然的、荒谬的。

 

       面对死,孩子给人一种实在的安慰:生命是不可阻遏的。

 

       但是,面对孩子的死呢?

 

       十九

 

       诗人不宜做丈夫。一结婚,诗意就没了。哲学家不宜做父亲。儿女生下来,哲学就死了。

 

       我可曾发过诸如此类的高论?

 

       于是有人据此劝慰我:“这是天意,上帝要你做哲学家。”

 

       可是现在,如果允许我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做父亲,不做哲学家。

 

       一位朋友替我提供理由:在这个时代,平庸的哲学家太多了,而杰出的父亲太少了。

 

       不,我的选择是: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

 

       我的理由要简单得多: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娇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

 

       然而,我的女儿注定活不了。

 

       然而,形形色色的哲学注定要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

 

       我抱着我的女儿的小小尸体,拒绝接受任何一种哲学的安慰。

 

       由不得我选择,我骨子里就是个平庸的父亲,做不了杰出的哲学家。

 

       二十

 

       在西皮罗斯的悬崖上,耸立着一位母亲的石像。她全身僵硬,没有生命,唯有那双呆滞的眼睛淌着永不干枯的泪水。

 

       这是尼俄泊在哭她的惨遭杀害的儿女。

 

       这位忒拜的王后,曾经是人间最幸福的母亲,膝下有七个美丽的女儿和七个健壮的儿子。她多么天真,并不夸耀她的权势和财富,却仗着她有众多可爱的孩子而傲视子女稀少的天神勒托,终于遭此可怕的报复。

 

       当舞蹈家邓肯的两个孩子在车祸中丧生时,她觉得她也像尼俄泊一样变成了石头。从此以后,不管她又经历了些什么,一切都已经外在于她,就像浪花外在于石头一样。

 

       尼俄泊和邓肯是真正的女人,她们爱孩子远胜于爱使她们显赫的王位或艺术。我相信她们的野心是纯洁的,因为这野心温顺地听命于她们的至高无上的母性。

 

       对于一个母亲(我还要加上父亲)来说,不可能有比丧子更加惨烈的灾祸了。有一项调查表明,在各类生活事件中,子女死亡造成的心理压力最大。别的事件打击头脑或心灵,丧子却直接打击人类最深沉的种族本能。

 

       所以,尼俄泊是一个悲惨的象征。在灾祸降临的那一刻,她变成了石头,她的一切都死了,唯有她的悲哀永远活着。只要天下还有不幸的父母,她的眼泪就不会流干。

[责任编辑:语燃]
收藏|分享 分享到:



最新文章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