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狐(学名:Vulpes corsac;英文:Corsac Fox),亦称东沙狐,食肉目犬科狐属。春末夏初产子,每年一胎,通常每胎3~6只。2岁性成熟。寿命约6年。为中国狐属中最小者;四肢短,耳大而尖,基部宽,背部呈浅棕灰色或浅红褐色,腹部呈淡白色或淡黄色。沙狐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沙狐身体比
赤狐小,重0.68~1.6kg,身长24~40cm,肩高约20.3cm。沙狐上门齿侧边的小尖,几不存在,外缘门齿与其他门齿略有间隙,并稍靠后。沙狐毛色呈浅沙褐色到暗棕色,头上颊部较暗,耳壳背面和四肢外侧灰棕色,腹下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尾基部半段毛色与背部相似,末端半段呈灰黑色,长度约为身长的四分之三;夏季毛色近于淡红色。四肢相对较短,耳大而尖,长10~15cm,基部宽。背部浅棕灰色或浅红褐色,腹部淡白色或淡黄色。
分布范围
全球有14属36种,我国有4属,6种。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
西藏)、蒙古、外贝加尔、阿富汗、尼泊尔等地区。
沙狐栖息在广袤荒原及半沙漠地区,一般没有恒久住所,往往居于旱獭废弃洞中。昼伏夜出,白天匿于洞穴中,行动快而敏捷。狐臭不显。食物包括各种鼠类、鼠兔、野兔和各种小型鸟类等,亦吃
昆虫和野果。耐饥力强,在冬季有时向南方活动。每年1~3月交配,怀孕期约50天,每胎产仔2~11个,性成熟期三年。
主要
捕食其他脊椎
动物为食,只有
小熊猫、大熊猫和另外几种动物偏食
植物性食物。与食肉习性相适应,多数种类有发达的犬齿和裂齿(用于撕裂和切割肌肉)。有发达的足垫和利爪,如猫科动物;有些种类四肢发达,善于奔跑,如狼、豺;有些种类体型细长,适于在草丛、灌丛中追捕食物,甚至钻进洞穴捕食鼠类,如灵猫类及鼬类。全球9科235种。中国有7科55种。
柏林动物园的沙狐
饮食习惯
沙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啮齿类食物组分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在沙狐食物组分中超过50%;其它啮齿类动物,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跳鼠科(Dipodidae)所占比例小于25%;鸟类主要为百灵科(Alaudidae),昆虫以蝗科(Acridiidae)为主,还包括红蝽科(Pyrrhoeoridae)、步甲科(Garabi-dae)、虎甲科(Gicindelidae)、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等。
沙狐食物
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春、夏两季节间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
生长繁殖
栖息在开阔的草原和半沙漠地带,回避森林。主要在夜间活动。沙狐有时几头公共同生活在一个巢穴内。以小型啮齿类动物为食,也捕食鸟类、蜥蜴和昆虫。1~3月发情。妊娠期50~60天。春末夏初产子,每年一胎,通常每胎3~6只。2岁性成熟。寿命约6年。
生态价值
沙狐主要以鼠类为食,因此沙狐在调节鼠类数量和控制鼠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存状况
自然天敌
沙狐的主要天敌包括狞猫和
非洲种的雕鸮;另外胡狼、鬣狗和沙克犬等动物也可能捕食沙狐。
保育情况
沙狐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
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
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护名录中的犬科动物共有5种,分别是沙狐、藏狐、狼、赤狐和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