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尘屑中的天崩地裂起笔:行星迁移改变格局

彗星尘屑中的天崩地裂起笔:行星迁移改变格局

2013-8-22 21:05点阅:9716来源:新浪网 繁体

ico

大约38亿到40亿年前,地球遭遇了科学家们称为“晚期重度轰炸”的天文事件:来历不明的小行星和彗星纷落如雨,把大部分地面砸得面目全非。月球上也留下了累累陨坑。

ico

据科学家推断,木星曾在太阳系早期的大混乱中把上万亿颗彗星--也许还包括几颗行星--甩进了深深的太空。这些星体只受着太阳引力的轻微约束,如今已围绕太阳系组成了一个球形云团,名为奥尔特云。

 

  图注:科学家推断,木星曾在太阳系早期的大混乱中把上万亿颗彗星--也许还包括几颗行星--甩进了深深的太空。这些星体只受着太阳引力的轻微约束,如今已围绕太阳系组成了一个球形云团,名为奥尔特云。在这幅从云团内侧望出去的假想画面中,太阳和它的司空见惯的“随从”们成了一个明亮的小漩涡,前景里潜伏着一颗人们尚未发现的行星。正兴建于智力的一架新型太空望远镜有望揭示这类行星。按照尼斯模型推测,“晚期重度轰炸”的高峰持续了不到1亿年。但西南研究所的比尔·博特克最近发现,后续的轰击也许在长达20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搅扰着地上的生命。当一颗小行星撞进地球时,水滴般的熔化岩石会高高飞入大气,之后又变成玻璃珠般的小球落下。约6500万年前撞击尤卡坦半岛、令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有10公里,它洒落的小石球在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出土。迄今科学家已至少发现了十几处可与之相比的小球矿床,代表着发生于37亿年前到18亿年前的一系列小行星撞击。博特克的小组用计算机模拟来追查这些轰击的源头,发现是来自小行星带现已消失的内环。博特克说,其间可能有多达70颗小行星撞上地球,每颗都能与灭尽恐龙的那一颗相比。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北风的微信
支付宝扫一扫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