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行者物语 > 动物频道 > 濒危物种 > 鸟纲 > 游隼

游隼

时间:2013-10-24 10:18|查看:4095|评论:0|字体: 繁体

游隼

 

游隼

 

游隼(学名:Falco peregrinus)是隼属最大的一种,又名花梨鹰、鸭虎,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昼行性中型猛禽。游隼飞行速度很快,俯冲时速可达每小时389公里,是世界上飞得最快的鸟类,但直线飞行速度很慢,通常只有时速50~100公里而已,这种时候它们就常常狩猎失败。

 

游隼主要栖息在草原、海岸、空旷地、废弃的采石场,甚至连纽约市的郊区或是一些空军基地附近都有它们的踪迹,在亚洲一些地方是候鸟,受到相当严格的保护。游隼主要捕食野鸭、燕子、鸽子,它们会先飞到猎物上方,在将翅膀收到后方,让自己成为“自由落体”垂直而下,以极快的速度循螺旋线飞行路径俯冲而下,用脚爪附近的肉团打昏猎物,或是直接抓住猎物的头部再慢慢享用。

 

游隼通常在悬崖、山壁附近筑巢,有纪录显示还有游隼在密西西比河河畔的核能发电厂烟囱上筑巢,事后有被国家地理频道拍成一支纪录片

 

50至70年代由于有机氯农药、特别是滴滴涕的大量使用而导致游隼曾经被列为频危物种。杀虫剂中的有机氯会积聚于游隼的脂肪组织,令其产下的蛋的蛋壳缺乏钙质,减低了孵育中幼鸟的生存率。[1]经过世界各地的保育工作和对滴滴涕的使用限制,1999年8月游隼从频危名单中剔出。

 

特征

 

游隼体长约40厘米,翼展大约80至120厘米(31至47寸)。雄性和雌性差不多,但雌性比雄性大,更有纪录雌性大雄性30%。雄性重440至750克,雌性重910至1500克。

 

头部和颈侧羽毛黑色、微带蓝色,并贯以黑纹;上体其余主要为灰蓝色,下体白色缀有黑斑。

 

栖息环境

 

游隼栖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半荒漠、海岸、旷野、草原、河流、沼泽与湖泊沿岸地带,也到开阔的农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动。

 

游隼一部分为留鸟,一部分为候鸟。也有的在繁殖期后四处游荡。共分化为18个亚种,中国分布有4个亚种。普通亚种较为罕见, 在黑龙江、吉林为夏候鸟,辽宁、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为旅鸟,上海、浙江、台湾、广东、广西为冬候鸟。新疆亚种极为罕见, 仅见于新疆,为繁殖鸟。南方亚种也极为罕见, 在上海、青海、宁夏为旅鸟,贵州、云南为冬候鸟,其他地区均为偶见迷鸟。东方亚种更是极为罕见, 仅记录于浙江缙云,为冬候鸟, 这个亚种也可能还产于台湾。

 

游隼捕食野鸭

 

游隼捕食野鸭

 

生活习性

 

飞行迅速。被称为“空中子弹”,飞行时最高时速180千米每小时,多单独活动,叫声尖锐。通常在快速鼓翼飞翔时伴随着一阵滑翔;也喜欢在空中翱翔。主要捕食野鸭、鸥、鸠鸽类、乌鸦和鸡类等中小型鸟类,偶尔也捕食鼠类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动物。性情凶猛,即使比其体形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也敢于进行攻击。由于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具有相对较大的体重,有象高速飞机一样的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和比较短的尾羽。大多数时候都在空中飞翔巡猎,发现猎物时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领制高点,然后将双翅折起,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收缩到肩部,以每秒钟75—100米的速度,呈25度角向猎物猛扑下来。靠近猎物的时候,稍稍张开双翅,以锐利的嘴咬穿猎物后枕部的要害部位,并同时用后趾击打,使猎物受伤而失去飞翔能力,待猎物下坠时,再快速向猎物冲去,用利爪抓住猎物,这一切就象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一样,异常迅速而准确。最后它将猎物带到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用双脚按住,用嘴剥除羽毛后再撕裂成小块吞食。有时也在地上捕食。与这种捕食方式相适应,它的跗跖变得短而粗壮,抓握猎物的脚趾也变得细而长。

 

游隼全球分布

 

游隼全球分布

 

分布范围

 

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亚美尼亚、阿鲁巴、澳大利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白俄罗斯、比利时、伯利兹、贝宁、百慕大、不丹、玻利维亚、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巴西、文莱、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柬埔寨、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开曼群岛、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中国、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古巴、库拉索岛、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埃塞俄比亚、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斐济、芬兰、法国、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格鲁吉亚、德国、加纳、直布罗陀、希腊、格陵兰、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牙买加、日本、约旦、哈萨克斯坦、肯尼亚、韩国、朝鲜、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拉脱维亚、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澳门、马其顿、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里、马耳他、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亚、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岛、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荷兰、新喀里多尼亚、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秘鲁、菲律宾、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卢旺达、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国)、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新加坡、圣马丁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所罗门群岛、索马里;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苏丹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斯威士兰、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土库曼斯坦、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干达、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美国本土外小群岛、乌拉圭、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西撒哈拉、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旅鸟:布隆迪、圣诞岛、法罗群岛、冰岛、马尔代夫、毛里求斯、萨摩亚、塞舌尔。

 

游隼幼雏

 

游隼幼雏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林间空地、河谷悬岩、地边丛林以及其他各类生境中人类难于到达的峭壁悬崖上,也营巢于土丘或沼泽地上,有时也利用其他鸟类如乌鸦的巢,也在树洞与建筑物上筑巢。一般不到没有林间空地和悬崖的茂密森林中营巢。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放有少许草茎、草叶和羽毛,也有的无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2~4枚,偶尔也有多至5枚或6枚的,卵为红褐色,大小为49~58mm×39~43mm。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间领域性极强,常常积极地保卫巢,孵卵期28~29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抚养,经过35~42天的巢期生活后才能离巢。

 

亚种分化游隼(18亚种)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1. 游隼北美亚种 Falco peregrinus anatum

 

2. 游隼新疆亚种 Falco peregrinus babylonicus

 

3. 游隼地中海亚种 Falco peregrinus brookei

 

4. 游隼普通亚种 Falco peregrinus calidus

 

5. 游隼南美亚种 Falco peregrinus cassini

 

6. 游隼南亚亚种 Falco peregrinus ernesti

 

7. 游隼火山岛亚种 Falco peregrinus furuitii

 

8. 游隼东方亚种 Falco peregrinus japonensis

 

9. 游隼澳大利亚亚种 Falco peregrinus macropus

 

10. 游隼佛得角亚种 Falco peregrinus madens

 

11. 游隼撒哈拉亚种 Falco peregrinus minor

 

12. 游隼瓦努阿图亚种 Falco peregrinus nesiotes

 

13. 游隼阿拉斯加亚种 Falco peregrinus pealei

 

14. 游隼南方亚种 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

 

15. 游隼指名亚种 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us

 

16. 游隼马岛亚种 Falco peregrinus radama

 

17. 游隼西南澳亚种 Falco peregrinus submelanogenys

 

18. 游隼北极苔原亚种 Falco peregrinus tundrius

 

注:原北非亚种(Falco peregrinus pelegrinoides)已经为独立物种,学名Falco pelegrinoides,英文名称Barbary Falcon,中国标准名称——拟游隼。

 

游隼

 

游隼

 

种群现状

 

在英国等欧洲国家,由于剧毒的氯化物种子肥料的使用,引起了游隼,以及雀鹰、红隼和仓隼等在自然界食物链中处于顶级地位的猛禽数量的下降。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在被捕食的对象的体内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积累,最后毒害游隼等猛禽,使它们的卵壳变薄,在孵化过程中极易破碎,导致它们的不育,雏鸟畸形,乃至于成鸟和雏鸟的大批死亡

 

在世界范围内,游隼受到严重的威胁,数量正在急剧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范围的滥用农药。游隼捕食体内积存农药的猎物后,它们的生殖系统受到损害,就会降低产卵率和胚胎的成活率。更严重的是,在包括游隼在内的许多猛禽脑部血液中检测出微量的农药,这对游隼高度发达的运动调节系统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一旦脑部的农药量达到中毒水平,游隼不仅不再是捕猎能手。而且很可能连飞翔都困难了。在美国,游隼被认为已濒临绝迹,许多科学家正全力以赴,投入拯救和保护工作。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分享到:
公益画报

动物保护群

动物保护Q群:131626977
动物保护,志愿者请加入

动物保护(行者物语)

野生纪录

野生纪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加入我们 | 网站基金 | 留言板
行者物语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回顶部